中医眼科药物

 

黄友敬  编著

 

 

甲、眼科常用药物

乙、中医眼科酌用药物

丙、中医眼科外用药物

丁、中医眼科食疗药物 

戊、中医眼科备用药物

 

 

 

 

甲、眼科常用药物

 

一、补养药

 

1.人参

 

4.太子参

 

7.玉竹

 

10.决明子

 

13.枸杞子

2.西洋参

 

5.黄芪

 

8.女贞子

 

11.桑椹

 

14.淮山

3.党参

 

6.何首乌

 

9.熟地

 

12.黄精

 

15.阿胶

 

二、生津药

 

1.沙参

 

3.元参

 

5.天门冬

 

7.竹叶

2.百合

 

4.麦冬

 

6.芦根

 

8.石斛

 

三、解郁药

 

1.合欢皮

 

2.郁金

 

3.丹参

 

4.茵陈蒿

 

四、清热凉血药

 

1.白薇

 

3.茜草根

 

5.白茅根

 

7.绿心豆

2.牡丹皮

 

4.旱莲草

 

6.槐花

 

8.生地

 

五、清热泄火药

 

1.地骨皮

 

4.桑叶

 

7.栀子

2.青蒿

 

5.大黄

 

8.莲子心

3.知母

 

6.淡竹叶

 

9.石膏

 

六、清热解毒药

 

1.蒲公英(黄花地丁)

 

5.龙胆草

 

9.金银花

 

13.葛根

 

17.毛冬青

2.紫花地丁

 

6.黄芩

 

10.甘草

 

14.马鞭草

 

18.佛甲草

3.连翘

 

7.黄柏

 

11.忍冬藤

 

15.紫草

 

19.千里光

4.黄连

 

8.板兰根

 

12.葛花

 

16.阴地厥

 

20.白花蛇舌草

 

七、化痰散结药

 

1.竹茹

 

4.瓜蒌

 

7.浙贝母

 

10.海蜇皮

 

13.鸡内金

2.天花粉

 

5.荸荠

 

8.海藻

 

11.牡蛎

 

 

3.山楂

 

6.川贝母

 

9.昆布(海带)

 

12.海蛤粉

 

 

 

八、止痛消肿药

 

1.密蒙花

 

4.赤芍药

 

7.穿心莲

2.菊花

 

5.白芍药

 

8.羊蹄草

3.谷精草

 

6.桑白皮

 

9.大青叶

 

九、熄风降压药

 

1.夏枯草

 

5.羚羊角

 

9. 龙齿

2.钩藤

 

6.象牙粉

 

10.龙骨

3.石决明

 

7.龟板

 

11.磁石

4.珍珠母

 

8.鳖甲

 

 

 

十、祛风通络药

 

1.桑寄生

 

4.向日葵

 

7.蚯蚓

2.牛膝

 

5.丝瓜络

 

 

3.夜交藤

 

6.防风

 

 

 

十一、清热利湿药

 

1.白毛藤

 

3.广东金钱草

 

5.泽泻

2.酢浆草

 

4.地肤子

 

 

 

十二、开窍药

 

1.菖蒲

 

2.蔓荆子

 

十三、去翳药

 

1.木贼

 

2.夜明砂

 

3.蝉蜕

 

十四、缩瞳药

 

1.五味子

 

2.柏子仁

 

3.乌梅

 

4.酸枣仁

 

乙、中医眼科酌用药物

 

1.半边莲

 

11.丝瓜花

 

21.伸筋草

 

31.野葡萄

 

41.川楝子

2.地榆

 

12.绿豆皮

 

22.夏天无

 

32.野葡萄

 

42.枇杷叶

3.紫云英

 

13.夜关门(千里光)

 

23.积雪草

 

33.银柴胡

 

43.枇杷核

4.含羞草

 

14.狗尾草

 

24.胡黄连

 

34.望江南

 

44.橄榄核

5.鸡冠子

 

15.败酱草

 

25.小蓟

 

35.望江南

 

45.蚌壳粉

6.鸡冠花

 

16.苦竹

 

26.荠菜

 

36.散血莲

 

46.蚬壳

7.青葙子

 

17.苦竹沥

 

27.荠菜子

 

37.凤尾草

 

47.羖羊角

8.青葙花

 

18.苦丁茶

 

28.凌霄花

 

38.木蝴蝶

 

48.山羊角

9.乌豆衣

 

19.胆星

 

29.萝芙木

 

39.天青地白

 

 

10.乌豆花

 

20.络石藤

 

30.野菊花

 

40.牛蒡子

 

 

 

丙、中医眼科外用药物

 

1.眼子菜

 

10.枣树皮

 

19.鸡胆

 

28.蚌泪

 

37.炉甘石

2.木芙蓉叶

 

11.蘘荷

 

20.鲤鱼胆

 

29.珍珠

 

38.绿矾

3.茅膏菜根

 

12.石南叶

 

21.青鱼胆

 

30.红珊瑚

 

39.铜绿

4.南瓜瓤

 

13.人乳汁

 

22.凤凰衣

 

31.海螺

 

40.空青

5.五倍子

 

14.熊胆

 

23.鸡子白

 

32.马珂螺

 

41.曾青

6.毛莨(野芹菜)

 

15.象胆

 

24.鸡子壳

 

33.贝齿

 

42.绿盐

7.鹅不食草

 

16.牛胆

 

25.鸡屎白

 

34.冰片

 

43.青黛

8.菥蓂子

 

17.羊胆

 

26.白丁香

 

35.硇砂

 

 

9.枣核

 

18.猪胆

 

27.牛口涎

 

36.芒硝

 

 

 

丁、中医眼科食疗药物

 

1.枇杷

 

15.黑芝麻

 

29.菠菜

 

43.乌贼鱼肉

 

57.鸡蛋

2.香蕉

 

16.蘑菇

 

30.绿豆

 

44.淡菜

 

58.燕窝

3.

 

17.木耳

 

31.绿豆芽

 

45.青蛙

 

59.紫河车

4.橄榄

 

18.桑耳

 

32.绿豆粉

 

46.哈士蟆油

 

60.鳖肉

5.榛子

 

19.白木耳

 

33.芡实

 

47.兔肉

 

61.蜂蜜

6.大麦

 

20.葛仙米

 

34.苡仁

 

48.兔肝

 

62.青鱼

7.大枣

 

21.丝瓜

 

35.龙眼肉

 

49.斑鸠

 

63.鲫鱼

8.苹果

 

22.苦瓜

 

36.松子仁

 

50.猪肝

 

64.鲫鱼子

9.

 

23.黄瓜

 

37.蚌肉

 

51.猪胰

 

65.螺蛳

10.西瓜

 

24.紫菜

 

38.

 

52.猪肾

 

66.

11.葡萄

 

25.黄花菜

 

39.蛤蜊

 

53.牛乳

 

67.食盐

12.李子

 

26.金针菜

 

40.蛏干

 

54.牛肝

 

 

13.乌豆

 

27.芹菜

 

41.车蛤

 

55.羊肝

 

 

14.豆腐

 

28.空心菜

 

42.蚬肉

 

56.鸡肝

 

 

 

戊、中医眼科备用药物

 

1.茯苓

 

24.大石韦

 

47.火麻仁

 

70.明党参

 

93.豨蘝

2.茯神

 

25.菟丝

 

48.山慈菇

 

71.郁李仁

 

94.鲜黄连

3.楮叶

 

26.菟丝子

 

49.桑枝

 

72.苘实

 

95.满天星

4.楮茎

 

27.半夏

 

50.桑根

 

73.苦菜

 

96.

5.楮树白皮

 

28.丁癸草

 

51.益母草

 

74.苦地胆

 

97.蚕蜕

6.梦花(迎春花)

 

29.牡蒿

 

52.茺蔚子

 

75.松萝

 

98.蛇蜕

7.梦花根

 

30.车前子

 

53.紫竹根

 

76.吊兰(钓兰)

 

99.望月砂

8.白梅花

 

31.马齿苋

 

54.老鼠耳

 

77.叶下珠

 

100.五灵脂

9.浮萍

 

32.扛板归

 

55.绣球防风

 

78.胖大海

 

101.海螵蛸

10.青皮

 

33.玉米须

 

56.北沙参

 

79.前胡

 

102.犀角

11.萍(大萍)

 

34.枸杞叶

 

57.肝风草

 

80.孩儿草

 

103.玳瑁

12.苋实

 

35.金樱子

 

58.秦艽

 

81.槐角

 

104.萤火虫

13.杜仲

 

36.白蒺藜

 

59.秦皮

 

82.蕤仁

 

105.白头翁

14.当归

 

37.沙苑子

 

60.荷叶

 

83.瞿麦

 

106.蛞蝓(蜒蚰)

15.远志

 

38.金钱草

 

61.紫荆皮

 

84.覆盆子

 

107.蛴螬

16.细辛

 

39.江西金钱草

 

62.紫荆花

 

85.覆盆子叶

 

108.琥珀

17.升麻

 

40.苦参

 

63.喉咙草

 

86.覆盆子根

 

109.朱砂

18.竹卷心

 

41.芜菁子

 

64.景天

 

87.爵床

 

110.没药

19.竹沥

 

42.火炭母草

 

65.柴胡

 

88.溪黄草

 

111.戎盐

20.天竹黄

 

43.常春藤

 

66.还魂草

 

89.榕须

 

 

21.南天竹子

 

44.萆薢

 

67.苦葫芦

 

90.榕树叶

 

 

22.南天竹叶

 

45.薄荷

 

68.建兰

 

91.槟榔

 

 

23.楮实

 

46.苍耳

 

69.罗勒子

 

92.酸浆

 

 

 

 

中医眼科常用药物

 

补养药

 

1.人参

大补元,复脉固,通经活,安神益,生津止,明

用于体虚欲,肢,脉,脾虚食,肺虚喘,津伤口,内热消,久病虚悸失眠,阳痿宫冷,崩露累,心力衰,心源性休

主治气虚欲,脉微欲,脾虚倦怠乏,食欲不,泄,肺虚气,体虚多,气虚津伤口,消悸健,血虚萎,肾虚阳,尿,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

《药品化义属纯阳,体微润,气香而清,味,性大,性与气味俱,入肺三

《得宜本草能通行十二

《本经补五脏,安精神,定魂,止,除邪,明,开心益,久服轻身延

《别录,止消,通血,破坚,令人不

《药性论主五脏气不,五劳七,虚损痿,补五脏六,保中守

《海药本草主腰,消,益,安,止呕,平,下,止烦,变酸

《日华子本草杀金石药,调中治,消食开

《珍珠囊,补胃,泻心

《主治秘要补元,止,生津

《滇南本草治阴阳不肺气虚

《遵生八笺润肺生,生气生

《眼科全书润心,泻虚治气虚内,陷翳不,或眼破血过,两目愈,宜多,久服则复

《冯氏锦囊·药性托里排,气虚痘疹必

《本草从新大补元,生阴,泻虚

《本草再新聪耳明,固精滋

《本草蒙筌畅血,泻阴,滋补元

《纲目男妇一切虚,劳倦内

《汤液本草人参补五脏之,沙参补五脏之

《月池人参传孙真人治夏月热伤元,人汗大,欲成痿,用生脉散以泻热火而救金,君以人参之甘,泻火而补元,臣以麦门冬之苦甘,清金而滋水,佐以五味子之酸,生肾精而收耗,此皆补天元之真,非补热火凡病后气虚及肺虚咳,并宜若气虚有火,合天门冬膏对服

《韩氏医通人参炼,回元气于若无有之

《本草经疏消渴津液之不足之候气回则津液,津液生则渴自止

根含人参皂甙Ⅰ-Ⅵ等含挥发油约0.05%主成分乃人参倍半萜烯是人参特异香气来源人参醇是一种极不稳定的液,在空气中易树脂;人参酸(系软脂,硬脂,油酸和亚油酸的混合物),植物甾,胆碱(0.1-0.2%,是人参中降低血压的成份),各种氨基酸和肽,葡萄麦芽蔗糖几种人参三糖果胶等糖,维生素B1维生素B2泛酸

药理作

1)神经系:对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其高级部位,有某种特异作主要加强大脑皮层的兴奋过,同,也加强抑制过,改善神经活动过程的灵活其兴奋作用强于苯丙咖啡地巴士的,而略逊于北五味,可拮抗乙吗啡对条件反射的抑制作提高脑力和体力的机,抗疲劳作用显较大剂量有镇静作,对某些中枢兴奋药引起的,有拮抗作能改善睡眠和情

2)机体反应,与刺五北五味子等相,具有适应原样作,增强机体对各种有害刺激的防御作可能与它对机体在“应激过程”中的反,特别是对神经-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影响有

3)内分泌系

①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无肾上脾皮质激素样作,对神经-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有一定的影各种人参甙抗应激作用明,能显著地抑制小鼠肾上胸腺甲状腺等器官在应激反应中重量的变化对肾上腺内维生素C及胆甾醇水尿中17-酮类甾醇血糖和肝糖元也有显著影

长期服用可改善大小鼠对非特异性刺激(低温)  的耐受能,加速在应激反应中某些变化的恢

②性腺:无性激素样作,能兴奋垂体分泌促性腺激,加速大鼠的性成熟过程或延长动情,单体甙有促性激素样作短期大量应,可增强兔的甲状腺功,较长期应,则可抑制大鼠的甲状腺功其抗利尿作,与促使肾上腺分泌盐皮质激素有

4)物质代谢

  糖代谢

对注射肾上腺高渗葡萄糖等引起的兔高血,有某些抑制作;对实验性糖尿病,在应用胰岛素的基础,可改善一般症,降低血,但不能完全纠正其代谢障它能增强组织呼,促进糖类酵,提高能量代;对去甲状腺及阉割的大,基础代谢水平有所升

  其他

对雌鼠的生,正性氮平蛋白质的合成有某些促进作,能增进大鼠肝脏核糖核酸的合在适当剂量,能增加家兔体,使血蛋白质与球蛋白之比值上对高胆甾醇血症的家,有某些良好影

5)循环系统

①心脏

有某些增强作用能减弱或消除由氯仿-肾上腺素引起的心率不,改善猫心室纤颤时的心肌无

②血压

小量使之轻度上,大量则下,可能与扩张血管有对动物的冠状动脑血眼底血管也有扩张作,并可能与交感神经有关有人认为含胆碱样物质为降压的部分原

6)其它小量长服可使网状内皮系统亢进大量则相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有一定的治预防作但也有相反的报告对动物的放射病有防治作用对小鼠艾氏腹水癌的生,有很轻度的抑制作对某些细原虫及结核杆,有一定抑制作治疗神经衰,增强性腺机,治疗阳提高视力及增强视觉暗适应的作

临床报

对高血压心肌营养不冠状动脉硬心绞痛等有一定疗对急性传染性肝炎之防止转变为慢肝有一定积极意

回阳气于垂,去虚邪于俄,为治虚劳内伤第一要;补脾胃之,为治脾虚证之要;补肺,治肺虚气;大补元气而止,为治体虚多汗之佳,自盗汗咸;大补元气而生津止;大补元气而具强壮作,治肾虚阳

阴虚盗,配五味白芍浮小麦以养阴敛

消渴引饮无,配天花粉麦冬以清热益,生津止,如《直指方》玉壶

《纲目得黄,乃甘温除大,泻阴,补元又为疮家圣

《医学发明久病津液不行上焦虚竭宜补以人

《本草要略与黄芪同,则助其补;与白术同,则助其补;与熟地同,而佐以白茯,则助补下焦而补

《药鉴用升麻为使,而佐以柴,则能引之上升而补;多用麦,大能止渴生;加以山,极会去滞消

《本草经疏补五脏阳气之君,开胃气之神同黄五味,治汗多亡;同白,治自

《得宜本草得羊,则补其

《得配本草配磁,治;使龙,摄

《中国药物学配龙齿治精神不宁配白,治虚热盗

《本草经集注茯苓为之使

常用分量:39g

保元:营卫气血不

人参三钱~一两  黄芪(蜜酒炙)三钱~六钱 

炙甘草一钱  ,空心

《张氏医通

两仪:精气大亏诸药不应或以克伐太,耗伤真

人参半斤或四两  熟地一斤

以长流水十五碗浸一宿桑柴武火取浓,入瓷,重汤熬成膏入白蜜四两或半斤收之每以白汤点

《景岳全书

参乳:大补气,治一切虚

人参末  人乳粉  ,蜜,或化或吞均

《冯氏锦囊

二参:牙衄属虚火

人参  元参  各五钱  煎服

《外科大成

独参:凡大失大泻及一切疾病之面色苍,神情淡,肢冷汗,脉微欲,元气虚极欲脱之

人参一,浓煎

《鲁府禁方

小儿后瞳仁不

人参  阿胶(糯米炒成珠)  各一,水一,煎七,日再,愈乃

《仁斋直指方

徐之才《药对》畏五灵,恶皂,动紫石

《珍珠囊咳嗽勿用,短气用

《医学入门·本草阴虚火旺吐血,慎

《汤液本草肺受火,不宜

《药品化义脾胃热,肺受火,喘嗽痰,失血初,胸膈痛,噎膈便,有虫有,皆不可

《冯氏锦囊·药性热毒,血热痘,禁

湿热内盛正气不虚,忌

《千金要方人参对紫石,人参发则烦,头项不宜与茶同

 

2.西洋参

益肺,清虚,生津止,扶正,固精安,补益气

对大脑有镇静作,对生命中枢有中度的兴奋作

有扩大视野之作,尤其是用于治疗青光眼损伤而缩小之视,有奇

治气虚阴亏火,咳喘痰,虚热烦,内热消,口燥咽

凡气阴两,而虚火偏盛,用以补气养,又清虚

阴虚火,气虚乏力,配北沙白苓,以养阴益,清火化,止咳止

热伤气,虚热烦,汗多口渴或久嗽肺虚气阴两,干咳少,短气自汗,配麦五味子,以补气养

凡津伤口,属阴,或气阴两虚,用以补气养,清虚,而生津止

治阴虚内,消渴不,配鲜地鲜石鲜麦冬,以清火滋生津止

属于气阴两虚兼火,配生黄生山天花粉,以滋阴益生津止

治热病后津伤未,或久病伤津之口燥咽,轻者单,重者可配麦知母,以滋阴润生津止兼食欲不振,配生谷沙参,以养阴生津开

《本草从新补肺降火生津液除烦虚而有火者相

《药性切用补气清

《药性考补阴退

《本草再新治肺火,咳嗽痰,气虚呵喘失血,固精安,生产诸

《本草求原清肺,凉心脾以降,消,解

《本草便读益气培

《医学衷中参西录能补助气,兼能补助血

《中国药用植物志,强

常用分量:36g

生脉:生津润,敛气消,治夏伤暑,舌燥喉

洋参一钱  麦冬三钱  北五味九粒  当茶

《喉科金钥

忌萝

脾胃热实忌

中阳衰,寒湿中阻及湿热郁火,忌

 

3.党参

,益,生

含皂微量生物葡萄粘液及树脂

1)可使正常兔的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略有增,其补血作,可能与脾脏有

2)含多量糖,可使血糖升

3)能降低麻醉犬的血,属于末梢性

4)有某些抗肾上腺素作

治脾胃虚,气血两,体倦无,食,口,久泻脱

常用分量:930g

怒火盛,有实邪,忌

 

4.太子参

滋补强,补气生,健,养,止,调肺润

宜于阴虚血,其补元气不及党参生津不及沙参

常用分量:930g

 

5.黄芪

益气升,固表止,利水消,托毒生主治内伤劳,脾虚泄,肺虚咳,脱,子宫下,吐,便,崩,自,盗,水,血,痈疽不溃或溃久不,及一切气虚血亏之

《本经主痈,久败,排脓止,大风癞,五,补

《别录逐五脏间恶,补虚,五劳羸,益,利阴

《药性论治发,主虚,肾,耳

《日华子本草助气壮筋,长肉补,破癥,治瘰,消,痰,并治头,热,赤目

《珍珠囊益胃,去肌,止自,诸痛用

《医学启源治虚劳自,补肺,实皮,泻肺中,脉弦自善治脾胃虚,疮疡血脉不,内托阴证疮

《汤液本草补五脏诸虚不,泻阴,去虚无汗则发,有汗则止

《本草经解同甘,治虚

《得配本草得枣,止自托疮疡生,恐滞气加桑白皮数

《医学衷中参西录与发表药同,能祛外;与养阴清热药同,更能熄内风得葛根能补元

《本经疏证黄芪一源三,浚三焦之,利营卫之,故凡营卫间阻,无不尽所谓源清流自洁者

《本草汇言阳虚之,自汗频,乃表虚而腠理不密,黄芪可以实卫而敛;伤寒之,行发表而邪汗不,乃里虚而正气内乏,黄芪可以济津以助贼风之,偏中血,而手足不随,黄芪可以荣筋;痈疡之脓血内,阳气虚而不敛,黄芪可以生肌肉又阴疮不能起发阳气虚而不溃,黄芪可以生肌

《本草便读善达表益,温分,肥腠,使阳气和,充满流行自然生津生血故为外科家圣,以营卫气血太,自无淤滞

《本草正义凡中气不,脾土虚,清气下陷者最其皮味浓质,力量皆在皮,故能直达人之肤表肌,固护卫,充实表,是其专,所以表虚诸,最为神

《本草蒙筌人参惟补元气调,黄芪兼补卫气实

《轩岐救正论·药性微蕴芪专主卫,白术主脾胃中州之,人参则益脾肾之元合三者兼,又通益上中下三表里脏腑诸气胃气之,总由于胃元气之,必兼以术而扶胃,以充卫,则相须为用

《得配本草气之卫于脉外,在内之卫气;气之行于肌表,在外之卫气肌表之,补宜黄;五内之,补宜人

《本草求真入肺补,入表实,为补气诸药之,是以有耆之人参气味甘,阳兼有;黄芪则秉性纯,而阴气绝盖一宜于中,而泄倦怠可;一更宜于表,而自汗亡溃疡不起可且一宜于水,而气不得宣;一更宜于火,而气不得上达为异

《药对茯苓为之使

《本草衍义黄芪世多相须而

《品汇精要合人,退劳役发合白,排脓止合防,补力愈

《赤子玄珠得白术则止虚

《济阴纲目补上焦元,而配以地骨皮之苦,是补气不补

《医方集解加甘,大能生

《本经逢原同人参则补;同当归则补;同白防风则运脾湿;同防防风则祛风湿;同桂附子则治卫虚亡阳汗不,为腠理开阖之总

《本草汇言补肺健,实卫敛,驱风运

《本草正补元,充腠,治劳,长肌

《本草备要生血生肌排脓内,疮痈圣痘疹不,阳虚无热者宜

《医学衷中参西录善利小便,善治肢体痿

王好:主阳维为病苦寒,督脉为病逆气里

李东:黄芪既补三焦实卫气与桂同,特比桂甘,不辛热为异黄芪与人甘草三,为除燥肌热之圣

用于卫气虚而致自汗具益气固表止汗之功治体弱卫,肌表不固而致自,与防白术配,补虚固表之功尤如《丹溪心法》玉屏风;亦可与牡浮小麦等收敛止汗药同,以增强止汗作,如《局方》牡蛎

气虚阳弱而致虚汗不止,可与附生姜同,以补气温,固表止,如《严氏济生方》耆附阴虚盗汗,与生黄精等滋阴降火药同,如《兰室秘藏》当归六黄

黄芪与茯干地黄配,以益生津止,治消,如《千金要方》黄耆

常用分量:930g

黄芪健中:治阴阳气血不,自汗或盗,身重或不仁脉大而

黄芪一两半  桂枝  炙甘草  生姜  各三两 

芍药六大枣十二枚  饴糖(烊化)

,三次

《金匮要略

黄芪:治消

黄芪  茯神  栝楼  甘草(炙)  麦门冬(去心)

各三两  干地黄五上六味,以水八,煮取

二升,分三日进一,服十

《千金要方

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治黄汗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状如风,汗沾,色正黄如柏,脉

黄芪五两  芍药三两  桂枝三两  以苦酒

七升,煮取每服

《金匮要略

表实邪,气滞湿,食积停,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以及阴虚阳亢者均须禁

《医学入门·本草苍黑气盛者禁用表实邪旺者亦不可用阴虚者亦宜少畏防

《本草经疏有表邪,气实,胸膈气闭,肠胃有积滞,多肝气不和,勿阳盛阴虚,上焦热下焦虚寒,忌痘疮血分热甚,禁

《本草新编痨热与中满之人忌

 

6.何首乌

,微

补肝益,敛血滋,养血祛,益血,悦颜,泻肝,缩小便,消痰

降低血清胆甾醇及β-脂蛋

治肝肾阴,发须早,血虚头晕腰膝软弱筋骨酸,遗,崩,久,久,慢,痈,瘰,肠,痔,赤白癜,皮肤搔

治中,头,行,鹤膝,痫,黄,通便,解疮

《纲目为滋补良,不寒不,功在地天门冬诸药之

常用分量:612g

《医学入门忌萝

大便溏泄及有痰湿者不

 

7.玉竹

养阴润,除烦止,调血,补中益久服好颜,润,轻身不补中益,调血,益

主中风暴,不能动,跌筋结,诸不疗胃虚

主风淫四肢不,润肌,去,除烦闷,止消渴,润心肺

治心腹结气虚,疗湿毒腰痛暖腰膝除风温时疫寒,及劳疟寒热

治热病阴,咳嗽烦,虚劳发热消谷易饥小便频,目痛眦烂泪

对血压的影:青岛崂山者使兔之血压缓,而东北玉泉及北京者有短暂降压作

:小量增,大量则使心跳减弱甚至停

:可先升后,对肾上腺素引起高血糖有显著抑制作可使血管收,国外有外用以治皮下出血及斑

常用分量:69g

玉竹麦门冬:秋燥伤胃

玉竹三钱  麦冬三钱  沙参二钱  生甘草一

《温病条辨

益胃:阳明温病下后汗,当复其

沙参三钱  麦门冬五钱  冰糖一钱  生地五钱 

玉竹(炒香)一钱五分

《温病条辨

赤眼涩

玉竹  赤芍  当归  黄连  各等分  煎汤熏

《卫生家宝方

甘露:治眼见黑,赤痛昏

玉竹(焙)四,为粗,每服一小,水一,入

薄荷二,生姜一,蜜少,同煎至七,去

食后临睡

《圣济总录

玉竹五钱~一,同猪肉煮

《湖南药物志

玉竹五,每日一

胃有痰湿气滞,忌有热不可

 

8.女贞子(冬青)

补气舒,养阴益,通经和补血海纯入血,益血而和气以上,故其效于髭须更

负至阴之,由肾至,并以淫精于上

补肝,强腰,补,安五,养精神除百疾,明,凉血益,补血去,清肝,止

主强,健腰,变白,明,益,凉血益气味俱,入肾除热补精之要,尤宜于肾阴虚而有热

治阴虚内,头昏目,须发早白解烦热骨蒸止虚,消,及淋浊崩,便,尿,痔漏疼治老人虚

常用分量:612g

视神经

女贞子  草决明  青葙子  各一两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结核性潮

女贞子三钱  地骨皮二钱  青蒿一钱半 

夏枯草二钱

,日三

《现代实用中药

变白要

同地

南烛没食

:同

 

9.熟地

,补

治阴虚血,腰膝痿,劳嗽骨,遗,崩,月经不,消,溲,耳,目

《珍珠囊大补血虚不,通血,益气

王好:主坐而欲,目䀮䀮无所见

《纲目填骨,长肌,生精,补五内伤不,通血,利耳,黑须,男子五劳七,女子伤中胞

《本草从新滋肾,封填骨,利血,补益真,聪耳明,黑发乌补脾,止久,治劳伤风,阴亏发,干咳痰,气短喘,一切肝肾阴,虚损百,为壮水之主

常用分量:915g

《品汇精要忌萝

《医学入门中满痰盛者慎

《本草从新气郁之,能窒碍胸,用宜斟

《雷公炮炙论犯铜铁,令人肾消并白髭,损荣卫

脾胃虚,气滞痰,腹满便溏,忌

 

10.决明子

清肝明,利水通便

治风热赤,青,雀,高血,肝,肝硬化腹,习惯性便

《本经治青,目淫肤赤白,眼赤,泪,久服益精

《别录疗唇口

《药性论利五,除肝家

《日华子本草助肝,益精

常用分量:915g

决明:治失,目中无他,无所,如绢中

决明子,捣,以粥饮服方寸

《僧深集方

目赤肿痛及头风热

决明子炒,茶,敷两太阳,干则易

《摘元方

决明子二两  地肤子一两  ,饭,以清粥饮调

下一

《圣惠方

决明子:治眼补,除暗明

决明子  蔓荆子  一升(好酒五升,晒干)

,每,以温水调下二,食后及临卧

《圣惠方

急性结膜

决明子  菊花  各三钱  蔓荆子  木贼  各二钱 

《河北中药手册

 

11.桑椹

补肝益,滋液熄

治肝肾阴,消,便,目,耳鸣瘰疬关节不

《唐本草主消

《本草拾遗利五,通血

《本草衍义治热,生精,及小肠

《滇南本草益肾脏而固,久服黑发明

《随息居饮食谱滋肝,充血,祛风湿,健步,息虚,清虚

《现代实用中药清凉止

《本草经疏益血除,益,生,利五热退阴生则肝心无,故魂安而神自清,神清则聪明内,阴复则变白不

常用分量:915g

脾胃虚寒作泄者勿

 

12.黄精

补中益,润心,强筋

治虚损寒,肺痨咳,病后体虚食,筋骨软,风湿疼,风癞癣

《现代实用中药用于间歇,痛,骨膜,蛔,高血

常用分量:915g

蔓菁子:治,补肝,明

蔓菁子一斤(淘净)  黄精二斤(同水蒸九次曝干

,空心以粥饮调下二,日午晚食,以温水再

《圣惠方

中寒泄,痰湿痞满气滞,均忌

 

13.枸杞子

滋肾润,补肝明

治肝肾阴,腰膝酸,头晕目眩目昏多泪虚劳咳,消,遗

陶弘:补益精,强盛阴

《药性论补益精诸不,易颜,变,明,安

《食疗本草坚筋耐,除,去虚

《本草述疗肝风血,眼赤痛痒昏翳治中风眩晕,诸见血,咳嗽,消,伤,鹤膝

《本草正微助阳而动

常用分量:612g

杞菊地黄:治肝肾不,生花歧,或干涩眼

熟地  山萸  茯苓  山药  丹皮 

泽泻  枸杞  菊花  炼蜜为丸

《医级

四神:治肾经虚,眼目昏,或云翳遮

枸杞一,好酒润,分作四,一用蜀椒一两

一用小茴香一两,一用脂麻一两,一用川楝

拣出枸,加熟白茯苓各一,为,炼

,日

《瑞竹堂经验方

目赤生

枸杞捣,日点

《肘后方

多食壅

外邪实,脾虚有湿,泄泻者忌服!

元阳气,阴虚精滑之,慎

 

14.淮山

健脾止,补肺益,益,补虚,长肌,祛

含蛋白质2.7%,脂肪0.2%,淀粉16%

常用分量:1530g

治消渴症(轻中度糖尿病):

黄芪四钱  淮山五钱  天花  麦冬  各二钱 

生地五

湿热实邪者忌

 

15.阿胶

滋阴补,安,益,益肝之阴

肾多,木旺风淫火盛金衰之,应手辄

治血,虚劳咳,吐,妇女月经不,崩

治虚劳羸,阴气不,劳,肺痿吐脓,血涸血,四肢酸,劳极洒洒如,除风润,化痰清,利小便

小儿,瞳人不正,以阿胶倍人参煎服最

《阿胶育神

《别录主阴气不,脚酸不能久,养肝

《纲目男女一切风,骨节疼,水气浮和血滋,除风润,化痰清,利小便,调大

常用分量:烊化兑服,39g

畏大

脾胃虚弱者忌

 

生津药

 

1.沙参

,微

甘淡而,其体轻,专补肺,因而益脾与

,清肺,益肺

疗胸痹结,邪气头,散血,养肝,宣五脏风治久咳肺,皮间邪,疝,中风咯血著痹

南沙

养阴清,祛痰止

治肺热燥,虚痨久,阴伤咽干喉

《本经主血积,除寒,补中益肺

《别录疗胃痹心腹,结热邪,头,皮间邪,安五

《药性论去皮肌浮,疝气下,治常欲,养肝,宣五脏风

《日华子本草,止,排脓消肿

《玉楸药解生肾,涤心胸烦,凉头目郁,治瘰疬斑

《中国药植图鉴降低血

常用分量:915g

风寒作嗽者忌

 

2.百合

润肺止,清心安

治肺痨久,咳唾痰;热病后余热未,虚烦,神志恍;脚气浮利大小便,补中益,除浮,止涕

常用分量:612g

神经衰,心烦失

百合五钱  酸枣仁五钱  远志三

《新疆中草药手册

甘寒滑利之,风寒咳中寒便滑者均忌

 

3.元参(玄参)

补肾中氤氲之,降阴火奔

枢机之,管领诸气上,肃清而不,风药中多用

下气除,润下软,滋阴降,除,解,通血

补肾,除阴中气分游,清三焦,散游

治热风头,明,祛喉舌浮热为,育阴,除心

治热病烦,发,骨蒸劳,夜寐不,自汗盗,津伤便,吐血衄,咽喉肿,痈,瘰

治暴结,解斑,通小便血,散瘤瘘瘰

《本经补肾,明

《药性论治暴结,去热风头

《医学启源治心懊憹烦而不得,心神颠倒欲,血滞小便不

《品汇精要消咽喉之,泻无根之

《本草正义疗胸膈心肺热,清膀胱肝肾热疗风热之咽,泄肝阳之目

张元:治上焦空中氤氲之气无根之火以元参为圣

《药品化义此有清上澈下之,凉润滋,功胜,特为肾脏君

《本草正义禀至阴之性专主热病阴柔之,与肆用

《医学衷中参西录能益水以滋肝,故能明且目之所以能视,在瞳子中神水充,神水固肾之精华外现者,以元参与柏枸杞并,以治肝肾虚而生,视物不了了,恒有捷效

常用分量:915g

《雷公炮炙论使用时勿令犯,饵之噎人,丧人

《本草经集注恶黄山茱,反黎同地枸杞,明

赤脉贯

元参为,米泔煮猪,蘸食

《济急仙方

虚寒者切

脾胃有湿,脾虚便,血少目,停饮寒,支,腹痛泄,均忌

 

4.麦冬

养阴润,清心除,益胃生

治肺燥干,吐,肺,肺,虚,烦,消,热病津,咽干口,便

《别录疗身重目,心下支,虚劳客,止呕,愈痿,保,定肺,安五

《药性论治热,主大水面目肢节浮,下

《珍珠囊治肺中伏,生脉保

《用药心法补心气不,治血妄

《福建民间草药清心益,治小儿肝

常用分量:612g

《药性论畏木

脾胃虚寒泄,胃有痰饮湿浊及暴感风寒咳嗽,忌

 

5.天门冬

,大

养阴清,润燥生,化,镇,利尿,通便,强,抗

用于阴虚火,尤其虚热咳

治阴虚发,如贫结核病后体弱等之低,配熟地补,党参补

常用分量:612g

脾胃虚寒和便溏者不

 

6.芦根

清热生,除烦止,渗湿行

治热病烦,胃热呕,噎,反,肺,肺,止小便,治喉,浮

解大,开,治噎哕不

《天宝本草清心益,去目,头,耳,疮,夜梦颠,遗

《医学衷中参西录其性颇近茅

常用分量:1530g;鲜品加倍,或捣汁用

脾胃虚寒者忌

 

7.竹叶

清热除,生津利尿清气分之,非此不

治热病烦,小儿,咳逆吐,面,小便短,口糜舌

《别录主胸中痰,咳逆上

《药性论主吐,热毒

《日华子本草,治热狂烦,中风失音不,壮,止

《重庆堂随笔内息肝胆之,外清温暑之,故有安神止痉之

《本草再新凉心健,治吐,聪耳明

常用分量:612g

 

8.石斛

滋阴养,清热生,益,止渴止,镇

甘淡入,而除虚;咸平入,而涩元益精强,暖水,平胃,补虚,壮筋

,下,阴伤目

囊湿精,小便余沥,宜加

肾有虚热,宜

味淡难,非经久,气味莫最耐久,一味浓,始有效

疗风痹脚,发热自,梦遗滑,囊涩余

雷敩曰:石斛填髓

常用分量:612g,鲜品1530g

祛烦养胃:治中

鲜石斛五钱  熟石膏四钱  天花粉三钱  南沙参四钱

麦冬二钱  玉竹四钱  茯苓各三钱  广皮一钱

半夏一钱半  甘蔗三两  煎汤代水

《医醇賸义

石斛:用于热病伤

石斛  麦冬  生地  远志  茯苓  元参  各一两 

炙甘草五钱  研末  每服四钱  加生姜5

《证治准绳

清胃养阴:治胃热而有虚

石斛  麦冬  花粉  白扁豆  鲜竹茹  各三钱

北沙参  生豆芽  各四

消渴:治胃,易饥多,口干舌,烦渴多,口臭便

石斛三钱  花粉八钱  知母四钱  麦冬三钱 

北沙参五钱  生地五钱  川连一

诸出血症,不

虚而无火,忌

 

解郁药

 

1.合欢皮

,和,宁,消痈

治心神不,忧郁失,肺,瘰,筋骨扭

《本经安五,和心,令人欢乐无

《本草拾遗

《纲目,消,止

《动植物民间药治咳

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治心气躁失眠及筋

《本草衍义补遗补阴有捷

《本草汇言萱草忘,合欢蠲忿

《本草求真气缓力,故必重用久

常用分量:612g

外用适,研末调

合欢

,理,安,活

治郁结胸,失眠健,风火眼,视物不,咽,痈,跌打损伤疼

《本草便读

《分类草药性清心明

《四川中药志开胃理,消风明

江西《中草药学治肝郁胸,忧而不

常用分量:4.59g

风火眼

合欢花配鸡羊肝或猪肝蒸

《四川中药志

眼雾不

合欢花  一朵云 

《四川中药志

 

2.郁金

性轻,气味俱,入手少阴足厥,通足阳明

苦胜于,畅血中精微之化而行,轻扬上,其气疏越而条,能升未有不降

行气解,凉血破

主血,下,破恶,治阳毒入,下血频

治胸腹胁肋诸,失心癫,热病神,吐,黄,妇女倒,冷气结

凉心,治血气心腹,及阳毒入,下血频疗失心癫,血积盅,尿血血,女子产后败血冲

治发热,狂痛头,眩晕咳,齿龋咳,滞下,经脉逆治郁遏不能升

治目鼻舌喉

治诸血症之上,皆属于内热火,能降,因而降,本为血分气,使血不妄

治传染性肝可降低转氨,升高白蛋白止痛退,使肝脾缩

《本草述治发,头痛眩,狂,滞,眼目鼻舌咽喉等

《本草备要,解;泄,破凉心,散肝治妇人经脉逆

《本草从新开肺金之

《本草经疏入血分之气血之上,皆属于内热火,此药能降,即降,能降下火,则血不妄

《本草汇言清气化,散瘀血之药其性轻,能散郁,顺逆,上达高,善行下,心肺肝胃气血火痰郁遏不行者最

常用分量:4.59g

凡阴虚火,迫血上,而非气分拂逆伤肝致吐,不宜,亦无

阴虚失血及无气滞血瘀者忌,孕妇慎

气虚胀滞禁外邪未气血两虚者均忌

 

3.丹参

活血祛,安神宁,排,通经止,益气养

主要成分为多种呋喃并菲醌类色,丹参(黄酮类成分及维生素E黄酮类具有扩张冠状动脉作,对冠心病有较好疗

止烦,破癥瘕积,疗悸不眠心绞痛除风邪留,头痛赤,热温狂,脚弱痉

降而行,血热而滞者宜,专入血

主心腹邪,肠鸣幽幽如走,去心腹痼疾结,通利关,益气养,养神定

治寒热积,破癥除,疗冷热,骨节疼,腰脊强直脚,除风邪留,风痹足,调妇女经脉不,胎产血崩带,及血邪心

丹参治慢性肝

推测它可能扩张肝脏血,增强肝内微循,增加肝脏血流,减少病变部位的缺,从而改善肝脏营养及氧的供,减少肝细胞坏,加速病灶吸收与修

维生素E可使肝细胞新生含有醌基易与金属形成结合物而具有解毒作用其祛瘀可能具有抗凝或溶解纤维蛋白的作,因而推测它对于慢性肝炎可减少肝内阻,减轻炎症损害和改善症

《新医学杂志》1977.4-5

治中风发,水肿吐,胁痛著,痫悸健,消,活,通心包,治疝

常用分量:915g

久服多眼

畏咸,忌

无瘀血者慎大便不实者忌妊娠无故勿

 

4.茵陈蒿

膀胱

清热利湿,去郁化

治湿热黄,小便不,风痒疮

《别录治通身发,除头,去伏

《本草拾遗通关,去滞

《日华子本草治天行时,热,头痛头,风眼,女人癥,内损乏

《本草再新,平,化,止咳发,利湿,消,疗疮火诸

《本草经疏除湿散热结之要

《本草正义治脾胃湿热之专

常用分量:615g

非因湿热引起的发,蓄血发,均忌

 

清热凉血药

 

1.白薇

,凉

治阴虚内,风温灼热多,肺热咳,产后虚烦血,热,风湿,瘰,小便不

主暴中,身热肢,忽忽不知人狂惑邪气寒热酸,温疟洗,发作有风温灼热多,疗伤中淋下水,利阴

,倍白,以归阳于,化阳分之

《本草述主瘈疭虚

《要药分剂清虚,除血

常用分量:4.59g

《本草经集注恶黄山茱

《本草从新血热相,血虚则

白薇一

《湖南药物志》

 

2.牡丹皮

,微,气

,凉,和,消,除烦,降血

去瘀,养真,为滋阴养血必用之能引血归,故呕吐血必用

疗无汗骨,衄血吐,消扑损瘀,去肠胃留,女子经脉不,血瘀腰

中风瘈,皆阴虚内营血不足之热去则血,凉则新血生阴气复则火不炎而无因热生风之证,故悉主血中伏,非此不

治热入血分发斑,吐,便,骨蒸劳,经,癥,痈,扑

治血中结,利血中伏,凉血(苦寒除血热),除烦,和血生,安五

治神志不,中风瘈痫邪,风噤癫,通关腠血,除风,主寒

治胞下,及天引痘疮血

治阳明胃经血热齿

《本经主寒,中风瘈痫邪,除癥坚瘀血留舍肠,安五

《别录除时气头,客热五,风,痰

《日华子本草除邪,通关腠血,排,除风

《医学入门泻伏,养真血,破结

《滇南本草破血行血消癥瘕之,除血分之,堕

《本草经疏凉血热之要寒热,阴虚血热之候血中伏,非此不

《纲目治手足少厥阴四经血分伏后人专以黄蘖治相,不知丹皮之功更胜此乃千载秘

《本草汇言用治相火攻,阴虚发

叶天士《本草经解》肝,风木之脏肺经不能制,肝风挟浊火上,中痫之症生丹皮辛,益肺平,肝不升而肺气,诸症平五脏藏阴者辛寒清,血清阴足而脏安荣血逆于肉里乃生痈疮丹皮辛,可以散血,所以和荣而疗痈疮

王剑宾《国药诠证》辛能散未化之湿,寒能清已化之,故用以治化而未尽之积湿,最为有丹皮不能治大热之,亦不能治积滞之如寒已化,而湿犹未尽,用,乃有特效有用以治血病者以血挟湿则化,丹皮能散恶血而清湿,故能治一切血滞之

王学权《重庆堂随笔》气香味,为血中气专于行血破故能堕胎消

张景岳《本草正》性味和,微凉,能和生血除烦热善行血滞去而郁热自,故亦退用此,用其行血而不

陈士铎《本草新编》牡丹皮乃治骨蒸之圣药牡丹皮之解骨,解骨中之髓热;地骨皮解骨,解骨中之血热故治骨蒸,二味必须兼

《得配本草配防风治癥瘕偏,入辛凉,领清气以达外;入滋肾,使精神互藏其

《药笼小品同桑叶大能泄凡肝火为,二味如军中之弓,不可一日废

《施今墨对药丹参活血化,去瘀生,消肿止,养血安;丹皮清热凉,活血散,清肝降丹皮长于凉血散,清透阴分伏;丹参善于活血化瘀去瘀生新二药伍,凉血活,祛瘀生,清透邪热之力增

常用分量:612g

《新修本草畏贝

《重庆堂随笔无瘀而血热妄行及血虚而无外感,戒不可

《得配本草胃气虚,相火衰,勿

血病于寒,血崩及经行过期不,用之宜

血虚有,孕,月经过多,慎

《本经逢原自汗多者勿用为能走泄津液痘疹初起勿

 

3.茜草根

行血止,通经活,止咳祛

治诸血,风湿痹,跌打损,淤滞肿,黄,慢性支气管

《珍珠囊去诸死

《纲目通经,治骨节风

杜文燮《药鉴功专治

《本草撮要疗梅

《现代实用中药有强壮作,适于小孕妇软骨

《本草经疏行血活血之要主痹及,指蓄血发,而不专于湿痹者血,行血软,其痹自

常用分量:69g

《本草汇言酒制则,醋炒则活血,疏经,治血郁血痹诸症最,无损血气,大有益妇

脾胃虚寒及无瘀滞者忌,饮食不进者勿

气虚不摄,精虚血,阴虚火胜均忌

 

4.旱莲草(墨旱莲)

小肠

含维生素A,收敛消,带补,抑

用于肝肾阴肝火亢盛之出血

治吐,须发早,白,淋,阴部湿

《唐本草汁涂发,生速而

《滇南本草齿,乌,洗九种痔

《纲目乌须,益肾

《分类草药性,退,消

《南宁市药物志治目,翳

《本草经疏善凉须发白,血热;齿不固,肾虚有热凉血益,则须发变,而齿亦因之而固古今变白之,当以兹为

《本草正义入肾补阴而生长毛,入,凉,止,消热病痈但纯阴用,非阳盛之,不应多脾虚泄泻尤凡劳怯诸,阴,火旺,不可以此等阴药专治其,须与补中健脾之,相辅成,乃为万全无弊之

常用分量:612g

外用鲜品适量

宁血:治眼底出

旱莲草五钱  仙鹤草一两  生地五钱 

枝子炭一钱半  白蒺藜  密蒙花  各四钱 

赤芍  白芨  白蔹  阿胶(溶化)  各三

《得配本草,便,肾气虚寒,禁

脾肾虚寒者忌

 

5.白茅根

小肠

,止,清,利尿,除内

主劳伤虚,补中益,除瘀,血闭寒,肠胃客,止,妇人崩中漏,月经不,止渴利尿,治水肿黄

治热病烦,吐,肺热喘,胃热哕,淋,小便不,水,黄

《本经主劳伤虚,补中益,除瘀,血闭寒

《别录下五,除客热在肠,止,坚,妇人崩

常用分量:930g,鲜品3060g

同麦,治劳伤内

吐血因于虚寒者不

因寒发,中寒呕,湿痰停饮发,忌

脾胃虚,溲多不渴者忌

 

6.槐花

大肠

,凉,止

保持毛细血管正常的抵抗,减少血管通透,可使因脆性增加而出血的毛细血管恢复正常的弹扩张冠状血,改善心肌循环降低血压清热降压作用显防治动脉硬化

抗炎消,抑制渗抗菌及病,抗溃

治肠风便,痔,赤白痢,风热目,痈疽疮,预防中

《日华子本草治五痔心,眼,皮肤

《医林纂要泄肺,泻心,清肝,坚肾

《东北药植志治疗糖尿病的视网膜

常用分量:59g

槐花:治脏便

槐花(五钱,五钱生)  山栀子一两去皮炒为末

每二,食前

《经验良方

性寒,不宜久

脾胃虚寒者慎

 

7.绿心豆(乌豆)

入肾

益阴利,养血补,滋补强,除,祛

含蛋白,脂,淀,铁和维生素AB

用于阴虚血,头晕神,水肿胀,月经不

常用分量:930g

 

8.生地

小肠

,生,凉,消,泻火润,止且可强,利尿,降血

益肾,补肾,滋脾,补三焦之精,除皮肉筋骨之

含维生素A生血,养,滋补强

主折跌绝,伤,逐血,填骨,长肌,除

治血热之出,凉心头之血,泻脾土之湿,止鼻中之衄,除五心之烦阴虚内

治血热之皮肤,治糖尿,风湿类风湿性关节

治温病伤,大热烦,舌,神,斑,吐,虚劳骨,咳,消,便,血

治肝病贫体弱津

配当,可止血活,强心利尿,疏肝通门,消腹,收

强心作用显,用量三~四钱大量反而抑制心力衰,血压下

《药性论解诸,破,利水,消瘀

《四声本草黑须

《医学启源,润皮肤,去诸湿

《药类法象,补肾水真阴不

《本草从新泻小肠,清燥,平诸血,清瘀通治热毒痢,肠胃如,诸火热火渴引,利大小便

《汤液本草与木通同,以导赤,诸经之血,与他药相,亦能治

《本草汇言补肾要,益阴上,故凉血补血有

《本草新编凉头面之,清肺肝之,热血妄,宜用之为

常用分量:鲜地黄1230g;生地黄915g

增液:治温热性疾,舌,口,便,睡眠不

生地八钱  元参一两  麦冬八

《温病条辨

清营:治暑温脉,夜寐不,烦渴舌,时有谵,目常开不,或喜闭不

犀角三钱  生地五钱  元参三钱  竹叶心一钱 

麦冬三钱  丹参二钱  黄连一钱半  银花三钱 

莲召二钱(莲心)

水八,煮取三,日三

舌白滑者不可

《温病条辨

治消

黄芪  茯神  栝楼根  甘草  麦门冬  各三两

生地五两  共切,水八,煮取二升

去滓分三,日进一,服十

《千金方

《雷公炮炙论勿令犯铜铁,否则令人肾,白髭,损荣卫

,多服碍消,加砂仁或枳壳以防

恶贝,忌萝

性凉而滑利流,胃肠虚,大便稀及气血虚弱之孕,不

脾虚泄胃虚食胸膈多痰,慎

中寒有,易泄者

脾胃有湿阳虚者均忌

 

清热泄火药

 

1.地骨皮

去下焦肝肾虚,益精,清热凉,坚筋

解有汗骨蒸肌,疗消,泻胞中,降肺中伏,退热补正,去肾

治虚劳潮热盗,肺热咳,吐血消渴高血,痈,周,风湿,利大小便

治在表无定风(阴虚生风及骨槽虚劳发热诸血,中风眩,健,痫,虚,腰痛行,脚气水,小便不,赤白,益阴

《纲目去下焦肝肾虚青蒿佐地骨退,屡有殊,人所未

《本草正凉而不,可理虚

《药品化义去气中之

《要药分剂丹溪:地骨皮能治风,肝肾同治肝有热则自生,热退则风自

《脏腑药式补正能清骨中之,泄火下,以视桑,则寒凉又胜一而清肺,导气,亦引皮肤水气顺流而,不嫌燥烈伤,破耗正,则与桑皮异曲同

常用分量:915g

地骨皮:治时行目暴肿痒

地骨皮(切)三,水三,煮取,去,入盐

,煎取,洗

《圣济总录

高血压

每日干品二,煎服二,三十日一疗

中寒者禁脾胃虚寒者忌

 

2.青蒿

清热解,除

治温,暑,骨蒸劳,疟,黄,瘙

《食疗本草益气长,补中明,煞风

《日华子本草长毛,发黑不,兼去蒜

《医林纂要清血中湿,治黄疸及郁火不舒之

《本草图经治骨蒸劳热为

《本草新编专解骨蒸劳,尤能泄暑热之,泄火热而不耗气,用之以佐气血之,大建奇但必须多阴虚感邪者最宜,最宜沙地骨皮共,则泻阴火更

《本经逢原一种发于早,与绵茵陈之性不甚相;一种盛于夏,为少厥阴血分之

《重庆堂随笔为湿温疫疠要又清肝胆血分之伏

常用分量:612g,入煎剂宜后下

胃虚勿

青蒿

疏解血分之

清热明,杀

青金:治积热眼

采青蒿花或,阴干为末每服二钱井华水空心

《十便良方

 

3.知母

滋阴降,润燥滑

主消渴热,除邪,肢体浮,下,补不,益

泻膀胱,肾之邪火有,滋肾,除肺,疗肾虚火炎肺,心烦躁

治足阳明火,小便不,瘈疭烦悸盗汗不得卧

治烦热消,骨蒸劳,肺热咳嗽大便燥结小便不,疗热,下

治阳明火,泻膀胱肾经,热厥头

王好:泻肺,滋肾,治命门相火有

《本草求原治嗽,口,尿,痹,瘈

:泻无根之肾,疗有汗之骨,止虚劳之,滋化源之

《医学衷中参西录若用黄芪补气之,恐其有热不受,每恒辅以知,以之与黄芪等分并,则分毫不觉凉

常用分量:615g

多服令人

脾胃虚,大便溏泄,忌

 

4.桑叶

祛风清,凉血明

治风湿发,头,目,口,肺热咳嗽风痹,下肢象皮

《本草蒙筌洗眼去风,下,利关

《纲目治劳热咳,明,长

《本草从新,凉

《本草经疏益血凉,下气益,主阴虚寒,及因内热出其性兼,故又能除脚气水,利大小,除经霜则兼清,故又能明目而止,止吐

《重庆堂随笔息内风而除头,止风行肠胃之泄,已肝热妄行之崩,胎前诸病由于肝热,尤为要

《本草撮要得麦,治劳;得黑芝麻蜜,除湿,祛风明洗眼去风

常用分量:59g

风眼下

腊月不落桑叶  ,日日温,或入芒

《濒湖集简方

天行时,风热肿,目涩弦

桑叶二,以滚水冲半,盖,候汤,其色黄绿

如浓茶样为出,然后洗,拭,隔二小

再以药汁碗隔水炖,再,日

《养素园传信方

桑麻丸:肝阴不,眼目昏,咳久不,肌肤甲,麻痹不

嫩桑叶(去,洗,晒,为末)一斤 

黑胡麻子(淘净)四,擂,熬浓

和白蜜一,炼至滴水成,入桑叶末为

,每服五,空腹盐汤

《医级

头目眩

桑叶  菊花  枸杞子  各五钱  决明子二钱 

《山东中草花手册

 

5.大黄

攻积,清湿,泻,凉,祛,解

主治实积便,热结胸,湿热泻,黄,小便不,目,咽喉肿,口舌生,胃热呕,热毒痈,丹

《医学启源其性专而不

《主治秘要性寒味,气味俱,沉而,阴

《本经主下瘀,血,破癥瘕积,心腹胀,荡涤肠,推陈致,通利水,调中化,安和五

《别录,下,除痰,肠间结,心腹胀,女子寒血胀,小腹,诸老血留

《日华子本草通宣一切,调血脉利关节泄壅滞水,四肢冷热不,温瘴热,利大小便,敷一切疮疖痈

《主治秘要其用有:去实,一;除下焦湿,二;推陈致,三;消宿,四

《纲目主治下痢赤,里急腹,小便淋,实热燥,潮热譫,黄,诸火

《轩岐救正论·药性微蕴除三焦温,心下痞

大黄具有泻下作用其主要有效成分为番泻甙刺激大,增强蠕,促进排便因含有鞣,产生泻下作用,可出现便应用大剂量15出现泻,而小剂量时(0.050.3),则主要出现便

大黄有抗肿瘤作有促进胆汁和消化液分,改善甲状腺肿瘤的作具有抗变态反应的生理作

大黄是泻行瘀之要,眼科疾病凡属实火内困之候皆可用心火,配黄;肺火盛配桑白皮肝火,配龙胆;胃火,配石;脾胃积热燥,配元明;清除湿,配栀;血热有,配归尾赤芍;寒积便,配附热痢初,里急后,大便不,配黄槟榔可

大黄生,泻下力量峻,煎服,应后,或用沸开水浸泡,饮汁为酒制大,有上行头,驱热下行及增强活血行瘀之熟大黄泻下力量虽,而有清化湿热之大黄炭入血,用于止血为

用于胃肠毒火内,热结便,肝经头风痰火攻,热郁营,瘀血凝,清热消

若大便秘结须攻下而正气不足,则可与补养药同,如气血虚弱,可配人当归等益气养血;阴液亏耗,可配生地麦冬等滋阴润燥之

目赤肿,可用大黄泡水洗,或当茶口舌生,可煎水含,或配黄青黛等研末涂

常用分量:330g,用于泻下不宜久煎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患

眼珠灌脓:治凝脂,黄液上冲赤肿疼痛羞明流,大便秘,舌红苔黄腻

生绵纹  枳实  银花  蒌仁  栀仁  黄芩 

生石膏  夏枯草  天花粉  淡竹叶

《韦文贵眼科临床经验选

大承气:治疗雷头,头痛如劈眼睛欲脱目若锥,目珠之如,恶心呕,视物昏

大黄  芒硝  枳实  厚朴

《伤寒论

大黄当归:治疗血灌瞳,瘀血灌,胞睑肿,白睛赤,赤肿涩

当归  炒栀子  大黄  木贼草 

黄芩  菊花  红花  苏木

《银海精微

表证未,身体羸,脾胃虚寒以及胎,均应慎授乳妇,不宜服

 

6.淡竹叶

膀胱

清心,除烦,利尿,止吐

治热病口,心,小便赤,淋,口糜舌,牙龈肿

治热狂烦,壮热头风头,并胸中痰,咳逆上,除虚,清心益,散吐血热,疗消,利尿通,清心,凉,祛暑解

治小儿烦,壮男子胃

煎汤调熟枣仁末五,临卧,治人虚不

同麦,枣,远,丹,茯,丹,犀,治心经蕴,虚烦不

《生草药性备要消痰止,除上焦,明

《分类草药性治咳嗽喘,眼

《得配本草得芍,清肝胆之

常用分量:69g

治火眼

淡竹叶三~五,加白糖煮豆腐

江西《草药手册》

《本草汇言阴虚清气不化,不可

无实湿热者慎体虚有寒者禁

孕妇忌

淡竹

《纲目拾遗去目,功同熊

此君:治

不拘多,以布拭去,烧灰存,每药一

加麝香三~五,同擂,点翳

《一草亭目科全书

淡竹

能下五脏热毒

,除烦悸迷,小儿,下

常用分量:3060g

气虚者禁

淡竹

汪颖《食物本草》消,除热狂壮热头,头,妊妇头旋颠,温疫迷,小儿,天

常用分量:3060g

 

7.栀子

,泻,凉

除五内邪,胃中热,去心中客,烦躁懊,疗五种黄

散肝热血,除上焦风,泻三焦之,降火从小便

治热厥心痛头痛解热,散结,热毒,清胃脘尿,治疝

治热病虚烦不,黄,淋,消,目赤咽痛,热毒疮,扭伤肿,急性黄疸型肝

《别录疗目热赤,胸大小肠大,心中烦,胃中热

《药性论去热毒,明,治时疾除热及消渴口,目赤肿

《医学启源疗心经客,除烦,去上焦虚,治

《药类法象治心烦懊憹而不得,心神颠倒欲,血滞而小便不

朱震:泻三焦,清胃脘,治热厥心,解热,行结

《纲目治热厥头,疝

《得配本草清肝,气清火亦

《本草思辨录肝郁则火,胆火外,肝火内,栀子解郁,故不治胆而治,解上中焦血中之郁

:合丹皮以清

:凡亡血亡津,脏腑无润养内生虚热非此不

豉治烦躁(栀子治肺,香豉治肾燥

得故纸能滋阴降,清上固,性虽寒而带

常用分量:69g

外用鲜品适量,研末调敷

栀子:治目

山栀七枚  钻透入煻灰火煨,以水一升

煎至八,去,入大黄末三钱,搅

,旋旋温

《圣济总录

诸血证用,宜酌,至

至苦大,损胃伤

勿施于气虚之

凡脾胃虚便,血虚发热,均忌

 

8.莲子心

,去,止,涩

治心,口,吐,遗,目赤肿

《本草再新清心火平肝火泻脾,降肺消暑除,生津止,治目红

《随息居饮食谱敛液止,清热养,止血固

《温病条辨由心走,能使心火下通于,又回环上,能使肾水上潮于

常用分量:25g

 

9.石膏

,大,微三焦

清热泻,止渴除,镇,消

抑制产热中枢而起解热作,可能同时抑制发汗中,故不发,尤适于高降低血管通透

对神经肌肉有抑制作,适于烦,对高热引起的抽搐有一定镇痉作

治高血,适于体,表里俱实

主要用治黑热证

常用分量:1560g,先煎

白虎:治温热病的气分实

生石膏二两(洗煎)  知母五钱  甘草二钱 

粳米四

《伤寒论

温病烦渴(细胞内脱水),虽饮水也不能,用石膏可止

竹叶石膏:治温热病后,余热未退,心胸烦,口干喜,舌红少,脉虚

竹叶五钱  生石膏一两  麦冬三钱  孩儿参四钱 

法夏三钱  炙草一钱半  粳米三

《伤寒论》

玉女:治胃火牙痛(牙周,牙龈炎等),口腔

生石膏八钱  熟地八钱  麦冬四钱 

知母四钱  牛膝三

《景岳全书

仅用于实,如体质素,或有慢消耗性疾病,一般不必要用,须加人参或党参调

脾胃虚弱者忌

 

清热解毒药

 

1.蒲公英(黄花地丁)

,健,轻

化热,解食,散滞,消恶疮结,清热解,消痈散

治急性结膜睑缘炎

蒲公英煎汤薰,或配菊夏枯草更

常用分量:915g

外用鲜品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患处

清热解毒而不伤,此为它的特优

 

2.紫花地丁(犁头草)

清热利湿,解毒消,凉

治疔,痈,瘰,乳,黄,痢,腹,目,喉,外伤出,毒蛇咬

《本草求原治血热筋

《上海常用中草药治目赤肿,麦粒

《中草药手册治一切化脓性感,淋巴结,黄,肾,膀胱,关节肿,便,鼻出,眼结膜,前列腺

常用分量:1530g ;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

角膜实质,匐行性角膜溃

鲜草洗净捣成糊状2-4倍生理盐水拌,用消毒纱

布反复过,以滤液滴1-2小时1,外加眼

或草糊加鲜鸡蛋白少,调匀外敷患

或草晒干研,用鸡蛋清调匀外,均每日1-2

视力恢复时,多在20-70天内角膜混浊消退时

30-120

虚寒者忌

 

3.连翘

清热解,散结消

主寒,鼠,瘰,瘿,结热,皆从足少阳胆经气郁有热而此药正清胆经之,其轻扬芬芳之,又足以解足少阳之郁

治湿,丹,斑,瘰,小便淋,痈疡肿,去结,除心家客,排脓止

:散诸经血结气,消

王好:治耳聋浑浑焞

《本草经疏应为苦

《药品化义总治三焦诸经之,心肺居,脾居中,肝胆居下一切血结气聚无不调达而通畅但此治血分功,柴胡治气分功

《本草经百种录气芳烈而性清,故凡在气分之郁热皆能已,又味兼苦,故又能治肝家留滞之邪毒

《医学衷中参西录连翘具升浮宣散之,疏通气,治十二经血凝气,为疮家要性凉而升,善治头目之,凡头,目,齿,鼻,或流浊涕成脑漏,皆能主

《本草正义散结而泄化络脉之

常用分量:615g

视网膜出

连翘六~七,文火水,分三,食前,三~四

可显著吸,视力增

脾胃虚,气虚发,痈疽已,脓稀色淡,忌

大热由于虚者勿久服有寒中之

 

4.黄连

味苦而,气寒而,性冷而,阴入手少手阳足少阳厥足阳明太阴

,燥湿,解,杀镇肝凉,调胃厚,病酒之仙,滞下之神

去郁热在,烦躁消,或兀兀欲,心下痞,吞酸吐,或卒心,并胁及小腹边,热呕热,一切湿,腹痛热,五脏冷,久下泄澼脓,疗暑毒及一切天行热,诸疮疡

治时行热,热盛心,痞满呕,菌,消,疳,蛔虫,咽喉肿,火,口,痈疽疮,湿

治热气目痛眦伤泪,泻心,宁,调血治肠澼诸,小儿疳,妇人阴中肿

同吴茱萸治肝,兼胁与小腹边

同地荆芥甘草,治风热上,目赤

同麦,治卒消,小便

《本经去热气目,眦伤泣,明

《药性论点赤眼昏,镇肝去热

《仁斋直指方去心窍恶

《本草新编解口,治火,安,定狂,除痞

朱震:去中焦湿热而泻心,以猪胆汁拌,佐以龙胆,大泻肝胆之

《本草蒙筌,反从火,愈觉发,不知有

《纲目为治目及痢之要治肝,用黄治口,用黄

常用分量:25g;外用适量

黄连:治眼赤,除

黄连五钱  大枣一枚(切)水五合煎取一合

展绵取如麻子注,日十夜

《僧深集方

洗眼:治风毒赤

当归  芍药  黄连等分细,以雪水或甜水煎浓

乘热,冷即再温,甚益眼

《本草图经

恶菊白僵

服时大忌猪

血少气,脾胃薄,泄泻腹痛,犯之危

阴虚烦,胃虚呕,脾虚泄,慎

胃中停食受,伤寒下早致,勿

阴虚下,损脾血,禁

真阴不,内热烦躁忌

 

5.龙胆草

,大膀胱

少阳化,属相,用苦寒对待,此是少阳枢

主肝胆邪,下焦湿火肿,疗骨间寒痫邪,除胃中伏,湿热黄,时气温,热泻下

泻肝胆实,除下焦湿,利,退,退

于水中大泄火,治肝胆之,并湿中蓄但非治不足而为热之

下行之功同防,酒浸则上行外

治肝经热痫狂,乙型脑,头痛目,咽,黄,热,痈肿疮,阴囊肿,除胃中伏,止肠风下

治目中肿痛诸

治脐下至足肿,并寒湿脚

《医学启源治黄目赤,睛,瘀肉高,痛不可

《日华子本草治热病狂,明,止

《医学启源以柴胡为主龙胆草为使治眼疾必用之药

《医学衷中参西录滋肝血益胆汁降肝胆之热使不上但耗气败敛肝胆虚热不如芍

:治眼病必双目赤肿睛胀瘀肉高起痛不可,以柴胡为,龙胆草为使

常用分量:39g

龙胆草  黄连  各二两 

,用热羊肝蘸药末

《履巉岩本草

暑行目

生龙胆汁一合  黄连浸汁一,点

《世医汤效方

龙胆  当归  等分为,每服二

《飞鸿集

恶地,防

空腹饵,令人溺不

脾胃虚弱作,无湿热实火,均忌

 

6.黄芩

、寒大肠

泻实,除湿,止,安

治壮热烦,肺热咳,湿热泻,黄,热淋,衄,目赤肿,痈肿疔

治发热口,下

治诸热黄,肠澼泻,逐,下血,恶疮疽蚀火,泻肺,清上,除天表风,皮肤间风热风湿,利胸中,消上膈痰,头

治目中赤

治火逆肺咳肺,喉,失,瘀

疗热毒骨,寒热往,脾经诸湿,肠胃不,小腹挟热疼,利小,益膀胱气,疗五,妇女血闭淋,下血安,产后养阴退

治诸疮乳痈背,愈肿火

治三焦之实,若三焦火郁而为,则以升为,不宜投苦寒降

《滇南本草上行泻肺火下行泻膀胱火除六经实火实

《本草正枯者清上焦之,尤祛肌表之;实者凉下焦之

《医学启源治肺中湿,疗上热目中肿,瘀血壅,必用之

《本草汇言上焦之,舍黄芩不能上清头

常用分量:39g

肝热生

黄芩一两  淡豉三两  ,每服三,以熟猪肝裹

、温汤送,日忌酒

《卫生家宝方

眉眶,属风热与痰

黄芩(酒浸炒)  白芷  ,茶清调二

《丹溪心法

黄芩治由热而化湿,黄连治由湿而化热,不可混

畏丹,牡,藜

损胃,伤脾脾肺虚,中寒泄泻腹痛,禁

肺热属于气虚,不可妄

脾肺虚,中寒作,肝肾虚而少腹,脾虚水,气虚小水不利,均忌

 

7.黄柏

膀胱

,燥湿,泻,解

治热,泄,消,黄,痿,梦,淋,痔,便,赤白带,骨蒸劳,目赤肿痛口舌生疮疮疡肿

:治痿要去下焦湿热作肿及

《日华子本草安心除,清,明,多泪口干,杀疳

《珍珠囊治肾水膀胱不,诸痿厥腰膝无

《本草经疏专治阴虚内热诸证功烈甚伟非常药可比

《本草正性寒润,去火最然龙火岂沉寒可,水枯岂苦劣可阴虚水,得降愈,扑灭元,莫此为水未枯而火盛,用以抽薪则;水既竭而枯热,用以补阴实慎勿误为补

《药品化义味苦入,是以降火能自顶至,沦肤彻,无不周,专泻肾及膀胱之

常用分量:312g;外用适量

五行:治时行赤

黄蘖去粗,为,湿纸包,黄泥,煨,每用

一弹子,纱帕包,浸水一,饭上蒸,乘热熏

一丸可用、五

《眼科龙木论

小儿蓐内赤

黄蘖  ,点

《小品方

急性结膜

10%黄柏煎液滴

《得配本草若肾中真水不,水中之真火虚浮于,宜用二地以滋,水足火自归脏也如误服知柏水愈燥而火愈,反成孤阳飞,莫可救

《纲目久服有寒中之

脾虚泄,胃弱食少,忌

上热下,小便不,阴阳两,阳虚发,瘀血停,血虚烦,均忌

 

8.板蓝根

,解,凉,杀,止

治流感流脑,丹,热毒发,神昏吐,咽,痄,火,疮,肝,扁桃体

《本草便读即靛青,功同靛根主,叶主

《日华子本草治天行热

常用分量:915g

暴发性火

用板兰根制成5%10%眼药水滴眼每日4

 

9.金银花

清热解,去皮肤血,养血止

《本草通玄世人但知其消毒之,昧其长利风虚之

常用分量:615g

胆道感染及创口感

金银花一两  连翘  大青根  黄芩  野菊花各五

每日一

《江西草药》

脾胃虚寒及气虚疮疡脓清,均忌

 

10.甘草

补脾益,润肺止,缓急止,清,缓和药

甘草具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动物试验证,甘草可致胸腺萎,血中嗜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减,尿内游离型17-羟皮质类固醇增加与糖皮质激素的效应相对肾上腺素毒性则反有加强的倾甘草对组织胺引起的胃酸分泌过多有抑制作,具有抗消化性溃疡的作

常用分量:1.59g

助阳活血:治疗脾胃虚中气不足所致的眼睫无,常垂

炙甘草  黄芪  当归  防风  白芷  柴胡  升麻

《审视瑶函

泻心:治疗血轮火眦帷赤

甘草  泽泻  黄连

《一草亭目科全书

甘草:治眼赤肿

甘草  竹茹  芦根  新栗米

《圣济总录

二草:治疗小儿疳眼睛痛并赤眼肿

甘草  龙胆草  当归  细辛

《原机启微

小芎辛:治疗风寒头痛及眉棱骨

川芎  细辛  白术  甘草

《证治准绳

调胃承气:治疗肉轮肝痛伴有大便秘谵语阳明邪

大黄  芒硝  炙甘草

《伤寒论

《汤液本草甘者令人中,中满者勿食,甘缓而壅,非中满所宜故中脘痞,湿盛浮肿者忌甘草与海芫花相

长期给药有水钠潴留倾,水血压上升,故浮高血压患者慎

 

11.忍冬藤

清热解,通,补虚疗,宽中下,消,祛风

治温病发,热毒血,传染性肝,痈肿疮,筋骨疼,湿热腿

《南京民间草药茎叶及花对眼睛发炎有疗

常用分量:930g

 

12.葛花

解酒醒

治伤酒发,解,酒,饮食不,胸膈饱,发,呕吐酸,酒毒伤,吐,消

《本经逢原葛花解酲汤用,必兼人

无酒毒者不可,损人天,以大开肌,而发泄伤津

常用分量:4.59g

 

13.葛根

升阳解,透疹止,除烦止

治伤,温热头痛项,烦热消,泄,痢,斑疹不,高血,心绞,耳

《本经主消,身大,诸,起阴,解诸

《纲目散郁

治疗高血压病颈项强痛及外感病项背强痛冠心病心绞痛早期突发性耳

张元:太阳初,未入阳,头痛,不可便服葛根发若服,是引贼破家若头颅痛者可服

:气轻,鼓舞胃气上,生津,解肌,治脾胃虚弱泄泻之圣药

《本草经疏发散而,风药之性

常用分量:915g

眼底

葛根黄酮注射液(每毫升含黄酮40毫克)局部注

结膜下注射,遇局部反应重,可交替使用球后注

射法前者每次0.2-0.4毫升后者每次0.3-0.5毫升

初次宜用小剂量后渐增加每周二,二周一疗

病程半年以上,可加用胎盘组织液肌视神经萎

缩加维生素B

用于中心性视网膜炎35,愈26,显效5视萎12,显效6,进步2妊娠毒血症视网膜病变2均无陈旧性脉络膜炎3视网膜中央动脉栓视网膜剥离手术后各1均有进黄斑发育不良及高度近视合并黄斑变性各1,均无

葛根黄酮对因视网膜血管痉挛引起的中央性视网膜炎的疗效比较显

谨供参

多服损胃夏日表虚汗,尤忌

阴虚火,上实下虚者忌

 

14.马鞭草

,有毒()。

清热解,活血散,利水消,平肝泻

治赤,火

常用分量:4.59g

牙周,牙髓,牙槽脓

用一,切碎晒,水煎

《全展选编·五官科》

 

15.紫草

、大

,活,清,解

主斑疹痘,心腹邪,疗五,利九

治温热斑,湿热黄,紫,吐,淋,血,热结便,烧,丹

《本经利九,通水

《医林纂要,缓,散,活

《本草经疏凉血之要

《本草正义清理血分之治脏腑之热,痘,瘀,一切血热妄行之实火,及血,淋血等之气壮邪实,皆在应用之

常用分量:59g

外用适,熬膏或用植物油浸泡涂

胃肠虚,大便滑泄,慎

 

16.阴地厥(蛇不见)

,微

,清,解,熄风止咳,明目去,镇

治头晕头,咳火眼目翳疮疡肿,去风,利膀,清肝,祛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清肝,明,消散翳

常用分量:612g鲜品1530g

治肾亏及肺病吐,散目中云

煎汤二~四,鲜者五钱~一两

《四川中药志

目中云

一朵云  蒸鸡肝

《四川中药志

阴地厥叶  棘树叶  捣汁点

《湖南药物志

角膜溃

阴地厥根研,每次服三~五钱 

南方《中草药学》

 

17.毛冬青

清热解,活血通,消肿止,利尿,凉

疏导散,改善脑组织的供血(氧

含多种黄酮酚性成,甾醇氨基,糖,鞣三萜成

毛冬青有类激素作,可扩张眼血,促进其血液循,从而改善眼部营养并促进炎症产物的吸收而发挥疗

1)对心血管的影:明显增加冠脉流量增强心收缩力但对心力及心率无明显影其降压作用缓慢而持毛冬青黄酮甙短期内重复使,有快速耐受

2)对脂质代谢的影:肌注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家兔无明显的降胆甾醇作

3)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它极度敏,痢疾(弗氏),绿脓杆菌亦敏

4)镇,祛

治风热感,肺热喘,喉头水,扁桃体,痢,喉炎及冠心,脑血管意外之偏,血栓闭塞性脉管,丹,烫,皮肤急性化脓性炎,暑季外感热

治中心性视网膜角膜

常用分量:3090g

中心性视网膜

肌注每次2毫升(含黄酮40毫克),每天1-2有效

90%临床治疗34%视力提高1急性水肿型者更

佳、须持续用:谨供参考)

葡萄膜

电泳离子透入法每天1-210天一疗程合并肌

每天1-2每次2(相当生药8),同时用1%阿托

品点眼扩,显效者66%:谨供参考)

 

18.佛甲草(半支连)

、微

,消,解,祛,散,行气利水通络化,止

治咽喉肿,痈,疔,黄,血,衄

《广州植物志退热止,滴眼能消肿和角膜生斑

目赤肿痛而生火:鲜草捣,加人乳点

常用分量:915g;鲜品1530g

 

19.千里光

大肠

清热解,杀,明,止

治各种急性炎症性疾,风火赤,目,伤寒菌,黄疸流感毒血,败血,痈肿疔,干湿癣,丹毒湿,瘰

《本草图经与甘草煮作饮,退热明目花叶治眼有

《百草镜治目不,去红丝白,迎风流

《纲目拾遗,去星

常用分量:915g;鲜品30g

烂睑风

笋箬  千里光草  ,捻入眼

《经验良方

风火眼

千里光二两  煎水熏

《江西民间草药

千里光一,鸡肝一,炖

《江西民间草药

千里光50%眼药:每2-4小时滴一,治疗急亚急性结膜,慢性结膜,沙眼急性慢性期(疤痕),游泳池性结膜,浅层点状角膜,树枝状角膜,角膜溃

中寒泄泻者忌服!

 

20.白花蛇舌草

大小肠

清热解,利尿消,活血止,散,消,抗感

治癌,毒蛇咬,肾炎蛋白尿,前列腺

常用分量:3060g

 

化痰散结药

 

1.竹茹

清热凉,化痰止

治呃,烦热呕,吐,胃烦不眠泻火,化瘀

《本经逢原专清胃府之热为虚烦烦渴胃虚呕逆之要

常用分量:4.59g

 

2.天花粉

生津止,降火润,排脓消

,泻肝,缓肝,清,化燥

具较强的抗炎,对小豚鼠能引起过敏反,严重时可致死对狗的精神萎,食,白细胞总数增高及左移现,心电图有S-T段降低大量可影响肝肾功,引起实质细胞的轻度变,乃致出,坏

《本草蒙筌治偏

《本草汇言退五脏郁

常用分量:1015g

《本经逢原凡痰饮色白清稀者忌

痘疹入眼成

括蒌根五钱  蛇皮二钱  ,羊肝一,批开入末

,麻缠,米泔煮,频与食

《阎氏小儿方论

畏牛,反乌

阴虚火,津液不能上承而作渴,不可概

汗下之,亡液而作渴,不可妄

 

3.山楂

,微

消食化,散瘀活

用于视网膜动脉硬痉挛引起之眼底出

醒脾开,促进饮,更擅长消油腻肉食积本品入肝经血,散瘀活,可治因肝气郁,气滞血瘀所致眼部瘀血诸山楂生用可开胃消,活血散瘀炒焦研,开水调服可消食止山楂炭长于止,山楂核可治疝

山楂所含解脂酶能促进脂肪类食物消山楂可使血管扩,冠状动脉血流量,血压下,并有降抑菌等作

常用分量:912g

保和:治疗各种眼病兼有食积内,胃失和降

山楂  神曲  半夏  茯苓  陈皮  连翘  萝卜子

《丹溪心法》

温胆:治疗中焦痰湿较,黄斑部水肿兼有渗出

半夏  竹茹  枳实  陈皮  甘草  茯苓  生山

《三因极一病证论

桃红四物:治疗眼底陈旧性出,高血动脉硬化所致

当归  赤芍  丹参  红花  生山

山楂炭合入十灰:止,治疗气火上,迫血妄行的眼底早期出,血色鲜红浓厚

大蓟  小蓟  荷叶  侧柏叶  白茅根  茜草根 

山栀  大黄丹皮  棕榈皮  山楂

《十药神书

生食,令人嘈烦易,损齿,齿龋人尤不

 

4.瓜蒌

大肠

,化,散,滑,降,利

治热痰咳,胸,结,肺痿咳,消渴黄疸便,痈肿初

成无:通胸中郁

《本草衍义补遗甘能补,润能降,治嗽之要洗涤胸膈中之垢,治消渴之神药

《纲目甘寒不犯胃,能降上焦之,使痰气下

《重庆随笔堂润燥开,荡热涤,舒肝,润肝,平肝逆缓肝急之功有独,魏玉璜先生言之最

《本草便读性味同花,惟润降之功过

恶干,畏牛,反乌

脾胃虚,大便不,寒,湿痰,均不

常用分量:915g

瓜蒌

大肠

,化,滑,下,止,止,解

善涤痰垢粘

常用分量:915g

 

5.荸荠

大肠

,化,消,清声解,解毒发

治温病消,黄,热,痞积目赤咽喉肿,赘,痹,热,泻胃,血,下

《北砚食规荸荠粉清,开

《本草再新清心降,补肺凉,消食化,破积,利脓

《本草新编最消痞,同鳖甲最,亦不耗人真,更能辟瘴独用则消肾,有泻无

《本草求真在胸实热可,诸实胀满可力善下,诸血痢血毒可

常用分量:60120g

雪羹:治肝经热,少腹攻冲作

大荸荠四,海蜇皮一两 

《古方选注

,血,有冷气,勿

虚劳咳,孕妇血,忌

 

6.川贝母

,微

清热润,止咳化,散结消,排,降

,兴奋子,解

纳少痰,舒郁化,川贝最

《别录治目,项,咳嗽上,止烦热

《药性论治虚,点眼去肤

常用分量:39g研粉冲,一次12g

眼皮生

生鸡蛋一,敲一,入川贝末三,用纸封

饭上蒸,每食三,一月而

《疑难急症简方

脾胃虚寒及寒湿痰者慎

胃寒作泄禁

 

7.浙贝母

性较川贝燥

泄肺,止咳化,清热散

有阿托品样作,能使实验动物瞳孔散

有一定降压作中等度的升高血糖作

常用分量:4.59g

青光眼患者禁

 

8.海藻

,消,利,泄

治瘰,积,水,脚,睾丸肿

:含藻胶酸20.8%粗蛋白7.95%甘露醇10.25%,灰分37.19%,钾12.82%0.03%

1)对甲状腺作:同昆

2)对血液的作:其降解物抗凝作用约为肝素12,而藻胶酸钙却可外敷止

3)降血脂作:能降低血清中胆甾醇水

4)血液扩容,其效力与右旋糖酐相对肝骨髓无,无过,并增进造血功

5)抑

6)降:需较大剂量0.75/公

《药性论治气痰结,疝气下

常用分量:612g

反甘

《本草便读多食则血脉凝,生气日,致成废疾不起者多

脾胃虚寒蕴湿者忌

 

9.昆布(海带)

,软,散,清,利水退

用于治疗视网膜震玻璃体混老年性白内

《青岛中草药手册治高血,动脉硬

《中国药用海洋生物治老年性白内

常用分量:612g

甲状腺肿

海带二寸长  肥猪肉一小块  每日炖,以愈为

陈紫庭验方

忌甘草同

偏于寒便溏者慎

脾胃虚寒者慎脾有湿者勿

 

10.海蜇皮

入肝

脾胃虚寒及寒,湿痰者慎胃寒作泄禁

,消,祛,除湿

治痞,头,白,膝髌风湿,无名肿

常用分量:手掌大一块

同荸荠,食荸

同荸,烧酒浸

《王圣俞手集

声带结

海蜇皮手掌大一块  荸荠七个(带皮) 

陈紫庭验方

 

11.牡蛎

敛阴潜,止,涩,化痰软

属水属阴而润,善除一切留,益肾清,固精收

召阳归,故能收;化阴清,故能软

利水湿,化老,软积气之,消疝瘕积,瘿疾结

80-95%碳酸,磷酸,硫酸,并有氧化铁,及1.7%的有机

止二便,强骨,止,补肾正,去烦,除老,安,清热除湿,止呃

,眩,自,盗,遗,淋,崩,带,瘰,瘿,伤寒热

治胃酸过,心悸动,肉

《本草思辨录别甲去恶肉而亦敛溃痈,以阴既益而阳遂和牡蛎治恚而又止遗泄,以阳既戢而阴即固

治气虚崩,敛虚,止虚渴除烦满心胁下痞满热,祛留热在关节营,虚热去来不

治遗精赤白,小便数及不禁溲血消痹胁,癫痫

成无:收敛浮越之正,益精,入肾而能收濇不泄之

:病虚而多热,宜同地甘草用

常用分量:930g,先煎

宜于虚而多热

虚而有寒者忌

 

12.海蛤粉

,利湿,化,软

《纲目文蛤即花,魁蛤即车,海中蛤,各色虽,性味相,功用亦,无甚分

《本草备要功同牡

治热痰喘,胃痛呕,淋,瘿,积,血结胸,痔疮疝气,带去烦,水气浮,疗中,瘫,搐,阴,白,崩,腰

治喘息咳逆(肺燥郁胀咳喘),化痰,解结,软坚,热疾能,湿痰能,块痰能,顽痰能,愈心脾疼,消水,利小便

疗痜疝瘿,散肿,烫,治妇人带下血

《本经逢原清肺,滋肾,降痰清,止咳定,消坚,散瘿

《本草再新除烦止,利大小便

常用分量:612g

蛤粉  炒黄色为细,上油蜡就热和,皂子

纳于猪腰,麻缠蒸熟食,可配米

《儒门事亲

脾胃虚寒者少,或加益脾胃药同

气虚有,中阳不运,不

 

13.鸡内金

消积,健脾,化,理,利湿

治食积胀,呕吐反,疳,消,遗,牙疳口

《别录除热止

《本经逢原治眼目障

《要药分剂入肝而除肝,入脾而消脾

《医学衷中参西录无论脏腑何处有,皆能消凡虚劳之,其经络多瘀,加之于滋补药,以化其经络之瘀,而病始可

常用分量:39g

 

止痛消肿药

 

1.密蒙花

入肝

,凉,润,明

治目赤肿,多泪羞,青盲翳,风弦烂

《开宝本草主青盲肤,赤涩多眵,消目中赤,小儿麸豆及疳气攻

刘完:治羞明怕

王好:润肝

《本草经疏主肝虚有热诸,甘以补,寒以除,肝血足而诸证无不疗

常用分量:39g

密蒙花:治风气攻,两眼昏暗眵泪羞明睑生风,隐涩难,或痒或,渐生翳,视物不,及久患偏头,牵引两,渐觉细,昏涩隐,并暴赤肿

密蒙花  石决明(用盐同东流水煮一伏,研粉)

木贼  杜蒺藜(炒去尖)  羌活(去节)  菊花 

各等分为,每服一腊茶清调,食,日

《圣济总录

密蒙花:治羞,肝胆虚,瞳人不

密蒙花  羌活  菊花  蔓荆子  青葙子  木贼 

石决明  蒺藜  枸杞子  各等分为,每服三

食后清茶送

《银海精微

 

2.菊花

,清,明,解

治头,眩,目,心胸烦,疮疔肿,高血,冠心

《得配本草治胸中烦,血中郁热四肢游风肌肤湿,头目眩

《本经主诸风头,肿,目欲,泪,皮肤死,恶风湿,利血

《别录除胸中烦,安肠,利五,调四

《药性论治热头风旋倒,脑骨疼痛身上诸风令消

《日华子本草利血,治四肢游,心,胸膈壅,痈,头作枕明

陶弘:去风

王好:主肝气不

《珍珠囊养目

《用药心法去翳

《纲目拾遗专入阳,治诸风头眩解酒毒疔肿黄茶:明目祛,搜肝,治头晕目,益血润容入血分白茶:通肺,止咳,清三焦郁,疗肌,入气

《本草经疏专制风,为去风之要苦可泄,甘能益,解,兼,可散

《药品化义同桑皮理头,除余佐黄芪治眼,去翳领石,扁,明目聪,调达四

《本草新编目痛骤用,成功甚退阳明之胃,可用至,同元麦冬共剂,既能平胃中之,而不伤胃之气

《本草正义摄纳下降能平肝火熄内,抑木气之横

《本经主风头眩,乃阴虚阳,气火升,肝风上扰之眩晕肝火直上项,而为,为,为,阳焰直,其势最

凡是头风作,无非内火内风震撼不,而菊花能治,非肃降静镇迥异寻常,殆难有此力目如欲,乃肝阳内风之尤甚世谓头风痛,至于丧,抑知且有目珠突,形如雀卵泪出亦阴虚于,肝火上,真阴无摄纳之,而风阳以疏泄为,则迎风而泪,此皆肝肾阴,而浮阳上亢为,惟菊花之清苦泄,能收摄虚阳而纳归于,故为目科要苦辛宣,能理血中热,则污浊去而痹着之死肌可,且滋肾阴而清湿

常用分量:59g

菊花:治热毒风上,目赤头,眼花面

菊花(焙)  排风子(焙)  甘草(炮)  各一

,临睡时温水调下三小

《圣济总录

夜光:治眼目昏暗诸

蜀椒(去目并闭,炒出,一斤半捣末)一,甘

菊花(末)一,和,肥地黄十五,切捣,绞

取汁九斗,将药末拌,令,暴稍,入盘

摊暴四日内取,候得所即,勿大,入

炼蜜二,同捣数千,梧,每服三,空

午熟水

《圣济总录

杞菊地黄:治肝肾不,虚火上,目赤肿,久视昏,迎风流,怕日羞,头晕盗,潮热足

枸杞子  甘菊花  熟地黄  山萸肉  怀山药

白茯苓  牡丹皮  泽泻 

《医级

治阴虚目:配枸杞 

《得配本草

菊睛:治肝肾不,眼目昏

甘菊花四,巴戟(去心)一,苁蓉(酒,去

,焙)二两  枸杞三两  ,蜜

,每30-50盐汤,食前

《局方

菊花甘草:治病后生

白菊花四两  甘草四

《外科十法

气虚胃,食少泄泻之,慎

菊花

治疔,痈,头,目,泪,去烦

《日华子本草

《本草求原,平肝

常用分量:9-15g

菊花

清肝明

治头风眩,目

《本草求原清肝胆,益肝,明目去

《得配本草,熏洗女人阴

常用分量:6-12g

菊苗:清目宁

甘菊新长嫩头丛生,洗净细切入盐同米煮粥

《遵生八笺

 

3.谷精草

祛风散,眩目退

治目,雀,头,齿,喉,鼻

《纲目治头,目盲翳,痘后生,止

常用分量:4.59g

风热目,或夜晚视物不

谷精草一~二两  鸭肝一~二具(如,用白豆腐)

酌加开水炖一小,饭后,日

《福建民间草药

目中翳

谷精草  防风等分  ,米汤饮服

《本草纲目

小儿痘疹眼中生

谷精草一两  生蛤粉五分  黑豉二钱 

白芍三钱(酒微炒)为细,猪肝一叶以竹刀批作片

掺药末在,以草绳缚,磁器内慢火煮,令

儿食,不拘,连汁,服至一~二个

《摄生众妙方

偏正头痛

谷精草一,为

用白面调摊纸,贴痛,干又

《姚僧坦集验方

血虚病目者禁

 

4.赤芍药

,微小肠

有小,对胃尤,肠次

李时:小

《别录:有小

清热解,活血祛

行瘀止,凉,消,益,缓,利尿,下,散血,止腹,蚀

宣通脏腑郁,退热除,泻

通顺血,除血,破坚积寒热疝,散作痛之,通月经去肠胃湿热利膀胱大小肠及小便,消痈,除中恶腹疗目,散恶,破

治风补,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

治肺邪,腹中绞,血气积

《日华子本草治头,明,目,胬,痔,发

《本草经疏,主破,主通,专入肝家血,故主邪气腹血瘀则发寒,行血则寒热自,血痹疝瘕皆血凝滞而,破凝滞之,则痹和而疝瘕自凉肝故通顺血,散恶,逐贼,营气不和则逆于肉里结为痈肿行血凉,则痈肿自酸寒凉,故治目

《药品化义味苦能,带酸入,专泻肝清热凉,治暴赤,善行血,消瘀通,解热,祛内停之湿,利水通便

《本草汇言泻肝,消积,散疮治目赤肿,血脉缠,痈肿溃,疮疹痛

《本草要略泻肝家

《萃金裘本草述录利湿,利大小便,散瘀,解烦

《本草求真白者敛阴益,主,无;赤者散邪行,凉血逐

常用分量:4.59g

菊花通圣:风热目赤肿,肝

赤芍  菊花  滑石

《证治准绳

柴胡:眼弦迎风赤

赤芍  柴胡  防风

《审视瑶函

汤泡:肝经不,受客热风壅上,眼目赤,睛疼睑烂怕日羞明夜卧多,时行暴,两太阳穴,头旋昏,视物不,渐生翳

赤芍  当归(焙)  黄连(去须)  等分捣罗为

每用二,极滚汤,乘热熏,冷却再温

一日,以瘥为

《局方

补虚:肝肾虚目,耳

赤芍一分  木香五钱  黄连(去须)五厘  粗捣

每服三,水一,煎至六,温

《圣济总录》

《本草经集注恶石,畏鳖

《本草经疏凡一切血虚,泄,产后恶露已,痈疽已,并不宜

《本草衍义血虚寒,禁此一

血虚无瘀之症慎

 

5.白芍药

养血柔,缓中止,敛阴收汗涤除血痹破坚积疝,利小便,酸敛降,收而行

白补而赤,白伏而赤白者制肝补,陡健脾;赤者调胃行,大利肝

主邪气入,闭拒成,力能从中开,逐邪外

酸寒收,酸苦泄,安脾,收胃气理中气敛逆,和血,固腠

治脾虚中,心下,胁下,善,肺急胀逆喘,治风退热除,止下痢腹痛后重(收阴,除虚热疗血虚腹,肝血不

治血海而入于九地之,后至厥阴,去土中之,引药入脾阴而助生化之合甘,泻脾,补

芍药甘补脾,和胃,治久年之消

治胸腹胁肋疼,泻痢腹,自汗盗,阴虚发,月经不,崩,带

《本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治寒热疝,止,利尿,益

《别录通顺血,缓,散恶,逐贼,去水,利膀大小,消痈

《药性论治肺邪,血气积,通宣脏腑郁,强五,补肾,消瘀,能蚀

《日华子本草治风补,退热除,益,头,明,目,胬,发,疥

《医学启源安脾,收胃,固腠,泻,安脾,和

王好:理中,心下,善,胁下,目,肝血不

《滇南本草泻脾,止腹,收肝气逆,调养心脾肝经,舒经降,止肝气

《本草崇原芍药禀木气而治肝禀火气而治心故除血坚积为,或疝或,芍药能调血中之,故皆治肝主疏,故利小便

《玉楸药解酸寒入,专清风,而敛疏,故善治厥阴木郁风动之肝胆表里同,下清风,上清相,并有捷,然能泄肝胆风,亦伐脾胃之

《本草求真气之盛,必赖酸为之,故白芍号为敛肝之,收肝之,而令气不妄行

《本草正义益太阴之脾阴而收涣散之火气亦补益肝,而安靖甲乙之横

成无己谓益阴养,滋润肝,皆用白;活血行,宣化疡,皆用赤

《本草正白者味,补性,故入血,补血热之,泻肝火之,退虚热缓之消诸症之因热而致者为止血虚之腹,敛血虚之发,安胎热之不

《本草经疏白芍味酸,专入脾经血,能泻肝家火,故其所主收而脾虚则目,得补则涩肝家无,则肝血自

成无己《注解伤寒论》芍药之酸,敛津液而益芍药之,收阴气而泄邪

贾所学《药品化义》白芍药微寒能补,略酸能收因酸走,暂用之生肝性欲散恶,又取酸以抑故谓白芍能补复能,专行血,女人调经胎,男子一切肝,悉宜用之调和血

苏廷琬《药义明辨》白芍药味酸气微寒主收脾之阴,泻肝之阳大凡阴能育乎阳而郁,以升阳为,此味在所;若阴不能育乎阳而阳亢,以收阴为,此味不可

张山雷《本草正义》肝禀刚强之,非藉阴液以涵濡,则暴戾恣,一发而不可,当其冲,厥惟脾胃先蒙其仲圣以芍药治腹,一以益脾阴而摄纳至阴耗散之,一以养肝阴而柔刚木桀骜之,与行气之,直折肝家悍气,截然两此泻肝与柔肝之补血养肝脾真,而收摄脾气之散,肝气之恣,则白芍,逐血导瘀破积泄,则芍药

蒋溶《萃金裘本草述录阴虚阳亢者则用白,取其收阴和阳以补;阴实而阳郁者则用芍,取其升阴导阳以泻

《本草纲目白芍药益,能于土中泻;赤芍药散,能行血中之

《得配本草多用伐,炒用敛

《药性切用泻火生,敛阴炒

《药品化义伐肝生,补行经酒,入脾肺炒

《本草求原生用攻,醋炒入肝活,酒浸蒸升阳行,酒炒焦则避泄

平肝阳宜生,养肝柔肝宜炒

常用分量:612g,大量可1530g

泻肝:积热不,目赤肿,或生翳

白芍  柴胡  决明子  青葙子

《圣济总录

《本草经集注恶石畏别,反藜

《本草衍义血虚寒,禁此一古人有言:减芍药以避中,诚不可

气虚寒者避

《本草经疏:凡中寒腹,中寒作,腹中冷,肠胃中觉冷等,忌

《本草正脾气寒而痞满难化,忌

《药品化义疹子忌

《得配本草脾气虚下痢纯,三者禁

 

6.桑白皮

泻肺平,行水消

治肺热喘,吐,水,脚,小便不

《本经主伤,五劳久极羸,崩中脉,补虚益

《药性论治肺气喘,水气浮,主伤,利水,消水,虚劳客,头,内外不

:下一切风气及水

《纲目,降,散

《本草求原治脚气痹,目,黄,通二便,治尿

《贵州民间方药集治风湿麻

常用分量:612g

肺虚无,小便多及风寒咳,忌

桑柴灰(桑霜):

治水,金疮出,目赤肿,噎食积

,钻筋透,抽疔拔

神锦:治目赤昏涩肿

桑柴灰一两  黄连五钱  为末

每用一小匙沸汤,澄清淀

《圣济总录

洗目赤

桑柴灰(或取东引桑根带皮煅,亦可)配川

《得配本草》

 

7.穿心莲(一见喜)

清热解,凉血消,消,止

治急性菌,胃肠,感,流,胆囊,高血,口咽肿

《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治结合膜

常用分量:69g

高血压(充血型):

穿心莲叶5-7  泡服一日数

《江西草药

 

8.羊蹄草

大肠

,利,凉,解,消,止,止

功用同蒲公

《广西中草药

治痢,腹,便,水,肠,聤,目,喉,瘀,疥疮及

《疮疡外用本草能溶解皮肤角,有抗杀真菌的作

常用分量:1524g;鲜品3060g

治眼结膜:抗菌消

煎汤五~八,鲜者一~二

风热翳

野芥兰四两  梅片一分  共捣,敷眼眶四

不宜多,令人下

 

9.大青叶

,大

清热解,凉,抗,抑,化

解退感染性疾患的高热效果较增加胆汁之分,作用明

常用分量:915g

治腮腺

大青叶五钱  黄芩二~三钱 

板蓝根三钱  元参三~四

焦树德方

非热,禁

 

熄风降压药

 

1.夏枯草

,微《滇南本草》味,微,性微陈士:味,气,曰寒者

清肝明,散结解,降低血

张山雷《本草正义》以宣通泄化见,必具有温化之,方能消释坚,疏通塞,不当有寒凉之作

用于目赤肿,羞明流,头痛眩

夏枯草味辛能,苦寒泄,善泄肝胆郁,平降肝,故可用于肝火上炎或肝阳上亢之目赤肿头痛眩晕等,常配菊石决明,以清热平

若风温上,或风热偏,《临症指南医案》配桑草决明等疏风散清肝明

若肝郁化火者配香附加强解气散火结之,如《简要济众方》补肝

若阴虚血,至夜目珠痛,《张氏医通》配当归白芍地黄等滋阴养,亦可加枸石斛等养肝明目之

治瘰,瘿,乳,乳,目珠夜,羞明流,头目眩,耳,口眼歪,筋骨疼,肺结,急黄型传染性肝,血,带

黄凯钧《药品小笼》苦,散肝经郁

《本草衍义补遗补养血

《滇南本草祛肝,行经,行肝,开肝,治目珠胀散瘰周身结手足筋骨周身酸

《生草药性备要去痰消,清上补,去眼,止

朱震:有补养厥阴血脉之

《纲目黎居士《易简方,夏枯草治目,用沙糖水浸一夜,取其能解内,缓肝火

楼全善:治目珠疼至夜则甚,神或用苦寒药点之反甚,亦神夏枯草禀纯阳之,补厥阴血,故治此如,以阳治阴

《本草通玄补养厥阴血,又疏通结,目,瘰疬皆系肝,故建神

《眼科全书补肝散,清元阳热,去风退,止,明目行

《得配本草解阴中郁结之,通血脉凝滞之

《现代实用中药为利尿治高血,使持久地下

《本草崇原夏枯草感一阳而,能使水气上行环

张山:目珠系于厥,夜甚而遇寒药反,是厥阴之火郁窒不,自不宜直折以寒,反致遏抑愈夏枯草能疏通肝胆之,木郁达,亦以禀纯阳之气而散阴中结滞之热

朱丹溪《丹溪心法》大能散结,而有补养血脉之能退寒,虚者尽可倚

《纲目解内,缓肝

《重庆堂随笔微辛而甘故散结之中兼有和阳养阴之,失血后不寐者服之即

《本草求真一切热郁肝经之,治无不,以其得借解散之功

常用分量:915g

补肝:治肝虚眼睛,冷泪不止筋脉痛及羞明怕

夏枯草五钱  香附子一两  共为末 

每一钱  腊茶调,无

《简要济众方

补肝:治同

夏枯草十两(切,酒,蒸晒三次)  甘菊花

草决明  各二两  密蒙花三两  枸杞五两 

炼蜜早晚食前服三

《本草汇言

肝虚目珠,至夜疼痛久血

夏枯草花一两  香附二两(童便浸)  甘草三钱

当归六钱  白芍四钱  生地一两  黄芪二两 

每服五,入芽茶一,煎

《张氏医通

口眼歪

夏枯草三钱  胆南星五分  防风一钱 

双钩藤一钱  ,点水酒临睡时

《滇南本草

头目晕

夏枯草二两  配冰糖五钱  开水冲,饭后

《闽东本草

羊痫,高血

鲜草三两  冬蜜一两  开水冲

《闽东本草

急性扁桃体,咽喉疼

鲜草二~三两 

《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

治肝气胀

夏枯草一两 

《吉人集验方

《本草通玄久用亦须防伤,与术同,方可久服无

脾胃虚弱者慎

《得配本草气虚者禁

 

2.钩藤

清热平,熄风定

治小儿痫瘈,头晕目,血压偏,子,平肝,除心,舒筋除,下气宽

《本草述治中风瘫,口眼喎斜及手足走注疼,肢节挛,远年痛风瘫,筋脉拘急作痛不已

《本草新编去风甚,风火之,多因于肾水不,以致木燥火,于补阴药,少用钩藤则风火易散倘全不补,纯用之以祛风散,则风不能,而火且愈炽

常用分量:312g,入煎剂宜后下

《本草新编最能盗,虚者勿

《本草从新无火者勿

 

3.石决明(千里光)

平肝潜,除热明肉亦治

治风阳上,头,眩,骨蒸劳,青盲内

《别录主目障翳,青

《海药本草主青盲内,肝肺风

《本草求原,滋,治痔

《山东中草药手册镇肝明,治眩

《本草经疏,入肉除,所以能主诸目疾

《要药分剂大补肝,肝经不足,断不可

《医学衷中参西录,微,凉肝镇肝之要善治脑中充血作疼作眩,因此证多系肝肝火挟血上冲

常用分量:315g,先煎

石决明:治风毒气攻入,眼昏暗及头目不

石决明  羌活(去芦头)  草决明  菊花  各一两

甘草五,每服二,食后临卧温

《圣济总录

目生白

石决明六钱  元明粉二钱  大黄一钱半 

菊花  蝉蜕  白蒺藜  各三

《山东中草药手册

石决明:治眼生丁,根脚极,经久不

石决明三分(研末水飞)  乌贼骨五钱 

龙脑一钱  真珠末三钱  琥珀三钱 

,每以铜箸取如大豆,日三度点

《圣惠方

石决明:治眼生外

石决明(煅)  薄荷叶  各一两  蒺藜子(炒去刺)

荆芥穗  各二两  人参五钱(蜜炙) 

置于地上出火,研,食,砂糖冷水调

《经验良方

青盲雀

石决明一两(烧存性)  苍术三两(去皮)为末

每服三,以猪肝披,入末扎,砂罐煮

以气薰,待,食肝及

《眼科龙木论

千里光:治怕日羞

千里光  海金砂  甘草  菊花  等分 

每服八,食后温

《眼科龙木论

 

4.珍珠母

《中国医学大辞典兼入,与石决明但入肝经者不,故涉神志病,非此不

,潜,定,止

治头眩耳鸣,心,胸腹胀,妇女血热,血崩,失眠,癫狂,惊痫,吐血,衄血

《中国医学大辞典滋肝,清肝

《饮片新参平肝潜,安神,定,消热,眼

常用分量:930g

晶体混,视神经萎

珍珠母二两  苍术八钱  人参一钱 

《吉林中草药

胃寒者慎

 

5.羚羊角

入厥阴肝经甚,平肝熄,清热镇,解

,益,起,安心,定肝,疗,魇,癫痫狂

治热病神,痉,谵语发,头痛眩痫搐,目赤翳

治一切热毒风攻,湿风注毒伏在骨,中风筋挛骨

去恶血注,热毒血气疝解诸,散,降

同杞,决明,谷精,生,五味子黄柏密蒙,木,女,治肝肾虚热致目昏生

《本经主明,益气起,去恶血注,安心

:主中风筋,附骨疼

《食疗本草主伤寒热毒下,疝

《纲目平肝舒,定风安,散血下,辟恶解,治子痫痉

《本草再新定心,止盗,消水,去瘀,生新,降火下,止渴除

常用分量:13g,宜单煎2小时以上;磨汁或研粉服,每次0.30.6g

血虚筋脉挛,或历节掣

羚羊角磨汁半,以金银花一两半煎汤一碗

《续青囊方

羚羊角:治心肺风热冲,生胬

羚羊角(镑)  黄芩(去黑心)  柴胡(去苗) 

升麻  各三,甘草一两  粗捣,每服五小

水一盏半煎至一,食后

《圣济总录

羚羊角:治眼卒生白翳

羚羊角屑五钱  泽泻五钱  甘菊花一两  玉竹五钱

菟丝子五钱(酒浸三,晒,捣末) 

每服三,不计时温

《圣惠方

:入厥,伐生生之,不宜久

 

6.象牙粉

清热镇,解毒生

含磷酸钙(57-60%),牙基质(40-43%),少量脂,有机

治痫病,骨蒸痰,痈肿疮,痔,小便不

常用分量:1.53g

 

7.龟板

养阴潜,补,健补心,补,养通任,使会,阴中有

主阴血不,续筋,补心,去瘀血止血痢破癥,痎,去湿痹四肢重弱及血麻,除,心腹,骨中寒

治肾阴不,骨蒸劳,吐,久,腰痛骨,阴虚风,痔

破癥瘕去瘀血治脱,阴虚血热之,女子漏下赤

常用分量:924g

恶沙

虚而无热者不

孕妇或胃有寒湿者忌

 

8.鳖甲

含动物角蛋维生素D

润下益,养阴清,平肝熄,软坚散,下

清肝益肾以除胆血分之气

治劳热骨,阴虚风,老疟疟母癥瘕痃癖经闭经,小儿

治小儿,去瘜肉阴,痔核恶,小便不

益阴补,除老疟疟疗劳瘦骨,骨节间劳,结实壅

除心腹癥,坚积寒,血瘕腰,劳女劳

《本草衍义拾遗补阴补

《本草汇言禀至阴之,入,统主厥阴血分为

常用分量:924g,捣碎,先煎

《本经逢原滋肝经之,然究竟是削肝之,伐肝破

《本经逢原肝虚无,禁

《得配本草冷劳癥瘕人不宜,血燥者禁

虚劳多用,但勿过

脾胃阳,食减便,慎

妊娠禁

阴虚胃弱泄,产后泄,饮食不,不思,呕,咸忌

,凉,补

治伤中益,补不,去血

常用分量:250g

 

9.龙齿

系动物的牙齿化,色青灰者,黄白者

镇静安,除烦,平肝潜

含碳酸磷酸硫酸盐

钙盐吸收后促进血液凝,降低血管壁的通透,抑制骨骼肌的兴

痫癫,烦热不,心悸易,失眠多

治视神经脊髓炎之头,视物有跳感

《卫生宝鉴龙齿安

常用分量:915g

 

10.龙骨

大肠

《别录,无

《医林纂要·药性》甘,微

《医学衷中参西录,微

镇心安,平肝潜,收涩固,止,敛

主治心悸怔,失眠健痫癲,头晕目,自汗盗,遗精遗尿,崩漏带,久泻久

龙骨外,或兼内,可治溃疡久不收,湿,水火烫伤等,皆取其收敛止收湿敛疮之

龙骨为重镇之,主入心肝二,能定心安,定

小儿心肝二脏虚则发,热则发气入,则心腹烦,敛摄二经之神气而平,以清其,则热气,而痫及心腹腔烦满皆自除

肝气贼,脾主四,故四肢痿肝宁则热退,而脾亦获,故主之

,心之液,心气不收则汗肾三经,则神魂不安而自,收敛三经之神气则神魂自安气得归,升降利而喘息自,汗自止

肝主,肝气独,则善恚,魂返乎,则恚怒自

小肠为心之,膀胱为肾之二经之气虚,则小便多而不脏气敛则腑亦随,故能缩小便及止梦寐泄,小便泄精兼主溺血

主养精,定魂,安五脏,乃收摄神,闭涩精气之极功

龙骨涩可去,为收敛固涩之要

《别录,养精,定魂,安五白龙骨疗梦寐泄,小便泄

《药性论逐邪,安心

《珍珠囊固大肠

《本草经百种录龙骨最粘,能收敛正凡心神耗,肠胃滑脱之,皆能已,且敛正,而不敛邪,所以仲景于伤寒之邪气未尽者亦用

《医学衷中参西录质最粘,具有翕收之,故能收敛元,镇安精,固涩滑其味微,收敛之,仍有开通之

《本草经读》痰,水,随火而龙骨能引逆上之,泛滥之,而归其若与牡蛎同,为治痰之神

《日华子本草,涩肠,止泻,渴,渴,肠风下,鼻,吐

《本草衍义治精滑及大肠滑不可缺

《纲目益肾镇,收湿气脱,生肌敛

《医林纂要·药性补心益,敛散泻,固精宁,解毒辟

《医学衷中参西录善利,治肺中痰饮咳,咳逆上

《本草纲目涩可固脱故成氏云龙骨能收敛浮越之正,固大肠而镇,又主带脉为

《得配本草合牡蛎,扑阴汗湿

陈修:能敛火安,逐痰降,固为痫颠痉之圣

缪希:咳逆,阳虚而气不归元气得敛摄而归,则咳逆自其性涩以止,故能止泄痢脓血因于大肠虚而久不得止及女子漏下

用于肝阳上,或肝风内动治肝阴不,阴虚阳,头痛眩,耳鸣目,心烦易,口眼歪,半身不,常配牡代赭怀牛膝等以平肝潜,滋阴熄,如《医学衷中参西录》之建瓴,镇肝熄风

治自汗盗汗或大汗虚,常与牡蛎同

阳虚自,配黄

阴虚盗,配生

汗出亡,肢冷脉,配人,以补气回阳救

汗出亡,汗粘,脉细,配人五味,以益气,敛汗固

尿,配金樱桑螵蛸

精滑不,腰酸耳,配沙蒺,如《医方集解》金锁固精

肾阳,精关不,虚劳梦,配温补肾阳之韭菜,或鹿角霜同

平肝宜生,收涩敛疮宜煅

常用分量:915g

建瓴:治肝阳上亢之头目眩,耳鸣目,心悸健,失眠多,脉弦硬而

生龙骨  生牡蛎  代赭石  各八钱(均先煎)

生地六钱  怀牛膝  生山药各一两 

白芍  柏子仁各四钱  铁锈水煎

《医学衷中参西录

镇肝熄风:治内风,其脉弦长有,或上盛下,头目时常眩,脑疼发,目胀耳,或口眼歪,或眩晕颠仆昏不知,或偏

怀牛膝  生赭石(轧油)各一

生龙骨  生牡蛎  生龟版  生杭芍  元参 

天冬各五钱  川楝子  生麦芽  茵陈各二钱 

甘草一钱半 

《医学衷中参西录

治目卒生珠

龙骨一两  捣罗为,每点少许珠管上日三

《圣济总录

治心虚盗

煅龙骨五钱  茯苓二两  人参六钱  莲肉三两 

麦冬四捣烂成膏为丸梧子,早晚各服三

《方脉正宗

治汤火

龙骨  生石膏  大黄  儿茶各等,研极细,冷茶

水调稀稠,敷患,后用纱布盖,每隔日换药一

1957.4《中医杂志》

《本草经集注畏石

《药性论

缪希:凡泄痢肠辟及女子漏下崩,溺血等,皆血热积滞为,法当通利疏,不可使用止涩之,恐积滞瘀血在,反能为害

惟久痢虚脱,在所不

《本草经疏

张石:非久痢虚脱,切勿妄

湿热积滞,慎

火盛失精者误,多致溺赤涩,精愈不能收

《本经逢原

 

11.磁石

,微

平肝潜,纳气平,镇,聪耳明

益肾之气以疗,上通耳目之窍以益聪

,阴中之阳肾气,是以更疗风盖肾乃肝之化,肾气虚而肝亦因风属,肝之气,故曰风

填精,治肾耳聋目

治头目眩,耳鸣耳,虚,怔

用于肝肾不虚阳上亢之,能潜降上亢之肝,为治阴虚阳头晕目眩所常,配白天麻,以滋阴潜,平肝熄,如《医醇賸义》滋生潜阳

用于肾虚耳,同猪肾煮,如《圣惠方》磁石肾若温热病,肾虚精亏而致,配熟石菖五味,以滋阴益,如《重订广温热论》耳聋左慈

用于心神不,与朱砂同用更,亦常配茯神酸枣仁远志等以养心安;小儿悸用,可安神镇,如《圣济总录》以“磁石炼水饮”

用于肾不纳气上气喘逆可镇慑肾虚不纳之,配熟胡桃五味

《本草衍义养益肾,补填精,肾虚耳聋目昏皆用

《本经主周痹风湿,肢节中,不可持,洗洗酸,除大热烦满及耳

《别录养肾,强骨,益精除,通关,消痈,颈核喉,小儿炼水饮,亦令人有

《日华子本草治眼,筋骨羸,补五劳七,除烦,消肿

《纲目明目聪,止金疮

《本草从新治恐怯怔

《本草求原治瞳神散大及内

《本草便读纳气平

《增订治疗汇要

《药性论补男子肾虚风,身,腰中不,加而用

《纲目,镇养真,使神水不外

《得宜本草得熟山萸,治耳

《得配本草得朱砂神曲交心,治目昏内得人,治阳事不

《玉楸药解治阳,敛,止

《本草经疏应是辛咸微温之能入,养肾,故能强骨益诸石药皆有,且不宜久独磁石性禀冲,无猛悍之,更有补肾益精之

陈士铎《本草新编:磁石能治喉痛,以喉乃足少少阴二阴之虚火上冲磁石咸以入,其性重坠而下,则火归,以归于,而上痛自

薛宜生《本草汇言:磁石色黑而法,故能养肾而强骨益,镇重以象,故能平肝而主风湿痛,善通肢节者此药色黑味,体重而,有润下以制阳光之

徐大椿《药性切用:引肺金之气入,而补肾益,镇坠虚,为阴虚火炎镇坠之专

《纲目:磁石治肾家诸,而通耳明一士子频病,渐觉昏暗生,时珍用东垣羌活胜风汤加减法与,而以磁朱丸佐,两月遂如盖磁石入肾镇养真精使神水不外,朱砂入,镇养心,使邪火不上,而佐以神曲消化滞,生熟并,温养脾胃发生之方见孙真《千金方神曲

常用分量:930g,先煎

神曲:用于肾水不,耳目昏,治肾虚内,视物模,明,益眼,百岁可读细

神曲四两  磁石二两  光明砂一

共末,炼蜜为,梧桐子每服三,日

《千金方

磁石:治补肝肾,止冷,散黑

磁石一两(,醋炙)  菖蒲  川乌(,去

尖)  巴戟  黄芪  苁蓉  元参  各等,为末蜜

梧子,每服二十,盐酒汤,空心

《卫生聚宝方

《本草经注柴胡为之使恶牡

《本草从新重镇伤,可暂用而不可

脾胃虚,不宜多

 

祛风通络药

 

1.桑寄生

补肝,强筋,除风湿,通经,益,安

治腰膝酸,筋骨痿,偏枯脚气风寒湿痹胎漏血

《本经主腰,小儿背,痈,充肌,坚发齿,长须

《别录,内伤不,下乳

《日华子本草助筋,益血

《生草药性备要消热滋补,养血散,舒筋活

《医林纂要坚肾泻

《本草再新补气温,治阴,壮阳道利骨节通经,补血和,安胎定

《药材学治动脉硬化性高血

《辽宁经济植物志治郁血性肾,咯血瘰疬月经困,心脏诸病及早期肺

《湖南药物志治肝风昏,四肢麻,酸,内伤咳,小儿抽

《广西药植名录,清,祛,顺

《本草经疏主血虚有热诸,兼祛湿疗

《本草求真补肾补血要

常用分量:915g

 

2.牛膝

《本草正,气微性降而,阴

主腰膝酸,下肢痿,血滞经闭跌打损伤痈肿恶,咽喉肿

生用散瘀,消痈

补肝,强筋,活血通,引血(火)下,能引诸药下,利尿通,滑利之

所主皆气血壅滞之入肝行,故堕

治脑中痛(多阳邪上升),使之下行为,气火自

《本草经疏味厚气,走而能,性善下,故入肝

《医学衷中参西录善引气血下,并引浮越之火下

张景:其性下走如,故能通经,破血

《本经逢原专司疏,无固益之

《本经主寒湿痿,四肢拘,膝痛不可屈,逐血,伤热火,堕

《别录疗伤中少,男子阴,老人失,补中续

《本草正同麝香,堕胎尤

《成方便读领苍黄柏入下焦而祛湿

《医学衷中参西录用以治脑充血,伍以赭牡蛎诸重坠收敛之,莫不随手奏

常用分量:4.59g

消渴不,下元虚

牛膝五两(锉末)  生地黄汁,昼晒夜

汁尽为度蜜,桐子,空心温酒下十三

《经验后方

高血

牛膝  生地各15g  茺蔚菊花各9g

《新疆中草药

补肝,健腰,壮筋,逐瘀,活滞

《医学衷中参西录张锡:原为补益之,而善引气血下,是以用药欲其下行,恒以之为引故善治肾虚腰疼腿,或膝疼不能屈,或腿痿不能任,兼治女子月闭血,催生下,又善治淋,通利小便,此皆其力善下行之效

《本草述钩元君当,能下死;加朴,立下胞君青枸杞熬,治妇人血虚发,内热口干舌

肖京《药性微蕴》赋性苦,专泄而不专,力优于破瘀,……治实证者宜若云,愚以为不然若肝血,肾精,而筋骨自,此病从内,勤峻,犹嫌不,岂可用牛膝而益虚其虚

张石顽《本经逢原》性滑利,消血解专司疏,而无固益之世俗妄谓益,而培养下元药中往往用,与延盗入室何

苏廷琬《药义明辨》其性径直能下,使血中所着之气化而血亦夫生则能,化即能,故既曰去恶,又曰补肝,不得以破血散气之例视之

张山雷《本草正义》乃流利疏通之,古人称其治痹,起痿,乃指湿热壅积者言疏通而宣导,则湿热去而痿废,且下降滑泄之,气味必偏于寒,苟非湿火郁,岂宜妄用虽曰以通为,湿热除则真阴究竟祛邪之,与养正之,必不可混而为此手头极熟之,最易误,不可不

《本草经集注恶龟

《药性论忌牛

《本草汇言误用伤血堕胃寒脾泄者勿

《本草从新气虚下,因而腿膝肿痛,大

《得配本草中气不,小便自,俱禁

凡中气下,脾虚泄,下元不,梦遗失,月经过多及孕妇均忌

小便自利者忌

 

3.夜交藤

,安,通,祛,活

治失,劳,多,血虚身,痈,瘰

《饮片新参养肝,止虚,安神催

常用分量:612g

 

4.向日葵花盘

陈紫:安五

治头,目,牙,胃腹,利尿,清湿,通,逐,滑胎催,治流

可扩大血,有显著降压作

常用分量:手掌大四分之一,约一寸见方

:花盘煎,炖蛋

 

5.丝瓜络

清热解,凉血活,通经,祛,利尿,消肿祛

治热,肺热咳胸肋胀,乳汁不

常用分量:4.59g

 

6.防风

,性微归膀

袪风解,胜湿止,解,止,散肝舒,升散脾胃伏

治外感风,头痛身,风寒湿痹骨节酸痛腹痛泄,肠风下,破伤,风疹瘙,疮疡初

《本经主大风头眩,恶,风,目盲无所,风行周,骨节疼

《日华子本草治三十六般,风赤,止

《医学启源疗风通,泻肺,散头目中滞,除上焦风邪之仙药

《兰室秘藏为能散,去上部风

《长沙药解行经,逐湿,通关,止疼,舒筋,伸急,活肢,起瘫,清赤,收冷,敛自,断漏

常用分量:4.59g

玉屏风:治自

防风一两  黄芪一两  白术二两  每服三

水一钟,姜三片煎

《丹溪心法

选奇:治眉骨痛不可

炙甘草三钱  羌活三钱  防风三钱  酒黄芩一

每服五,水二,煎至一,去,食后服

《兰室秘藏

散热饮:治眼暴赤暴

防风  羌活  黄芩  黄连各一两  ,食后温

《活法机要》

防风:治头目不,神志不,常服去风明

防风(去芦头)  川芎  香白芷  上各等

为细每服二,荆芥汤调,食

《杨氏家藏方

泻肺:治肝虚雀,恐变成内

防风(去叉)  黄芩(去黑心)  桔梗(炒)  芍药

大黄各一,上锉,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

,入芒硝半字注:一字等于二分半,去滓放

食后临卧

《证治准绳

古防风:治卒中口眼歪,言语蹇,四肢如,别无所

防风三钱  羌活三钱  甘草一分 

入麝一,调

《医学入门

血虚发痉及阴虚火旺者慎

《医学启源误服泻人上焦元

《雷公炮制药性解元气虚者不得概

《本草新编散而不,攻而不,可暂时少用以成,而不可经年频用以助虐

《本草正义凡古人治风诸,皆不能轻用于今时东南之人,以质脆阴,不能胜此燥烈之性

 

7.蚯蚓(地龙)

,平,止,通

解热,行湿,解诸热

治高热狂风抽,风热头痛目赤中风半身不,喘,喉,关节疼,齿,小便不,瘰疬痄腮

治伤寒伏热狂,温病大热狂,小儿热病癫,天行诸,脚,小便不,丹

《纲目主头,风热赤

《山东中草药手册,通,平,降血

常用分量:4.59g

高血

活蚯蚓三至五,放盆内排出污泥后切,鸡蛋二至

,炒熟,隔天吃一,至血压降至正常为

《山东中草药手册

:鸡蛋宜改为鸭蛋)

风赤

地龙十,炙,捣,临卧,以冷茶调下二

《圣惠方

 

清热利湿药

 

1.白毛藤(鲜白英)

,有小

清热利湿,祛,解,杀,利水通关节消痰去

治疟,黄,水,淋,风湿关节,丹,疔

去烦,风,解热,活血追风生血止血,疝,理气解

《湖南药物志用于传染性肝炎风痰瘰疬肿痛中耳化,目

常用分量:1524g;鲜品3060g

肝硬化初

鲜白英一~三两

《福建中草药

小儿肝

鲜白英五

《福建中草药

风火赤

白英鲜叶捣,调人乳敷眼

《福建中草药

过量服,会引起咽喉灼热感及恶瞳孔散大等中毒反

体虚无湿热者忌

毛藤果(白毛藤果实):

治目,牙

《四川中药志治虫

《重庆草药治眼,见风流,白雾遮瞳及痘风

风热上,目赤头,眼花面

毛藤果(焙)  甘草(炙)  菊花(焙)  各一

,每服二,服时温水

《圣济总录

 

2.酢浆草

清热利湿,凉血散,消肿解

治泄,黄,淋,赤白带,麻疹吐血咽喉肿,疔,痔,脱,跌打损,汤火

《医林纂要补肺泻,除热,去瘀,敛

《陆川本草消肿止,去腐

常用分量:612g;鲜品3060g

酢浆草三钱 

《湖南药物志

酢浆草  松针  大枣  煎服

传染性肝

酢浆草一两  炖瘦猪肉一两  服一周

 

3.广东金钱草

清热去湿,利尿通淋利胆平肝,清虚,行气活,消积

治尿路感,尿路结,肾炎浮,黄,疳,痈,吐,睾丸,黄疸性肝

常用分量:1530g;鲜品3060g

 

4.地肤子

膀胱

,清热利湿,利小便,祛风止

治疝,风,疮,去皮肤中热

李时:其子微,如初眠的蚕,作药,名益,功能明

《玉楸药解疗头目肿

《本草蒙筌洗眼除热雀目涩

张山:苦寒泄,止有清导湿通泄小便之,断不可拘泥字,认为补益之

常用分量:915g

目痛及视惚中,固有热瞑

取地肤子白汁注目

《僧深集方

地肤子:治雀

地肤子五两  决明子一升  ,米饮和

每食,饮服20-30

《广济方

雀目夜

地肤子五钱  车前子  青葙子  各三钱 

《食物中药与便方

补肝:治肝虚目

地肤子一升(末)  生地五斤(取汁)  ,晒干

,每服以温水调二,日三

《圣惠方

,积年久,有时发

七月取地肤,阴干,方寸

《补缺肘后方

内无湿小便过多者忌

利尿消,清热明

眼为物所,或胬

苗五,净洗取,瓷合中,以铜箸频点目

冬月以干者煮汁点

《圣惠方

 

5.泽泻

小肠

湿

治小便不,水肿泄,淋浊带,痰饮停

治眼睑赤,或眼底水

泄邪火常于补益肝肾剂中稍稍佐,使其补正而无助邪之

泽泻具有利尿降压降低血脂作,常用于治疗高血高血脂及,冠心病

《银海精微入膀,利水通,补阴不,明

《本草蒙筌泽泻多,虽则目,暴服亦能明,其义何益泻伏,去昏,故明;小便,肾气,故目

《药性论主肾虚精自,治五,利膀胱,宣通水

《主治秘要其用有,入肾经一也去旧水养新水二利小便三消肿疮四

《纲目渗湿,行痰,止呕

李东:去脬中留,心下水

《本草再新泻肾经之邪,利下焦之湿,化痰理,治便血溺,崩

《纲目脾胃有湿,则头重而目昏耳泽泻渗去其湿,则热亦随,而土气得,清气上,天气明,故泽泻有养五益气治头旋聪耳明目之

《本草通玄盖相火妄动而遗泄,得泽泻清之而精自,气虚下陷而精滑,得泽泻降之而精愈滑

常用分量:612g

治湿热黄,面目身

茵陈  泽泻各一两  滑石三钱  水煎

《千金要方》

泻心:治眼赤疼

甘草二钱  泽泻五钱  黄连五钱  草决明一钱 

共为,每服二,灯心汤调

《丹台玉案

肾虚精滑无湿热者禁

《医学启源无此疾服,令人目

《本草经集注畏海

 

开窍药

 

1.菖蒲

宣五,通九,温肠

开窍益,宽胸豁,去湿解毒芳香逐痰去,镇,健,镇,利尿

常用分量:39g

琥珀杞菊:用于明,角膜溃

杞子  菊花各三钱  琥珀七分(冲)  女贞子四钱

夜明砂三钱  密蒙花三钱  菖蒲一钱

用量一钱半~二钱半  ,不超过一,作引即

《得配本草实心脏所大忌苟非确见心气之,不宜轻用亦不过为诸药之使六分而

 

2.蔓荆子

,微膀胱

含挥发,微量生物,维生素A紫花牡荆素0.01%蔓荆子

气清味,体轻而,上行而,禀阳气以,兼得金化而

主头面风虚之疏散风,清利头

凉诸经,益气明,利关节及九

治筋骨间寒,淫痹拘,搜肝,散风

治太阳风头,头沉昏,除昏

治风热感,正偏头,齿,赤,昏暗多,湿痹拘

止目睛内痛目泪出去眩晕瘈,颈项强,腰痛挛,行痹着,耳鼻齿

《本经主筋骨间寒,明,坚齿,利九

《本草经集注主发秃

《别录去长,主风头,脑,目泪;益,令人光泽脂

《药性论治贼,能长髭

《日华子本草利关,治赤,痫

《珍珠囊凉诸经,止头,主目睛内

王好:搜肝

《医林纂要,祛,燥湿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疏风散,平肝止,治眼痛眩,跌打肿

《药品化义所主皆血热风淫所,以此凉,取其气薄主,佐神效黄芪,疏消障,使目复,为肝经胜

《本草新编佐补中药以治头痛最

张寿:其性必,主治皆清泄降火之功治内风升腾之病(用以清降),断非疏散外风之

常用分量:59g

风寒侵,肿痛出,涩胀羞

蔓荆子三钱  荆芥  白蒺藜  各二钱 

柴胡  防风  各一钱  甘草五分

《本草汇言

《本草经集注恶乌

血虚有火之头痛目眩及胃虚,慎

 

去翳药

 

1.木贼

疏风散,解,退,消积,通窍止,明

利湿清,散肝聚郁,疏,退

止痢及妇人月水不,止,止,去风湿,疝,大肠脱,发,平疮疡肿,吐风狂痰

疗肠风下,血,疟,喉,痈,瘰,散火,汗,粉,崩中赤白诸

治鼻衄便,牙痛及五,赤白便,玉茎疼,除湿利尿,浮

治目赤肿,迎风流,翳膜遮,胬肉攀

木贼轻扬升,疏风解,发汗解,可通窍止,疗风热暴目昏暴瘀积胬肉

河北庞赞襄常配蝉,祛风散,疏解玄府郁,治因风热郁闭玄府之内外障眼

《本草逢原专主眼目风,暴,止,取其发散肝胆风邪

《本草求真气不辛,且入足少阳,足厥阴,能于二经血分驱散风,使血上通于,故为去翳明目要然气血亏,则用谷木贼去,又当兼以芍熟地滋补肝,使目得血能若徒用此二味退,则即加以当归补,亦恐气味辛,非其所

《本草正义疗肝胆木邪横逆诸,能消目,破积,皆消磨有余之用,磨擦障,亦含有疏,泄化湿,升散郁火诸

《草木便方,明,利九,治跌,消积,止嗽化

《天宝本草治赤白云,去,清,除湿,通

《嘉佑本草主目,退翳,消积,益肝,明

《银海精微,入肺,去翳,益肝,明目祛,通窍止

《张氏医通胞胀者多属湿,治其湿热为珠胀多属火,治当去火为故治珠,虽挟风,不宜轻用麻木贼之,恐有乌珠胀裂之,不可不

《四川中药志清心,去潮,散云治暴发火,涩,溢泪及目赤肿

常用分量:39g

昏蒙多

木贼草(去节)一,为,和羊肝捣

早晚食后服二,白汤

《方脉正宗

目昏多

木贼(去节)  苍术(泔浸)  各一

,每二,茶调,或蜜

《圣惠方

木贼草  金钱草  四叶草  珍珠草  谷精草 各五钱

《重庆草药

木贼草  煎洗并

《重庆草药

木贼:清热祛风止,疗眼出冷

木贼  苍术  白蒺藜  防风  羌活  川芎  甘草

《济生方

还睛:清热祛,益肾明,疗青,忽然不见

川芎  龙胆草  楮桃儿  木贼 

仙灵脾  甘草  淡竹叶

《普济方

舒肝破瘀通脉:疏风散,退翳,疗暴盲因眼底血管阻塞所致

当归  白芍  丹参  赤芍  银柴胡  茯苓 

白术  羌活  防风  蝉蜕  木贼  甘草

《庞赞襄中医眼科经验

栀子胜奇:疏风散,退翳,疗风热瘀滞所致之胬肉攀赤脉缕

白蒺藜  蝉蜕  谷精草  甘草  川芎  荆芥穗

羌活  密蒙花  木贼  黄芩  草决明  菊花

防风  蔓荆子  山栀子

《原机启微

洗肝:发散肝肺风,退翳明,疗花翳白

当归尾  川芎  防风  苏薄荷  生地  红花  苏木

家菊花  白蒺藜  蝉蜕  羌活  木贼  赤芍  甘草

《审视瑶函

脱肛久年不

木贼烧存,为,掺肛门上按

《三因方

急性黄疸型肝

成人每天鲜草一~二两或干者一,煎代茶

服后尿量增,食欲好,黄疸明显消退

《本草经疏目疾由于怒气及暑热伤,暴赤肿痛,非其所

《本草汇言多服损,不宜久

《本经逢原若久翳及血虚者非所,多用令人目

目障苟其气,皆当审气血虚者慎

 

2.夜明砂

入肝

清热明,散血消

主腹中血,破寒热积治疳积炒服治瘰

治青盲雀,内外障,明

常用分量:39g

明目柏叶:治青

柏叶一两(微炙)  夜明砂一两(术米炒令黄)

,牛胆汁拌,梧,临睡

竹叶汤下二十,五更,粥饮下二十

《圣惠方

内外障

夜明砂,化入猪胆,煮食饮

《仁斋直指方

赤眼成内

夜明砂(洗净)  当归  蝉蜕  木贼(去节) 

各一两  ,黑羊肝四,水煎

,食,热水下五十

《方脉正宗

青盲不

同糯米炒黄一两  柏叶炙一两  ,牛胆汁和

梧子,每夜卧,竹叶汤下二十,至五,米饮

下二十,瘥乃

恶白,白

 

3.蝉蜕

《玉楸药解,气

散风,宣,定

主小儿噤风天,疮疹出不,痘疮作,补风

治头风眩,瘈,目痛目,肿胀昏,内外障

治外感风,咳嗽音,麻疹透发不,风疹瘙,小儿,疔,肿,破伤

《本草衍义治目昏

常用分量:36g

小儿天,头目仰,痰塞内

蝉蜕以浆水煮一,晒干为末每服一匙冷水调

《卫生易简方

蝉菊:治小儿癍疮入,或病后生翳

蝉蜕(洗净)  白菊花  各等,每服二钱 

水一,入蜜少,乳食,量儿大小与

《小儿痘疹方论

五退:治内

蛇蜕  蝉蜕  凤凰退(花鸡卵壳)  人退  蚕蜕 

,不以多,同烧作,研,每服一

热猪肝,日三

《眼科龙木论

目盲障

羚羊角  蒙花  白蒺藜  草决明  木贼  谷精草 

甘菊  夜明砂  生地  黄连 

痘疮血热出不

犀角  生地  紫草  麦冬  连召 

《本草经疏痘疹虚寒证不得

孕妇慎气虚作痒勿

入肝

祛散风

主小儿痫夜,痫绝不能,去壮热癫病寒除风,出疮

:今人只知用,而不知用,何哉

 

缩瞳药

 

1.五味子

收敛固,益气生,宁心安

收敛心,滋,强阴益,收,明,治,收耗散之,缩瞳孔之散

有敛肺止,固精缩尿,涩肠止泻之

主治久咳虚,梦遗滑,尿频遗尿,久泻不,自汗盗,津伤口,心悸失

治虚汗,无论阳虚自,或阴虚自汗配人参麻黄牡蛎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在适当剂量,对不同水平的中枢神经系,均有兴奋作;改善人的智力活,提高工作效率(对需要紧张注意,精细协调的动,及体力运动均有改善作用北五味子加强兴奋过,亦加强抑制过,增大神经过程的灵活促进两种神经过程的相互平,提高大脑皮层的调节作剂量过,则出现保护性抑制乃至中毒现象(运动兴,失,呼吸困难等

2)对呼吸的影:有兴奋作

3)对心血管系统的影:有助于心脏活,强

对不正的血压有调正作对循环衰竭,升高血压作用颇为显

4)对子宫的作:对家兔子宫平滑肌有兴奋作

5)对代谢作:影响糖代,促进肝糖之异,加快肝糖之分,使脑肝及肌肉组织中果糖及葡萄糖的磷酸化过程加

提高血糖及血乳酸的水促进胃肠道吸收P32,并增加其在胰及脑中的蓄增强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暂时),改善机体对糖的利有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作

6)其他作:提高正常人和眼病患者的视力以及扩大视对听力有良好影提高皮肤感受器的辨别调节胃液分,促进胆汁分,镇咳祛

7)北五味子与人参相,具有“适应原”样作,比刺五人参,但毒性亦较能增强机体对非特异性刺激的防御能阻止氢化考的松引起的肾上腺内维生素C含量的下

治肺虚咳,口干作,劳伤羸,久泻久,消水,反

《本经主益,咳逆上,劳伤羸,补不,强,益男子

《别录养五,除,生阴中

《药性论治中下,止呕,补诸虚,令人体悦,除热

《日华子本草,暖水,治,下,消,霍乱转,止,除烦,解酒,壮筋

王好:治喘咳燥,壮水镇

李东:生津止,治泻,补元气不,收耗散之,缩瞳子散

《本草通玄,敛

《医林纂要·药性,除烦,止吐,安梦

《药性切用敛肺滋,专收耗散之,为喘嗽虚乏多汗之专

常用分量:1.56g

烂弦风

五味子  蔓荆子  煎汤频

《续野翁试验方

五味子:肾水枯,口燥舌

五味子一两  黄芪(炒)三两  人参二两 

麦冬一两  炙甘草五钱  每服五,日夜

《外科精要

生脉:夏月伤,或热病后,气阴两,汗多体,气短口,脉来虚

五味子  人参 

《千金要方

玉液:阴虚内,口渴多饮之消渴

五味子  黄芪  山药  知母  天花

《医学衷中参西录

恶玉

内有实,外有表,或咳嗽初,痧疹初发,忌

肝家有动,肺有实,均

 

2.柏子仁

,微膀胱

养心安,敛,润肠通便

,养心,润,疗目,恍惚虚

,失,遗,盗,便

治腰肾中,润肾,老人虚,虚劳吐,遗精白,痿痹挛恐战,胁痛消,盗,关

常用分量:39g

微炒去,已油者勿

便溏及痰多者慎

肾有阳道数举者忌

 

3.乌梅

大肠

,涩,生,镇,祛,消,止,止,安

,抗,抗过

临床应用与五味子略

常用分量:612g

胃酸过多者慎

,热,表邪未散,均不

 

4.酸枣仁

,微

,补,益肝,宁心,敛虚,去筋骨,助阴

专补肝,且可醒,补胆,可温

专入肝胆血,治多眠,疏阴中之壅气以致于阳,其味酸而归于;炒,以治不眠,发阴中之和气以召乎阳,其味酸辛而更归于甘

治心腹寒,邪结气,除四肢酸痛湿,疗心烦不

治虚,颠狂,振颤挛,虚烦健忘消瘅善太,赤白,著痹胁,腰痛咽

治中

治虚烦不悸怔,烦渴虚

《本经主心腹寒,邪结气,四肢酸,湿

《别录主烦心不得,虚汗烦渴补中益肝,坚筋,助阴,令人肥

《药性论主筋骨,炒末作汤服

《本草再新平肝理,润肺养,温中利湿,敛气止,益志定,聪耳明

常用分量:915g

枣仁  茯苓  人参  等分为,每服一,米饮

恶防

《本草经疏脾三经有实邪热者勿,以其收敛故

《得配本草肝旺烦,肝强不,禁

《本草求真性多,滑泄最

实邪郁,滑泄症,均慎凡肝胆脾有实邪而热者勿

 

 

乙、中医眼科酌用药物

 

1.半边莲

小肠

,消,解,止,尤其长于解蛇用于多种癌

治黄,水,臌,泄,痢,肿,伤,风湿性神经,头

《湖南药物志主治抽,目,肝硬变腹

常用分量:915g

时行赤,星

1.鲜半边莲洗,揉碎作一小,塞入鼻,患左眼

塞右,患右眼塞左四小时换一

2.鲜半边莲适,捣,敷眼皮,用纱布盖,一

日二

《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2.地榆

大肠

凉血止,清热解

清泄肝经之郁,使肝气疏

:治胆气不

《本草正清火明,敛盗,疗热

《本草经集注恶麦门

性能伤

常用分量:915g

,水,白,均忌

 

3.紫云英

清热解,祛风明,消,止神经,利尿

治风痰咳,喉,火,疔,带状疱,外伤出,痔

常用分量:1530g

紫云英  捣烂敷

 

4.含羞草

清热安,消,解,止,消

治肠,胃,失,小儿疳,目热肿,深部脓,带状疮

《岭南采药录治眼热作

《南宁市药物志清肝,治小儿疳,肝火上

常用分量:1530g

 

5.鸡冠子

入肝

,止,清风退,止衄敛

治吐,肠风便,淋

《现代实用中药治肝脏病及眼

常用分量:4.59g

 

6.鸡冠花

凉血止,清风退

治痔漏下,赤白下,赤白带,崩

青光

干鸡冠花  干艾根  干牡荆根  各五

《福建中草药

常用分量:612g

 

7.青葙子

祛风,清肝,明目退

治目赤肿,障,视物昏,高血,鼻,皮肤风热瘙痒疥癞疗唇口,五脏邪,除心经火,去风寒湿

《药性论治肝脏热毒冲,赤,青,翳

《日华子本草治五脏邪,益脑,镇,明耳,坚筋

《药性考入肝祛,退障启,除湿清

《滇南本草治泪涩难,白翳遮,花凌青

《纲目,与决明苋实同

《本经逢原治风热目,与决明子同,散厥阴经中血脉之风

《本草正义即鸡冠花之同,苦寒滑,善涤郁,故目科风热肝火诸症统以治

常用分量:915g

风热泪

青葙子五钱  炖鸡肝

《泉州本草

:用鸭肝为宜)

夜盲目

青葙子五钱  乌枣一两  开水冲,饭前

《闽东本草

治视物不

青葙子二钱  夜明砂二钱  蒸猪肝

1960年《四川中药志》

治暴发火,目赤涩

青葙子  黄芩  龙胆草  各三钱  菊花四钱 

生地五钱 

《青岛中草药手册

治虹膜睫状体炎(瞳孔缩小):

青葙子四钱  柴胡  寒水石  各三钱 

刺黄柏二钱  生地五钱 

《新疆中草药

治头昏痛伴眼眉棱骨

青葙子三钱  平顶莲蓬五个 

江西《草药手册》

煮肝:治目生黑,渐成内,开睛偏,风毒攻,肿痛涩,短视倒,雀

独活  青葙子  菊花  各一,为,每服三

羊肝一叶(锉细),淡竹叶数片同,如棕子

黑豆49,米泔一,同,食,空腹

日三

《银海精微

高血压

青葙子一两 

,虚寒火衰,勿

《本草备要瞳孔散大者忌

瞳孔散大青光眼者忌

 

8.青葙花

入肝

清肝凉,明目去,祛风,降血

常用分量:1530g;鲜品3060g

肝热泪

干花五钱至一两 

《福建中草药

视网膜出

青葙花 

《花卉食疗

急性结膜目涩肿

青葙子  黄芩  龙胆草  各三钱 

菊花五钱  生地五钱  

《花卉食疗

瞳孔散大青光眼者忌

虚性目疾忌

 

9.乌豆衣

养血疏

治阴虚烦,盗,眩,头

《纲目生用疗痘疱目

《药材学养血祛,明目益

常用分量:915g

 

10.乌豆花

《纲目治目盲翳

 

11.丝瓜花

清热解,利便,清肺,止烦

治鼻窦,咽,痔

常用分量:69g

 

12.绿豆皮

《纲目解热,退目

《随息居饮食谱清风,去目,化斑,消肿

常用分量:4.512g

 

13.夜关门(千里光)

补肝,益肺,散瘀消

治遗,遗尿,白,哮,胃,劳,小儿疳,跌打损,视力减退,目,乳

《福建民间草药,明,利尿,解

《贵州民间草药治刀,收脱,疗黄,舒筋活

《湖南药物志治疝,祛,杀,收

《闽东本草益肝滋,治夜

常用分量:1530g;鲜品3060g

视力减退

夜关门全草八两  车前草一两半  青葙子  天竺子

当归  各五钱  枸杞根  菟丝子  女贞子  各一两

苏医《中草药手册

肝热迫,赤肿疼

鲜夜关门八钱至一两  酌加冰

冲开,炖一小,饭后,日二

《福建民间草药

 

14.狗尾草

,散,除热去湿,消

治痈,眼赤,疣

《纲目其茎治目,故方士称为光明阿罗汉采茎筒,以治目

《本草从新又名光明,治目,故疣目贯,以茎穿之即

《纲目凡赤眼卷毛倒睫,翻转目,以二茎蘸水戛去恶

《贵州民间方药集治目

《重庆草药治目病流泪起

常用分量:612g;鲜品3060g

远年眼目不

狗尾草研,蒸羊肝

《分类草药性

狗尾草

清肺止,解,通经

治肺热咳,疮

 

15.败酱草

大肠

清热解,排脓破,利水消

治肠,下,赤白带,产后瘀滞腹,目赤肿,痈肿疥,除浮,结,破多年瘀

《日华子本草治赤眼障,胬,破癥,鼻

常用分量:915g;鲜品60120g

障痛并胬肉攀

败酱一握  荆芥  草决明  木贼  各一钱 

白蒺藜一钱,煎

《硕虎斋省医语

《本草正义惟宜于实热之

久病胃虚脾,泄泻不,一切虚寒下虚之,均忌

 

16.苦竹叶

,明,利,解,杀,止消

治烦热不,目,口,失,中风失

《别录疗目,明,利九

《食疗本草去口,目,喑

常用分量:612g

 

17.苦竹沥

大肠

清火消,泻,明目利

《药性论治眼

《日华子本草功同淡

常用分量:冲服:3060g

目赤眦痛如,不得,肝实热所,盛生障

苦竹沥五,黄连二,绵裹入竹沥内浸一宿

点眼数,令热泪

《梅师集验方

 

18.苦丁茶

,大

散风,清头,除烦,活,逐,消,化

治头,齿,目,聤,热病烦渴痢,天行狂

《中国医学大辞典散肝,清头,活血

《四川中药志清热散,治齿,耳,目

常用分量:39g

 

19.胆星

清火化,镇

治中风痰风癫,痰火喘,头风眩

《药品化义专入肝清胆,豁结,大能益肝镇

常用分量:36g

 

20.络石藤

祛风通,止,消

治风湿痹,筋脉拘,喉,吐,跌打损,痈

《纲目主筋骨关节风热痈,变白耐

《要药分剂专于舒筋活

《本草正义苦寒泄

常用分量:612g

 

21.伸筋草(铺地蜈蚣)

祛风湿,舒筋,活血止

治风湿拘疼麻,肝,痢,风,赤,便,跌打损

《福建民间草药利尿清,消炎去湿治肝,黄,痢

《陆川本草清肝明目,解,止治风火眼,鸡

《南宁市药物志祛瘀生

《江西中药舒筋活,利尿止用于风湿关节,风疹,黄,便

常用分量:312g

铺地蜈蚣一~二,每日1-2

《福建民间草药

孕妇忌

 

22.夏天无

祛风除湿,舒筋通,降压镇,行气止,活血去

治高血,偏,风湿性关节,坐骨神经,小儿麻痹后遗,腰肌劳

常用分量:612g,研末分3次服

高血脑栓塞所致之偏

鲜夏天无捣,每次大者4-5小者8-9

每日一至三,开水送3-12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高血

夏天无研,冲,每次24g

夏天无  钩藤  桑白皮  夏枯草

江西《中草药学》

夏天无眼药:通络活,解除眼睫肌痉,治青少年近视

1982年《江西省药品标准》

 

23.积雪草

清热利湿,消肿解

治痧气腹,暑,湿热黄,砂,咳,目,喉肿风,疔痈肿,跌打损,瘰疬鼠,热肿丹,传染性肝

《纲目研汁点暴赤

《广东中药治肝肿,肋膜

常用分量:1530g;鲜品加倍

肝脏肿

崩大,每次八两一,煎

《岭南草药志

目赤肿

鲜草捣敷寸口,或捣烂绞汁点,日

《江西民间草药

麦粒

鲜草洗净捣,掺红糖敷

《泉州本草

虚寒者不

 

24.胡黄连

大肠

湿

治疳,泻,劳热骨,自,盗,吐,火,痔,疮

《药品化义独入血分而清

《本经逢原同鸡肝治小儿疳

《本草正义与川连同惟沉降之性尤,故清导下焦湿,其力愈,其效较川连为苦降直,导热下,最为速

常用分量:1.59g

婴儿赤

茶调其,涂手足

《济急仙方

《本草经疏气味苦寒之,设使阴血太,真精耗竭而胃气脾阴俱弱,虽见如上诸,亦勿轻即用,亦须健脾安胃等药同,乃可无,慎

脾胃虚弱者慎

 

25.小蓟

凉血去,止,清,降,消,疏风豁

治黄,肝,肾,除风,去痈

不宜久五沸即

常用分量:4.59g;鲜品3060g

不利于气脾弱泄血虚极之

 

26.荠菜

,利,止,明

治痢,水,淋浊吐,目赤疼

《别录利肝,和

《千金食治根主目涩

《日用本草凉肝明

《纲目,明

《现代实用中药,治头,目痛或视网膜出

《陆川本草消肿解,治疮,赤

常用分量:915g;鲜品3060g

暴赤,疼痛碜

荠菜根捣绞取,点

《圣惠方

眼生翳

荠菜不拘多,洗净焙,碾末细,夜卧

先洗净,挑半米,安两大眦,涩痛莫

《圣济总录

高血压眼底出

荠菜花  墨旱莲  各五钱 

姜卿云编《食治本草》

 

27.荠菜子

去风明

治目,青,障

《别录主明,目

《药性论主青盲病不

《食性本草,明目去障,解,久食视物鲜

常用分量:915g

 

28.凌霄花

凉血去

治血滞经,癥,血热风,酒渣

《医林纂要缓肝,泻肝治肝风巅顶

《本草衍义补遗治血中痛之要,且补阴甚

《纲目去血伏,故主产乳崩漏诸疾及血热生风之证

《本草经疏入肝行血之峻

《本草述入血而散热

常用分量:59g

气血虚弱及孕妇忌

 

29.萝芙木

清风,降肝,消肿

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高血压头痛眩,痧症腹痛吐,风痒疮,清,治头

《广西中药志泻肝降,治高血,头,风热痧

常用分量:1530g

高血

萝芙木根一两  煨水

《贵州草药

高血,头,失,眩,高,胆囊,跌打损伤及毒蛇咬

萝芙木根二~三钱 

《云南中草药

,气血虚寒,均忌

 

30.野菊花

疏风清,消肿解,散气破

用于疔疮痈,目赤肿,头痛眩

治痈,疔,目,瘰,天疱,湿

治风热感,肺,白,胃肠,高血,丹

《纲目拾遗治眼息

《分类草药性治头目眩,男子虚,女子白

《得配本草有小,伤胃,只宜捣敷痈毒瘰

《本草汇言破血疏,解疔散

《苏州本产药材治目疾眩

《山西中药志疏风,清头,降火解治诸风眩,头,目,肿

常用分量:915g

治风热目赤肿

野菊花  夏枯草  千里光  各五钱 

桑叶三钱  甘草一钱 

《浙江药用植物志

朱丹:大伤胃

脾胃虚寒者慎便泄者忌

 

31.野葡萄

尿,消,止

藤治热,干呕呃,四肢厥

治慢性肾炎肝炎小便涩,胃热呕,风疹,疮,外伤出

常用分量:3060g

 

32.野葡萄根

清热解,祛风除湿,散瘀破

治肺,肠,瘰,风湿,舒筋活,消肿解,止

《变通要法治赤游风毒红肿痛痒不速治杀,捣涂

无野,可以家者代,但力少

常用分量:内服60120g

 

33.银柴胡

清热凉

治虚劳骨,阴虚久,小儿疳热羸

《医林纂要坚肾,平相

《本草求原清肺,脾,肾之,兼凉治五脏虚,肌肤劳,骨蒸烦,湿痹拘

《本经逢原性味与石斛不甚相不独清,兼能凉

《本经便读有入肝胆凉血之

《纲目拾遗热在骨,非此莫退热而不苦,理阴而不升,乃虚热之良

常用分量:39g

外感风寒及血虚无热,忌

 

34.望江南

,清,和,消肿解

治咳,哮,脘腹痞,血,便,头,目,疔疮肿毒虫蛇咬

《南宁市药物志平肝,明,治热性眼

常用分量:69g

 

35.望江南子

,有

,明,健,通便,解

治目赤肿,头晕头,消化不,胃,腹,痔,便

《福建民间草药,明治肝火迫,红肿羞

《广西中药志,明,治头

常用分量:69g

外用调,研,五分~一

肝火迫,红肿羞,或视物不

望江南子五钱~一两  冰糖一,冲开水炖

《福建民间草药

谨供参

高血

望江南子炒焦研,每次一,砂糖酌,代

《福建民间草药

 

36.散血莲(眉风草)

祛风清,活血解

根茎清热止,治目赤肿,眉棱骨,风湿关节,闭

常用分量:1530g

目赤肿

凤丫蕨根二两(鲜,去鳞毛),水,加白糖

早晚饭前各一

《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眉毛风(眉棱骨痛):

眉风草根茎磨,外,一日多

《贵州草药

 

37.凤尾草(井口边草)

大肠

清热利湿,凉血止,消肿解,清,止

治疳,感,咽喉肿,瘰,便,黄疸型肝,扁桃体,腮腺,痈,目

常用分量:918g;鲜品3060g

虚寒者忌

 

38.木蝴蝶(千张纸)

润肺舒,和,生,定,消,破蛊,除血气蛊之,补虚宽,进

治咳,喉,音,肝胃气,疮口不心气,清肺,利咽

治急慢性支气管,肺结核咳,扁桃体,百日咳及干性气管

消痰,除眼

常用分量:1.53g

 

39.天青地白

小肠

解表清,明,利尿,益,祛,化痰止

治感,咳,头,喉,小便热,淋,白,痈,疔,百日,小儿

治目赤翳,内外,疗风寒骨节疼

常用分量:鲜品3090g

天青地白煎

《湖南药物志

风火赤

鲜者二~四,冰糖一两,

烦躁失

鲜者二~四,煎,日二

 

40.牛蒡子

疏散风,宣肺透,消肿解

治风热咳,咽喉肿,斑疹不透风疹作痒痈肿疮

《别录明目补,除风

《本草经疏辛能散,苦能泄,热结散则脏气清,故明目而补

《药品化义能升能,力能解清火疏,凡肺经郁火及风,悉

常用分量:612g

头痛连,并目涩不

牛蒡子  苍耳子  甘菊花  各三

《方脉正宗

《本草求真降气下,散风除但性冷滑,多服则中气有,且更令表益虚脾虚泄泻大

《本草正义凡非实,未可妄

《本草经疏气虚色,大便自利或泄泻,慎勿服

 

41.川楝子

,有小肠

除湿,清肝,杀虫止

治热厥心,胁,疝,虫积腹,利小便,治诸

《医林纂要泻心,坚肾,清肺,清肝,治牙宣出,头,积

常用分量:4.59g

,去痼

脾胃虚寒者忌

 

42.枇杷叶

,肝

清肺和,降气化,止,定

治肺热痰,咳,胃热呕,卒啘不

《本草汇言安胃,润心,养肝肾之药或主虚火烦,而舌干口,养肾气

常用分量:69g;鲜品1530g

 

43.枇杷核

入肾

疏肝理,化痰止

治咳,疝,水,瘰,利关

《纲目拾遗治肝有余诸,气实者可

常用分量:69g

 

44.橄榄核

消诸鱼骨

《本经逢原灰末敷金疮无,生核磨水搽瘢渐

《本草再新治肝胃,疝,消疽

《岭南采药录,去眼

常用分量:36g

 

45.蚌壳粉

化痰消,清热燥湿,明

治顽

常用分量:30g

 

46.蚬壳

,去湿,除血,敛虚

常用分量:912g

 

47.羖羊角

,镇,明,解

治小儿,风热头,烦,吐,青,肿

《本经去青,明,止

《别录疗百节中结,风头,吐

陶宏:入药用以青色羖(雄性山羊,次则乌

常用分量:36g

小儿痫

羖羊,烧存,以服少

《普济方

 

48.山羊角

平肝熄

治头,小儿搐风

《医林纂要功用近羚羊

《本草新编专治死,磨角一,入酒中送

《吉林中草药,退,明,止,治小儿,头,产后腹,经

常用分量:36g

小儿

角烧焦研,每次五,日二

 

 

 

、中医眼科外用药物

 

1.眼子菜

,利,止,消,驱蛔

《分类草药性治火,白,经水不,臌

《陕西中草药清热明,渗湿利,通淋镇,治急性结膜,牙,黄

常用分量:912g;鲜品3060g

鲜眼子菜叶数,贴于眼皮,干后即

《贵阳民间草药

 

2.木芙蓉叶

凉血解,消肿止,清,散

花与根亦疗目

常用分量:5-7片叶

清凉:治赤眼肿叶末水,敷太阳

《飞鸿集

 

3.茅膏菜根

,有

清热利湿,祛,行,止

治筋骨疼,偏头,翳

常用分量:0.9g

眼上

菜根压,加膏药,贴太阳

《浙江民间草药

 

4.南瓜瓤

治烫,创

常用分量:适量

打伤眼

南瓜瓤捣敷伤,连敷十二小时左

《岭南草药志

 

5.五倍子

大肠

敛肺涩,止血解

治睫毛倒

《本草蒙筌煎汤洗眼,消赤目止,专为收敛之

《纲目治眼赤湿,消肿

常用分量:36g

神效驱风:治风毒上,眼肿痒涩痛不可忍,或上下睑眦赤,浮肉瘀翳侵

五倍子一两  蔓荆子一两半  ,每二,水二

铜石器内煎取一,澄,热淋,留滓二

《博济方

睫毛倒

五倍子一两  ,入蜜或蜡调匀拌成糊状用时先

洗净眼睑皮,后将适量之糊剂涂于距睑缘2毫米

日一,连涂三~十,可望矫

治赤眼烂

五倍子内,同炉甘石,乳细点

《本草纲目

 

6.毛茛(野芹菜)

,有

治疟,黄,偏头,胃,风湿关节,鹤膝,痈,恶,疥,牙,火

常用分量:1-2

眼生翳

鲜根揉,纱布包,塞鼻孔

左眼塞,右眼塞

《江西民间草药

,红眼

毛茛1-2取根加食盐十余粒捣烂敷于手上内关穴

敷时先垫一铜,病右眼敷左,敷后用布包,待

感灼痛起泡则去水泡勿弄,以消毒纱布覆

《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

 

7.鹅不食草(石胡荽)

入脾

祛风散,胜湿,去,通鼻

治感,目翳涩,鼻渊

《本草拾遗去目,挼塞鼻,翳膜自

《纲目,明,散目赤,云,头痛脑,塞鼻瘜自

常用分量:69g

伤风头,鼻塞目

鹅不食草搓,嗅其,即打喷,日二

《贵阳民间草药

挼鼻碧云:治目病肿胀红,昏暗羞,隐涩疼,风,鼻,头,脑酸外翳攀,眵泪稠

鹅不食草二钱  青黛一钱  川芎一钱  ,先噙水

,每用米许入鼻,以泪出为,不拘

《原机启微

胬肉攀

鲜草二,捣,取汁煮沸澄

加梅片一,调,点

《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8.菥蓂子(遏蓝菜子)

清热解,明目利尿

治目赤肿痛流

《本经主明,目痛泪,除,补五,益精

《药性论治肝家积,眼目赤

常用分量:4.59g

眼热,泪不

菥蓂,捣筛为,临卧以铜箸点眼

当有热泪及恶物,并去胬,可四十夜点

《海上集验方

目赤热,流

菥蓂子炒研,每服一,米汤送

叶桔泉《食物中药与便方

 

9.枣核

红线锁

取南枣核二十一,截两端去仁,以铜绿塞其

仍将枣核合,以纸封,一起放炉中烧红取,以

碗盖存,每日用七,研极,调乳汁抹三

 

10.枣树皮

收敛止,祛痰镇,消炎止

常用分量:烧存性研末,1.53g

治目昏不

枣树皮  老桑树皮  ,烧,每用一,井水

澄取清洗,一日三,昏者复

,房

《本草纲目

 

11.蘘荷

,有小

《别录

寒,

活血调,镇咳祛,消肿解

治妇女月经不,老年咳,疮,瘰疬目,喉

《药性论》辛,有小

《唐本草根心去稻麦芒入目中不出,以汁注目

《纲目赤眼涩,捣汁点

常用分量:915g

《本经逢原

 

12.石南叶

,小

益肾,主内伤阴,疗脚弱五脏邪,除,利筋骨皮,杀,逐诸,治风

常用分量:4.59g

石南:治小儿通

因误跌或打着头脑受,肝系受,瞳人不,视东则见西,视西则见,用石南散吹鼻通

石南一两  藜芦三分  瓜丁七个为

每吹少许入,一日三,内服牛黄平肝

 

13.人乳汁

补血润

100含水88,蛋白质1.5脂肪3.7碳水化合物6.4灰分0.334毫克15毫克0.1毫克维生素A250国际单,硫胺素0.01毫克核黄素0.04毫克尼克酸0.1毫克抗坏血酸6毫克还有少量脂肪,多种寡

治虚劳羸,虚风瘫,消,噎,大便燥,血虚经,目赤眼

补五,疗目赤痛多充液填,化气生,安神益智明

《韩氏医通治消渴

《本草通玄补真

《本草再新润肺养,除烦止

《随息居饮食谱补血充,填精化,壮胃养

常用分量:适量

治消

人乳汁  黄连末  天花粉末  藕汁  生地黄汁

《丹溪心法

乳汁:治肝热眼赤

人乳汁半,古字钱十,以乳汁于铜器,磨钱令

,煎稀成稠即,磁瓶,每取少许点目眦

《圣惠方

电光性眼:鲜乳直接挤入消毒的器皿,点入两眼外眦部球结膜,每隔5-15分钟一,每侧2-3滴后闭眼片一般自觉症状可在3-15分钟减,或基本消,其它症状在8-16小时完全消,无副作用及不快

其机理可能与人乳中所含浓度较高之激素有

 

14.熊胆

大肠

,镇,明,杀

主含胆汁酸类的碱金属,又含胆甾醇及胆色

治热,暑,小儿,疳,蛔虫,目,喉,疔痔恶

《医学入门点眼去翳开

《纲目退,清,平,明目去

《本草求原治蓄,血

《本草经疏气味同象,所主亦相肝肾两虚,宜滋,养,清热为,诸胆皆不得

《本草图经取粟颗,滴水,一道若线不散者为

《纲目佳者通

常用分量:入丸散:0.150.3g

熊胆:治目赤障

熊胆少,化,入冰片,铜器点

或痒泪加生姜粉些

《齐东野语

《药性论恶防

《本经逢原苟涉虚,便当严

 

15.象胆

,明,消

治目生翳,疳,疮

《本草拾遗主目,和乳滴目

《纲目,能去尘,与熊胆同

常用分量:15g

四胆:治内障目

象胆五钱  鲤鱼胆七枚  熊胆一分  牛胆五钱 

石决明(捣研)一,麝香(研)一钱  共研

面糊为,梧子每服空心茶清下十

《圣济总录

《本草经疏苦寒之,不利脾凡疳病脾,目病血虚,不宜多

 

16.牛胆

清肝利,明,通,解,消,主消

治风热目,黄,便,消,小儿痈肿

腊月酿槐子,明,宜于风热

酿黑,百日后取,每夜吞一,镇肝明

常用分量:干燥粉末,0.30.9g

镇肝明

腊月牯牛胆中盛黑豆一百,后一百日开

夜间吞十四

《药性论

牛胆:明目清,乌须,补养下元生精髓去风湿

何首乌  白茯苓  槐角子  各二两  生地黄  当归

各一,为末入胆,连汁挂在背阴凉,至九日

,研,温酒调服二~三,百日见

《摄生众妙方

《本草经疏脾胃虚寒者忌目病非风热者不宜

 

17.羊胆

清火明,解

治风热目,翳,肺痨吐,喉头红,黄,便,热毒疮

治青,明,点赤障血翳风泪,胆汁减则目,故诸胆皆治

《药性论点眼,主赤障白膜风

常用分量:0.30.6g

病后失

羊胆点,日二

二百味草花:治烂弦,赤眼流,不可近,及一切暴赤目

羯羊胆一,入蜂蜜于内蒸

,研,每含少,并点

《夷坚志

碧云:治炫,赤眼流,不可近光及一切暴赤目

腊月取羯羊胆十余,以蜜装,纸套笼

悬檐,待霜,扫下点,神

《张三丰仙传方

眼为它物所:治眼,热病后失

羊胆旦暮一敷

《肘后方

三胆点眼

羊胆一枚  鸡胆三枚  鲤鱼胆二枚  打破调

频频点

《圣惠方

 

18.猪胆

大肠

,润,解

治热病里热燥,便,黄,百日,哮,痢,泄,目,喉,聤,痈肿疔

《纲目通小便,敷恶,治目,目,明,清心,凉肝去肝胆之

《随息居饮食谱,清,治热,厥颠

常用分量:取汁冲服,36g

目赤病及胎

猪胆和绿盐五,点

《广济方

猪胆:治翳

猪胆一,硇砂(细研)穰在猪胆中成,系,悬

当风,候白衣如霜,扫下收瓷合子,旋旋用柱

子点入眦,觉痒乃,便无翳,未,再点

《鸡峰普济方

鲜胆汁过滤使呈清亮溶,用生理盐水稀释10%浓度

高压消毒后点每日三10日为一疗

 

19.鸡胆

消炎解,止,祛,明

治百日,慢,砂,目赤流,痔

《纲目灯心蘸点赤眼甚,水化揉痔疮亦

《陆川本草解病,治目不,百日

常用分量:1-3

目不,泪

乌鸡,临卧敷

《千金方

眼流热

五倍子  蔓荆子  煎汤  ,用雄鸡胆点

《摘元方

尘砂眯

鸡胆汁点

《医说

 

20.鲤鱼胆

清热明,散翳消

治目赤肿,青盲障,咽痛喉

《本经主目热赤,青,明

《肘后方点雀目燥

《药性论,治赤肿翳;小儿热肿涂

《陆川本草,明,治白

鱼胆敷眼:治眼飞血赤脉及

鲤鱼胆五枚  黄连(去须)五钱  捣末调纳瓷合中

于饭上蒸一,取,如,即入蜜少,调似

七度涂敷目

《圣济总录

光明:治眼睛上生,不问久

鲤一,长一尺二寸,取胆,刺,滴汁在铜照

,用竹刀子刮,为,每用少,时时点

《圣济总录

 

21.青鱼胆

,明

治目赤肿,翳,喉,热

《食疗本草益人,取汁注目,主目

《本草汇言胆汁干,点一切目赤翳

《本经逢原水磨点喉,痔,与熊胆同

常用分量:1

眼球障

青鱼胆频频点之或加黄海螵蛸各等

《龚氏易简方

坠翳:治枣花翳内

青鱼胆  青羊胆  鲤鱼胆  各七,熊胆七

牛胆五,麝香少,石决明一,为

面和为,如桐子,空,茶下十

《眼科龙木论

目病由于血虚昏暗,忌

 

22.凤凰衣

入肺

《四川中药志》温

养阴清,生,开

治久,咽痛失,瘰疬结,溃疡不,清肺,化燥,治头

常用分量:39g

除目:内服一~三

吹鼻:治眼风

鸡子白皮  枸杞白皮  ,捣散研极

每日三,吹鼻

《圣济总录

凤凰衣  蛇蜕  蝉蜕 

研极细末点,日二

《吉林中草药

角膜溃鼻粘膜溃

鲜鸡蛋用70%酒精消毒或冷开水冲,打破,拉出

一片完整的卵膜放在生理盐水中用时剪成椭圆

大小适于患眼之结膜在患眼滴入1%潘妥卡因表面

麻醉,以盐水冲洗结膜,再滴入1:2000单位的青

霉素,将蛋膜徐徐放入结膜囊中单眼包(放

眼向下看第二天取,染色检查溃疡未愈,可

重复再,效果良

 

23.鸡子白

润肺利,清热解

治咽,目,咳,下,疟,热,肿

《别录疗目热赤,除心下伏,止烦满咳,疗黄,破火烦

《本草纲目和赤小豆,涂一切热,肿,腮

《本草求真,性专治热解,为目热赤,痈疽肤肿必用之

常用分量:1

目暴赤热

蕤仁一分(捣成膏)  吴黄连一分  鸡子白一枚

以棉裹二味纳鸡子白,渍一宿

涂眼,厚则洗

孟诜《必效方

《食疗本草动心,不宜多

 

24.鸡子壳

治停饮脘,反,各种出,眼生翳,聤耳流

《日华子本草研摩障

《随息居饮食谱外治痘疮入,白

常用分量:1.56g

鸡子壳:治卒生翳

鸡子壳(抱子,去,取白壳皮研)一分 

贝齿三枚(烧灰)研,入瓷合中

每取少,日五度点

《圣惠方

 

25.鸡屎白

入膀胱

利水泄,祛风解

治臌胀积,黄,淋,风,破伤中,筋脉挛,灭瘢,敷痛

常用分量:36g

角膜斑

公鸡粪凉,取白色部分研,按每0.1,与人乳2

毫升的比例混合制成白色乳剂装入滴眼瓶内滴(用

时配制),一天4-6次(摇匀),同时配用蚕衣或蝉衣

冲茶,须治50天左,疗效尚

 

26.白丁香(雄雀矢)

,微入胃

疗目,消瘀,去翳,决痈,退肿

点治胬肉攀,翳膜遮赤脉贯

和首生男子,点目中胬,赤脉贯,即,神

常用分量:1.52.4g

外用微

性烈能烂,不可轻

非邪者勿

气血,火盛,口气,三者禁

体虚者不

 

27.牛口涎

治噎,反胃呕

常用分量:适量

牛口涎  ,自

《千金方

目睛损

牛口涎  日二,避

《补缺肘后方》

 

28.蚌泪

又称活蚌,即体内分泌

,解,明

《日华子本草以黄连末纳入蚌中取,点赤眼并

常用分量:适量

 

29.珍珠

含碳酸钙91.72%有机物5.94%2.23%元素有铝

镇心安,养阴熄,清热坠,去翳明,解毒生

,怔,癫风抽,烦热清,喉痹口,目生翳,疮疡久不收

《本草经集注治目肤

《药性论治眼中翳障白

常用分量:0.60.9g

眼久积顽,盖覆瞳

珍珠一两  地榆三两(锉)  水二大,煮至水

取出珍,醋浸五日,热水淘令无醋,研极

每以铜箸取少许点翳,以瘥为

《圣惠方

珍珠:治风热眼中生赤,冲贯黑,及有花

真珠一分  龙脑五厘  琥珀一分  朱砂五厘 

硼砂二豆,同研

每日,以铜箸取少许点眦

《圣惠方

病不由热者勿

 

30.红珊瑚

入肝

去翳明,安神镇

治目生翳,吐

《唐本草主宿,去目中

《海药本草消宿,风

《日华子本草,止,明

《纲目,去飞

常用分量:内服:0.30.6g

:研细末点

珊瑚:治小儿眼有障

珊瑚细研如,每点时取如黍米

纳在翳,日再点

《圣惠方

去肤

珊瑚  贝子  珍珠  琥珀  石蟹  为极细,点

《本草经疏

 

31.海螺

,治心腹热

常用分量:3060g

目痛累

生螺一,洗之内,抹螺口,以黄连一枚纳螺口

令螺饮黄连,以绵柱取,着眦

《肘后方

目热

鲜螺肉煎汁外,并吃

《山东中草药手册

肠胃虚寒者忌

 

32.马珂螺(珂)

《别录消翳膜及筋胬,并刮点

《唐本草主目中,断血生

眼赤痛后生肤远视不

马珂三分  白龙脑五分  白矾灰一钱 

每以铜箸取如米,点

《圣惠方

外用适,研末点

 

33.贝齿(贝子)

,平,清,解,明,利尿,解

治伤寒热,水气浮,淋痛溺血小便不通鼻渊脓,痢

《本经主目

常用分量:615g

治目中生息,肤,稍长欲满,闭瞳子及生管

贝齿(烧末)七枚  真珠  等分 

注翳肉,日三

《千金方

贝齿:治目风热,生肤

贝齿七枚(烧末研末)  真珠一分(研末) 

龙脑(研)五分  ,每点为黍米,于翳障

日三

《圣济总录

小儿痘疹入,疳眼目

生贝齿一个为,生羊肝批,撒药末一,线缚

,晨起空腹时

《婴童百问

 

34.冰片

《本经逢原

通诸,散郁,去翳明,消肿止散心盛有

性善走,无往不,阳中之,升,散入肺肝辛散之,开气如反

治中风口,热病神痫痰,气,耳,喉,口,中耳,痈,痔,目赤翳,蛲虫

疗目赤内外肤

《唐本草,主耳,去目赤肤

《海药本草主内外障,明,镇,秘

张元

:世人误以为,诸香皆属,岂有香之至者而性反寒

《本草经疏其香为百药之冠凡香气之甚者其性必温气芳,味大,阳中之,升,散性善走窜开

常用分量:0.150.3g

头目风热上

龙脑末五钱  南蓬砂末一两 

《御药院方

龙脑:治眼赤,卒生浮白

龙脑一分  雄雀屎一分  研为粉  收人乳汁一

合匀成,铜箸取少许点

《圣惠方

气血虚者忌孕妇慎

:眼目昏暗属肝肾虚,不宜入点,误用必致昏暗难

《本草便谈辛温香,宣窍散辛香走窜之,服之令人暴

 

35.硇砂

,有

消积软,破瘀散,止痛下

治癥瘕痃,噎膈反,痰,喉,积痢经闭,息,疣,疔,瘰,痈,恶

《本草衍义合他,治目中

常用分量:入丸散:0.30.9g

龙脑:治眼生肤,明

龙脑五厘  硇砂一大豆大  蕤仁三颗(汤,去赤

皮)  出子鸡壳一枚(以干砂土磨壳上斑,令滑

,去鸡子,用文火炙令干,研粉),同研

用牛酥,铜箸搅,以瓷瓶,日

取少许点

《圣惠方

琥珀:治积年瘀肉翳

琥珀五钱  珍珠末一两  珊瑚五钱  朱砂五钱 

白硇砂五钱  马牙消五钱 

乌贼骨五钱(于粗石磨去其,用好者一钱)

共入新钵,研三,令极,每日五度点

《圣惠方

畏酸及浆

有暴,损

 

36.芒硝

大肠

《药性论有小

,润,软,通,利

治实热积,腹胀便,停痰积,目赤障,丹,痈,散恶

《日华子本草马牙消末筛点眼,去赤肿障翳涩泪

《本草蒙筌清心肝明,涤肠胃止

《本草再新涤三焦肠胃湿,推陈致,目赤障,通经堕

常用分量:612g

芒硝一大,置铜器,每夜欲卧时一度

《孙真人食忌

脾胃虚寒者忌

 

37.炉甘石

去翳退,收湿敛

治目赤翳,烂弦风,溃疡不

《品汇精要主风热赤,或痒或,渐生翳

《纲目止血消肿毒,明,去翳退,收湿除

《本经逢原点眼皮湿

外用适水飞点,研末散或调

目暴赤

炉甘石(火,尿淬)  风化消  等分为

新水化一粟点

《御院药方

风眼流泪烂

炉甘石二两  黄连一两  ,入童尿半,再

下朴硝一,又熬,以火煅石淬七,洗,为

入密陀僧末一,研,收点

《卫生易简方

各种睑缘

十大功劳根茎50,水五百毫升煎,去,加炉甘

,搅拌成糊,干成散,取三十克加凡士林60

羊毛脂10,调匀成眼,涂于睑,日

遵义《新医药资料

 

38.绿矾

燥湿化,消积杀,止血补,解毒敛

治烂弦风,血虚萎,喉痹口

《纲目消积,燥脾湿,化痰,除风,口齿诸

《现代实用中药小量能补,用于贫血及萎黄,治胃肠出大量生用作催吐

常用分量:1.54.5g

烂弦风

青矾火煅出,细,泡汤澄,点

《永类钤方

 

39.铜绿

,有

退,去,敛,杀,吐风

治目,烂弦风,痔恶,喉痹牙疳风痰卒,顽

《药对主风烂泪

《本草拾遗,去肤

《本经逢原姜汁,点烂弦风

常用分量:0.91.5g

铜青:治眼生肤翳垂珠

铜青一两  细墨五钱  ,和醋,如白豆,每

用一,以乳新汲水各少许浸,以铜箸点

《圣济总录

铜青:治风弦赤

铜青黑豆大一块  防风一寸许  杏仁二粒(去尖)细

于盏,新汲水,汤瓶上顿令极,洗,如

痛者加当归数

《奇效良方

目痛肤翳不由风热外,而因于肝血虚少者不

,燥耗津,枯损血

体弱血虚者忌

多量可引起剧烈呕,腹,血,痉挛,甚至虚

 

40.空青

,小入肝

,去,利

治青盲雀目翳膜内,赤眼肿,手臂不,通血,止泪

《本经主青,耳,明,利九,通血

《别录益肝,疗目赤,去肤,破坚

《药性论治头,镇,瞳人破,再得见

《日华子本草浆能点多年青,内障翳,养精,壳可摩

常用分量:0.30.9g

:研细水飞点

不明:

空青少,渍露一,水点

《普济方

眼黑翳及瞳人肤

贝子四枚(烧)  空青一

矾石一两(熬汁尽)为,取黍米注翳,日

《僧深集方

肤翳昏

空青二钱  蕤仁一两(去皮)  片脑三钱

《圣济总录

空青:治雀,内外障,风毒青,暴赤眼(方略)

《圣济总录

畏菟丝

 

41.曾青

入肝

,镇,杀

治风热目,疼,涩,眵多赤,头风

《本经去目,止泪,风利关,通九,破癥坚积

《别录养肝,除寒,疗头风脑中寒止烦渴补不,盛阴

《玉楸药解明目去

曾青:治目生眵

曾青  水精  各一两  龙脑  真珠  各等分 

琥珀五钱研粉以铜器收,临卧用铜箸点黍米

《圣济总录

曾青:治两眼多生眵,怕日羞,眶烂赤肿痒,及时行引暴赤,睛昏涩

曾青四两  蔓荆子(去皮)二两  防风(去节) 

白姜(炮)各一,为,每用少,搐入鼻

《局方

《本草经集注畏菟丝

外用适

 

42.绿盐

,辛(涩),入肾

含铜59.5%,氯16.6%,水12.7%

治眼,涩昏,泪眵

《唐本草主目,肤翳眵

《海药本草明目消

研细点

目昏暗赤涩泪多

绿盐一分  蕤仁一两(汤,去赤皮)  共熟

入好酥一,研令,卧,取麻子大点

外用适,不宜内

 

43.青黛

,大入肝

,凉,解,抗,抗

增加胆汁分,作用明

解退感染性疾患的高热效果较

为大青叶加工制,难溶于,一般作散剂外

:泻,散五脏郁,解,消食

:解诸药,小儿诸

常用分量:1.53g,宜入丸散用

外用适

 

 

 

丁、中医眼科食疗药物

 

1.枇杷

,止,下,利五

含水分92.26%,总氮2.15%碳水化合物67.3%其中还原糖71.31%,戊聚糖3.74%粗纤维26.5%果肉含脂肪蛋白,纤维,果,鞣,灰分(磷),维生素B1,又含隐黄β-胡萝卜素等色

治肺痿咳,吐,燥,呕,哮

多食助湿生

常用分量:适量

,滑泄者忌

 

2.香蕉

大肠

,润,解

治热病烦,便,痔

《日用本草生食破血合金疮解酒;干者解肌热烦

《纲目除小儿客

《本草求原,润肺解,清脾滑;脾火盛,食之反能止泻止

常用分量:适量

 

3.

,凉,散,解

解胸中,散留,止烦,清,补五,实下,破血化

熟用促,开,益,生,止

含淀,蛋白,天门冬,维生素C焦性儿茶,过氧化物

治热病烦,吐,热

《本草拾遗消食止,除,解酒,厌食及病后热

《日用本草清热除,一切血症宜食

《滇南本草润肠,生津

《随息居饮食谱若阴,肝,内,血少及诸失血,但日熬浓藕汤饮,久久自,不服他药可

常用分量:适量

眼热赤

莲藕一,连,以绿豆入满其中空

水数,煎至半,连藕食

《岭南采药录

赞宁《物类相适志忌铁

生发元,助脾,升胃

散瘀,消水,发痘

治吐咯衄,下

 

4.橄榄

,平(寒

,利咽生,解

含蛋白质1.2%,脂肪1.09%碳水化合物12%0.204%,磷0.046%,铁0.0014%维生素C 0.02%

治咽喉肿,烦,咳,吐,菌痢癫痫解河豚

《日华子本草,下,止

《开宝本草主消

《滇南本草治一切喉火上,大头瘟,解湿,春

《本草再新平肝开,润肺滋,消痰理,止咳,治吐

《随息居饮食谱凉胆息

常用分量:4.59g

《本经逢原令痘起

 

5.榛子

入胃

,开,明

仁含碳水化合物16.5%蛋白质16.2-18%,脂肪50.6-77%,灰分3.5%

常用分量:3060g

 

6.大麦

,和

100含水分11.9蛋白质10.5,脂肪2.2碳水化合物66.3,钙43,磷0.4尼克酸3.8

治胃滞泄,小便淋,水,汤火

《名医别录主消,除,益气调

《唐本草,止,消,疗

《本草纲目宽胸下,凉,消,进

《本草经疏功用与小麦相,而其性更平凉滑益气补,实五,厚肠胃之功不亚于粳

《长沙药解大麦,利水泄湿,生津滑,化谷消,下气宽,消中有补者

炒焦大麦泡水代茶,可清暑解

《本草纲目汤火灼,大麦炒,研,油调搽

常用分量:3060g

 

7.大枣

补脾益,益气生,调营,解药

大枣含蛋白有机粘液维生素ACB2,微量CaPFe

治五脏虚,除肠胃癖“枣为脾之,脾病宜食之

:主补津,通九

:温以补脾经不,甘以缓阴,和阴,调营,生津

《本经补少,少津

《日华子本草治虚劳,补五

《药品化义养血补大黑枣助阴补,入肝走,治虚

《本草再新,治阴

《注解伤寒论大枣之,滋助脾,以平肾

《纲目:《素问》言枣为脾之,脾病宜食枣为脾经血分药

《本草汇言沈氏:善补阴津液脉络,一切虚,无不宜

《本经逢原,甘能益津

《长沙药解大枣补太阴之,化阳明之,生津润肺而除,养血滋肝而熄偏补脾精而养肝,凡内伤肝脾之,土虚木,风动血耗,非此不

常用分量:615g

枣连:治疗“患赤,日夜疼痛不可忍者

大枣  黄连  白矾  甘草  乳香

《普济方

治时眼风火:治疗天行赤

枣肉  胆矾  黄柏

《眼科集成

红枣金:治疗风火去翳等

红枣  胆矾  铜绿  明雄  黄丹

《眼科秘书

大枣乃治病和,凡脾经气亏血少之,可配伍使,但不宜无故频

王好古,中满者勿食,甘令人

中脘痞满,忌用大

 

8.苹果

,润,除,解,开胃醒,益心,止

《医林纂要

《滇南本草苹果炖,名玉容,通五脏六,走十二经,调营卫而通神,解瘟疫而止寒

《别录多食令人胪,病人尤

常用分量:1-2

 

9.

生津润,清热化

治热病津伤烦,消,热,痰热,噎,便

止心,除贼,胸中热

《本草通玄生者清六腑之,熟者滋五脏之

《本草求原梨汁煮,治小儿疳热及风热昏

《纲目治风,润,凉,消,降,解

《重庆堂随笔凡烟,煤,酒,一切热药为患,啖之立温热燥,阴虚火,津液燔涸,捣汁饮之立

常用分量:1-2

卒患赤目胬,坐卧痛

好梨一个(绞取汁)  黄连三枝(碎)

绵裹渍令色,仰卧注目

《本草图经

脾虚便,寒,忌

清心润,降火生

治暑热烦,咳,吐,发,疔

《本草再新清心降,滋肾益,生津止,除烦去湿

常用分量:915g;鲜品3060g

 

10.西瓜

膀胱

清热解,除烦止,利尿,解酒

治暑热烦,热盛津,喉痹口疮宽中下,治血,一切热,痰涌气

《松漠纪闻有人苦目病或令以西瓜切片曝干日日服,遂,由其性冷降火故

《得配本草多食塞中助湿

常用分量:适量

中寒湿盛者忌

西瓜

大肠

,润,和中止

,化痰涤,下气清,炒,补

,治吐,久

治炼武功骨髓

西瓜仁(去壳)五十粒炖猪腿骨 

陈紫庭验方

 

11.葡萄

补气,强筋,利小便

治气血虚,肺虚咳,心悸盗,风湿痹,浮,淋

《百草镜治筋骨湿,利水甚,除遍身浮

《随息居饮食谱,滋肾,益肝,强筋,止,安

:多食令人卒烦闷眼

《本经逢原食多令人泄

《医林纂要多食生内

常用分量:适量

 

12.李子

清肝涤,生津利

治虚劳骨,消,腹,调,益除痼,治风湿气滞血

《医林纂要,泻,破

《随息居饮食谱清肝涤,活血生

《泉州本草清湿,解邪治肝病腹,骨蒸劳

常用分量:适量

多食令人,生,助湿,发疟脾弱者尤忌

 

13.乌豆(黑大豆)

,利,祛,解

治水肿胀,风毒脚,黄疸浮肿风痹筋挛产后风,口,痈肿疮,解药

《别录逐水,解胃中热,伤中淋,下瘀,散五脏结积内

《食疗本草主中风脚,产后诸,和甘草煮,去一切热毒,善治风毒脚主心,筋,膝,胀

《本草汇言润肾,故止盗

《纲目治肾,利水下,制诸风,活

常用分量:930g

《本草汇言性利而质坚,多食令人腹胀而利

 

14.豆腐

大肠

益气和,生津润,清热解

治赤,消,休息,解硫烧酒

,止,清肺,下大肠浊,消胀,清热散

《本草求真治胃火冲,内热郁,及赤眼肿

常用分量:适量

 

15.黑芝麻

补肝,润五

治肝肾不,虚风眩,风,瘫,大便燥,病后虚,头发早,乳

《本经补五,益气,长肌,填脑

《抱朴子耐风湿,补衰

《别录坚筋,疗金,止,明耳

《食疗本草润五,填骨,补虚

《食性本草,利大小,久,即去陈留

《玉楸药解补益精,润肝,养血舒疗语蹇步,皮燥发,髓涸肉,乳,经

《医林纂林,补,利大小,缓,明,凉,解热

刘完:入肝益,故风药中不可阙

常用分量:915g

桑麻:治肝肾不,时发目,皮肤燥,大便闭

桑叶(经,去,晒枯)  黑芝麻(炒)

各等分为

糯米饮捣丸或蜜,日服四~五,勿,自

《医级

精气不固者不脾弱便溏者忌

 

16.蘑菇

,开,止,止,益肠,化,理

可食部,鲜者每100含水分93,蛋白质2.9,脂肪0.2碳水化物3粗纤维0.6灰分0.68,磷6.6,铁1.3,硫胺素维生素B10.11,维生素B20.06

,烟酸3.3毫克维生素C4

,每100含水分17克蛋白质35.6脂肪1.4,碳水化合物14,粗纤维6.9灰分16.2%100,磷162,铁32,维生素B10.02,维生素B22.53,烟酸55.1,维生素C 1

脂肪中的脂肪,亚油酸较,油酸很,含多种游离的氨基

,灰分中每100含钠3.7-9毫克486,锰0.08,铜1.79,锌0.28毫克0.031,氯25,碘18

酶中含铜0.2%,还有维生素A维生素B6,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K,生物,叶酸

《品汇精要中其,以生绿豆和水研浓汁饮之遂

常用分量:69g

《饮膳正要动气发,不可多

《本草求真体润性,多食于内气有,而病多

 

17.木耳

大肠

每市斤含蛋白质53,脂肪1325粗纤维35,灰分29,钙1785,磷1005毫克925,胡萝卜素0.15,硫胺素0.75,核黄素2.75,尼克酸13.5

糖中有甘露聚甘露葡萄葡糖醛,少量戊甲戊

磷脂为卵磷脑磷鞘磷甾醇主要是麦角甾2223-二氢麦角甾

利五消炎化

治肠,血痢血,痔,崩,宣肠胃壅毒,跌扑

常用分量:930g

眼流冷

木耳一两(烧存性)  木贼一两 

每二,清米泔煎

《圣惠方

大便不实忌多服衰精冷

 

18.桑耳

治肠,痔,带,妇人心腹

《本经黑者主女子漏下赤白,血,癥瘕积,阴,阴阳寒,无

常用分量:4.59g

 

19.白木耳

滋阴润,养胃生

含蛋白质10%碳水化合物65%无机盐4%,维生素B1水分15.2%脂肪0.6%,粗纤维2.4%灰分5.44%(中含硫钠等

治虚劳咳,痰中带,虚热口,衄

常用分量:39g

风寒咳嗽者忌

 

20.葛仙米(地耳)

清热明

治目赤红,夜,烫

《药性考清神解,痰火能

《陕西中草药清热收,益气明,治夜

江西《草药手册治目赤红

常用分量:3060g

地耳二,当菜常

《陕西中草药

 

21.丝瓜

,化,凉,解

治热病身热烦,痰喘咳,肠风痔,崩,血,疔,乳汁不,痈

疗疝痛卵,通经,行血,下乳,血气作,生津止,解暑除

常用分量:915g鲜品60120g

过服滑肠作

多食泻,损命门相,令人倒阳不

 

22.苦瓜

清暑涤,明,解,益,止,清

治热病烦渴强,中,痢,赤眼疼,痈肿丹,恶,丹火毒,泻六经实

《生生编除邪,解劳,清心明

《随息居饮食谱青则涤,明目清熟则养血滋,润脾补

《泉州本草主烦热消渴引,风热赤

常用分量:615g

苦瓜煅为,灯草汤

《滇南本草

脾胃虚寒者禁

 

23.黄瓜(王瓜刺瓜)

大肠

,利,解

治烦,咽喉肿,火,汤火

常用分量:适量

火眼赤

五月取老黄瓜一,上开小,去,入芒硝令

悬阴,待硝透出刮,留点

《寿域神方

动寒胃冷者食,腹痛吐

 

24.紫菜

入脾

化痰软,清热利尿

治瘿,脚,水,淋

《随息居饮食谱和血养,清烦涤,治不,利咽,除脚气瘿,主时行泻,析酲开

常用分量:适量

多食胀

 

25.黄花菜

膀胱

养血平,利尿消

治头,耳,心,腰,吐,水,咽,乳

《云南中草药养血补,清

常用分量:915g

小儿疳

黄花菜叶三钱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26.金针菜(萱草花)

《本草正义禀凉降之

利湿,宽胸

治小便赤,黄,夜少安,痔疮便血去烦热,妇人虚烧血,牙

《本草图经安五,利心,明

《安徽药材治夜

《日华子本草治气火上,夜少安,其效颇

常用分量:1530g

 

27.芹菜(旱芹)

其性滑,平肝清,祛风利湿

治高血压,眩晕头,面红目,血,痈,清理胃中浊湿,补血祛

治早期原发性高血,降低血清胆甾

《本草推陈治肝阳头,面红目赤头重脚轻步行飘治血尿

《陕西草药治肝风内动头晕目眩寒热头,无名肿

常用分量:915g;鲜品3060g

《生草药性备要生疥癞者勿

 

28.空心菜(蕹菜)

治鼻衄便秘,便,痔,痈肿折,虫蛇咬,行

《陆川本草治肠胃,大便

常用分量:60120g

 

29.菠菜

养血止,敛阴润,解热,通血,开胸,下气调,敛阴和血去

治便,坏血,消渴引,大便涩

《本草从新古皆言其,今人历试,但见其,不觉其

《医林纂要多食发

《本经逢原冷滑尤

常用分量:适量

 

30.绿豆

清热解,消,利

治暑热烦,水,泻,丹,解热药

《日华子本草作枕明,治头风头

《开宝本草主丹毒烦,风,热气奔,消肿下,压热解

《本经逢原

《会约医镜清火清

常用分量:1530g

脾胃虚寒滑泄,忌

 

31.绿豆芽

《纲目解酒,热,利三

常用分量:90120g

脾胃虚寒者不宜久

 

32.绿豆粉

清热解,解热药及酒食诸,解烧酒

常用分量:930g

 

33.芡实

,味,性胃四

固肾涩,补脾止主治遗,白浊带下小便不,大便泄

《本经主湿痹腰脊膝,补中除暴,益精,强,令耳目聪,久服轻身不

《食疗本草补中

《日华子本草开胃助

《滇南本草止渴益治小便不,遗,白,带

《本草正健脾阴止,补肾固,延年耐

《本草从新补脾固,助气涩治梦遗滑,解暑热酒,疗带浊泄小便不

《随息居饮食谱耐饥,止崩

《本草经疏补脾胃固精气入肾故主益精强精气,脾胃,则久服耳目聪,轻身不

《本草新编芡实补中去湿,性又不,故能去邪水而补真水与诸补阴之药同用尤能助之以添,不虑多投以增湿芡实不特益,且能涩精补与山药并,各为,日日米饭调

常用分量:915g

金锁固精:治精滑不

沙苑蒺藜(炒)  芡实(蒸)  莲须各二两 

龙骨(酥炙)  牡蛎(盐水煮一日一,煅粉)

各一两  共为,莲子粉糊为,盐汤

《医方集解

分清:用于脾肾两,小便白

芡实粉  白茯苓粉  共蜡(化)蜜,梧桐子

每服百,盐汤

《摘玄方

易黄:用于脾虚带

山药一两(炒)  芡实一两(炒) 

黄柏二钱(盐水炒)  车前子一钱(酒炒) 

白果十枚(碎),水煎

《傅青主女科

四精:治思色欲过,损伤精,小便,遗

秋石  白茯苓  芡实  莲肉各二两  ,蒸枣为丸

如梧子,每每服三十,空心盐汤

《永类钤方

大小便不利者禁;食滞不化者慎

 

34.苡仁(薏苡仁)

大肠

,补,清热利湿,下,消

含蛋白质16.2%脂肪4.65%碳水化合物79.17%,少量维生素B1 330

种子含氨基酸(亮氨,赖氨,精氨,酪氨酸等),薏苡,薏苡,三萜化合

治泄,湿,筋脉拘,屈伸不,水肿脚气,肺,肠,淋,白

《本草拾遗,主消,杀蛔

《医学入门主上,心胸甲

《本草经疏性燥能除湿,味甘能入脾补,兼淡能渗

《本草新编最善利,不至损耗真阴之,凡湿盛在下身,最宜用

常用分量:930g

脾约便难及妊,慎

 

35.龙眼肉

开胃益,宁心安,除健,却怔

同生,天麦,丹,柏,远,莲子人参,茯,可补心保,益气强

采于白露,得由金趋水之气居,是为血之化原,居其强半

常用分量:615g

 

36.松子仁(海松子)

润心,益阴

《名医别录主风,寒,虚,少,补不

《开宝本草治骨节,头,去死,变,散水,润五,不

《本草纲目,治燥结咳

《随息居饮食谱补气充,养液熄,耐饥温,通畅辟,下气香,当益老,果中仙

常用分量:4.59g

阳亢者不

 

37.蚌肉

,滋,明,解

治烦,消,血崩带,痔,目,湿

《食疗本草主大,解酒,止,去眼

《本草拾遗,除湿

《本草再新治肝,肾,托斑,解痘,清凉止

《随息居饮食谱清热滋,养肝凉,熄风解,明,定

常用分量:90150g

脾胃虚寒者慎

 

38.

,健

治血虚痿,胃,消化不,下痢脓

《食疗本草润五,治消,开关

《医林纂要补心,散瘀,除烦醒,破结消

常用分量:适量

湿热盛者忌

 

39.蛤蜊

,利,化,软

治消,水,痰,癖,瘿,崩,痔,醒

《医林纂要功同蚌,滋阴明

《本草经疏滋润助津,润五,止消,开咸能入血软,故主妇人血块及老癖为寒

常用分量:适量

 

40.蛏干

,清,除

治产后虚,烦热口,湿热水,痢

《医林纂要解渴醒,除烦去,补心滋

常用分量:适量

,大,令人

天行病后勿食!

 

41.车蛤(西施舌)

滋阴养,清热凉,止烦

《随息居饮食谱,息,凉肝明

常用分量:适量

 

42.蚬肉

膀胱

,利湿,解

治消,目,湿毒脚,疔疮痈

《日华子本草去暴,明,利小便,下热,解酒毒目,去消

常用分量:3090g

《本草求真遗浊勿

《本草拾遗多食发嗽及冷,消

 

43.乌贼鱼肉

养血滋,益气强,补心通,和血清肾去热,明

入肝补,入肾滋水强,使月事以时

治血虚经,崩,带,疗口,理奇,疗疝,最益妇

常用分量:适量

多食则动风与

 

44.淡菜

补肝,益精,消瘿

治虚劳嬴,眩,盗,阳,崩,带,疝,血气结,补肾填精益

《本草汇言性本清故藏品,善治肾虚有,及热郁吐,血郁成,留结筋脉诸

常用分量:1530g

 

45.青蛙

膀胱

100含水分87蛋白质11.9,脂肪0.3碳水化合物0.2灰分0.622,磷159毫克1.3毫克硫胺素0.04,核黄素0.22,尼克酸2.1毫克维生素A8国际单位A14国际单,维生素B1100微克维生素C2

骨胳肌含磷肌,三磷酸腺,肌,肌肽氨基,蛋白,糖原

清热解,补,利,消,止

治劳,浮,疳,水,噎,痢,虾蟆,小儿热

常用分量:17

 

46.哈士蟆油

其成分大部分为蛋白,脂肪4%,糖类10%及少量,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及多种激

补肾益,润肺养

治病后及产后虚,肺痨咳嗽吐,盗

曹炳:坚益肾,化精添,泽润肺,增长脂,为脾肾虚气不化精之要

治神经衰

常用分量:39g

外感初,小便溏者慎

 

47.兔肉

大肠

补中益,凉血解

治消渴羸,胃热呕,便,热气湿

常用分量:适量

 

48.兔肝

入肝

治肝虚眩,目暗昏,目,目

《别录主目

:主明,和决明子作丸服

《日华子本草明目补,治头旋眼

《日用本草明目退

常用分量:一具

兔肝:治肝虚目

黄连(去须)一两半  胡黄连一两 

熟干地黄(焙)一两  草决明五钱 

细切兔,研烂和如梧子,每服二十

米饮,食后临卧

《圣济总录

肝肾气,风热上,目肿

兔肝一,米三,和豉,煮粥

《普济方

兔肝:治疮疹入,初觉眼肿

黄柏一两(去皮)  苍术五钱(米泔水浸一日) 

石决明一,煮兔肝捣,和丸绿豆

每服三十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49.斑鸠

,明,强筋

治虚,呃

《嘉祐本草主明,益,助阴

《纲目:《范汪方》治目有斑鸠《总录》有锦鸠丸,倪惟德氏谓斑鸠补肾,故能明目窃谓鸠能益气,则能明目,不独补肾

常用分量:适量

 

50.猪肝

入肝

,养,明

治血虚萎,夜,目,浮肿脚,止休息

《千金食治主明

《本草再新治肝

常用分量:适量

猪肝:治肝脏虚,远视无

猪肝一具(细,去筋膜)  葱白一握(去,切)

鸡子三,以豉汁中煮作,临熟打破鸡,投在内

《圣惠方

雀盲:治遇夜目不能

雄猪肝一具(竹刀披开) 

蚌粉(或以夜明砂代)三钱(为末)纳肝,麻线

米泔煮七分又别蘸蚌粉细,以汁送

《仁斋直指方

 

51.猪胰

,补,润

治肺,咳,咯,肺胀喘,脾虚下,乳汁不,手足皲

常用分量:适量

目生翳

猪胰子一枚(五钱)  蕤仁五分  青盐一钱  捣千

令如,每点少,取下翳膜为

《孙天仁集效方

《本草经疏多食损,薄大

 

52.猪肾

入肾

治肾虚腰,身面水,遗,盗,老人耳

《别录和理肾,通利膀

:主肾

《纲目止消,肾有虚热者宜食

常用分量:1

 

53.牛乳

大肠

补虚羸养心肺解热,下热,治反胃热,润大,治气,除疸

益老,老人因血液枯,恒致上热下,牛乳润枯除上,下行以补

常用分量:适量

与酸物相,令人腹中症,合生鱼食作,患冷气人忌

 

54.牛肝

入肝

,补,明

治血虚萎,虚劳羸,青,雀

常用分量:90150g

牛肝:治青盲积年不

黄牛肝一具(细,晒干)  土瓜根三根 

羚羊角一两  蕤生仁一两(汤,去赤皮) 

细辛一两  车前子二两 

捣末为,空心温酒下二

《圣惠方

 

55.羊肝

入肝

益血补,明

治血虚萎黄羸,肝虚目暗昏,雀,青,障

《唐本草疗肝风虚,目赤暗无所,生食羊子肝七

目赤热,如隔纱,看物不分,宜补

常用分量:适量

青羊肝一,切,以五,酱醋食

《食医心镜

不能远

羊肝一,去膜细切  葱子一,炒为,煮

,入米煮粥

《多能鄙事

羊肝猪胆:治目瞳散大昏,视物乏,因有热而益甚

羊肝一,切晒,轧,用猪胆汁和丸桐子

朱砂为,每服二,开水,日

《医学衷中参西录

,黄昏不见

青羊肝,淡醋食煮亦

《梅师集验方

羊肝:治小儿雀

羊肝一,不见,以皮硝揉去,竹刀剖

入谷精草一,砂锅蒸,任

《经验广集

青盲内

白羊子肝一具  黄连一两  熟地一两  捣为梧

,茶服七十,日

刘禹锡《传信方》

目病失

青羖羊肝一片  去膜切,新瓦炕,同决明子五分

蓼子一合炒为,以白蜜浆服方寸,日三,三料

 

56.鸡肝

补肝,起,消疳明

治肝虚目,小儿疳,妇人胎适于痿黄

常用分量:1

乌鸡肝:治老人肝脏风,眼

乌雄鸡肝一,切,以豉和米作羹粥食

《寿亲养老新书

鸡肝:治小儿疳积膨,虫气上,至晚不能视,目生翳

鸡肝一个(不落,竹刀切片)  牡蛎粉七分 

辰砂少许  水飞,拌,掺入肝,饭锅上

蒸熟食,十当时忌茶

《良朋汇集

 

57.鸡蛋(鸡子)

养血安,益,开声,解毒息

治热病烦,燥咳声,目赤咽痛胎动不安产后口,下,烫

《本经除热火,痫

《药性论治目赤

常用分量:每天2

:动风,不可多

《随息居饮食谱多食动风阻,诸外感及,皆不可

 

58.燕窝

养阴润,益气补

治虚,痨,咳嗽痰,咯,久痢久疟噎膈反,止小便

《本草从新大养肺,化痰止,补而能,为调理虚损劳瘵之圣开胃,润

《食物宜忌壮阳益,和中开,添精补,润,止久,消痰

《本草再新大补元,润肺滋,引火归,滑肠开

《本经逢原使金水相生肾气上滋于肺而胃气亦得以

《本草求真入肺生,入肾滋,入胃补,为药中至平至美之味者

常用分量:4.59g,绢包煎汤,隔汤炖

肺胃虚,湿痰停滞及有表邪,忌

《随息居饮食谱病邪方炽勿

 

59.紫河车

,养,益

治虚损羸,劳热骨,咳喘咯,盗,遗,阳,妇女血气不,不,乳

:治虚损劳,癫,失志恍,安心养,益气补

《本草再新大补元,理血

常用分量:2.44.5g

《中风论中风日,则卫气必,欲在表之卫气,必须益其肾间动,如树木培其根,则枝叶畅茂然诸药总不如紫河车之,其性得血气之,又不寒不,而为卫气生发之

《本草经疏补阴阳两虚之,有反本还元之但阴虚精,水不制,发为咳嗽吐骨蒸盗汗等,为阳盛阴,不宜服此并补之,以耗将竭之阴

 

60.鳖肉

入肝

滋阴凉

食部100含水分80蛋白质16.5,脂肪1碳水化合物1.6灰分0.9107毫克135毫克14,维生素B10.62,维生素B20.37,烟酸3.7毫克维生素A 13国际单

治骨蒸劳,久,崩漏带,瘰

《本草拾遗主热气湿,腹中激

《本草图经,去血

《日用本草补劳,大补阴之不

《随息居饮食谱滋肝肾之,清虚劳之

常用分量:适量

《本草备要忌苋

脾胃阳虚及孕妇忌

《本草从新脾虚者大

《随息居饮食谱孕妇及中虚寒湿内,时邪未净,切忌

 

61.蜂蜜

:其性多

生者性,可清;熟则,能补

养脾,和营,润脏,通三,除心烦虚,止痛解,通大便秘,和百

以家蜜点目中热

常用分量:1530g

生者寒,能作

,害生于,助湿,生湿,小儿尤当

 

62.青鱼

益气化湿,和,逐,祛,养

《滇南本草养肝明

常用分量:适量

 

63.鲫鱼

大肠

健脾利湿

食部每100含水分85蛋白质13,脂肪1.1碳水化合物0.5,灰分0.8,钙54,磷203,铁2.5,硫胺素0.06,核黄素0.07,尼克酸2.4

日本产鲫含维生素A 50国际单,维生素B1350微克维生素B2100微克尼克酸2.4毫克肉含维生素B1215毫微克/,内脏50毫微克/

治脾胃虚,纳少无,痢,便,水肿淋病

《本草拾遗主虚

《日华子本草温中下,补不;鲙疗肠澼水谷不;烧灰敷恶

《滇南本草和五,通血,消

常用分量:适量

 

64.鲫鱼子

《食疗本草,补肝

《本草从新去目中障

常用分量:一条取子

 

65.螺蛳

入膀胱

,利,明

治黄,水,淋,消,痢,目赤翳,痔,肿

常用分量:适量

痘疹目

煮螺蛳常

《济急仙方

《别录

《本草拾遗汁主明,下

《日用本草解热,治酒,利小,消疮

《饮膳正要治肝气,止

《纲目醒酒解,利大小便,消黄疸水肿治反胃,脱,痔

《玉楸药解清金利,泄湿除,疗消,眼

《本草汇言解酒,消黄,清火,利大小肠之药

顾汝琳:此物体性大善解一切热,因风因燥因火,服用见效甚

姚可成《食物本草》多食令人腹痛不

胃中有冷,腹中有久泄不,并有冷瘕宿,或有久溃痈疮未,不宜食

 

66.

清热散,续绝,解漆

治筋骨损,疥,漆,烫

崔禹锡《食经》主皶鼻恶,明目醒

《随息居饮食谱补骨,滋肝,充胃,养筋活,治疸愈

常用分量:1

《本草经疏跌打损,血热瘀滞者宜若血因寒凝,与夫脾胃寒,腹痛喜热恶寒之,咸不宜

《随息居饮食谱中气虚寒时感未清痰嗽便泻,均

《本草衍义极动,体有风疾之,不可

《日用本草不可与红柿同

《纲目不可同柿及荆芥

 

67.食盐

小肠

,清,凉,解,软

治食停上,心腹胀,胸中痰癖二便不通齿龈出,喉,牙,目,疮,毒虫螯

《本草拾遗,去皮肤风,调和脏

《日华子本草,止风,小儿疝

《纲目,凉血润,定痛止

《医林纂要熟用补,安神止,活血去生用泄,坚骨固齿,降逆消

《随息居饮食谱引火下,润燥祛,清热渗湿,明

常用分量:沸汤溶化0.93g

浮翳遮

白盐生研少,频

《仁斋直指方

,坚齿,去,大利老

雪白盐花  每早揩牙嗽,以大指甲点水洗

闭坐良,乃洗

《永类钤方

,病,消,均忌

血病多食则脉凝注而变

多食令人失色肤,损筋,伤肺喜

 

 

 

、中医眼科备用药物

 

1.茯苓

渗湿利,益脾和,宁心安,利

治水肿胀,痰饮咳悸健,呕,寒热烦,口焦舌,止消,肾积奔

《药征治悸及肉瞤筋,头眩烦

常用分量:915g

张元:如小便利或,服之则损人如汗多久服,损元

《本草经疏,小水自,或不,或虚寒精,皆不得

虚寒精滑或气虚下陷,忌

水涸口干,禁

 

2.茯神

,安,利

治心虚,健,失

常用分量:915g

 

3.楮叶

,利

治吐,血,外伤出,水,疝,痢,癣

常用分量:36g

一切眼

三月收谷木软,晒干为,入麝香少

每以黍米大注眦

《圣惠方

 

4.楮茎

治风,目赤肿,小便不

常用分量:10g

暴赤眼痛碜

嫩楮枝去,放地上火,以碗复之一

取灰泡,澄清温

《圣惠方

 

5.楮树白皮

,止

治水肿气,补气咳,下血血

常用分量:69g

眼中翳

楮树白皮暴,合作小绳

火烧作,待,随便以灰点翳

《外台秘要方

 

6.梦花(迎春花)

广西等地作密蒙花使

治青,翳,多,羞,梦,虚,失

《重庆草药养阴安治阴虚火,夜梦遗

《广西中药志,祛障治青,云,多眵,羞,小儿疳

常用分量:2.43g

 

7.梦花根

治梦,早,白,虚,血,白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肾虚眼,见风流

常用分量:615g

 

8.白梅花

,和,化

治梅核,肝胃气,食欲不,头,瘰

《本草原始清头,利肺,去痰雍滞上

《百草镜开胃散,煮粥,助清阳之气上

《纲目拾遗安神定,解痘

《饮片新参红梅花清肝解郁治头目痛绿萼梅平肝和,止脘,头,进饮

常用分量:2.44.5g

 

9.浮萍

入肝

,祛,行,清,解,下

《纲目主风湿麻,打扑损,目赤翳,口舌生,吐,癜,丹

张寿:轻浮最,故上宣肺,外达皮,发汗泄,下通水,不仅专入气,兼清血,既善清,而又导热下,其效良

常用分量:39g 外用适量

浮萍:治疮疹入,痛禁不,恐伤其

浮萍草  阴干为,每服一~二,用羊子肝半

入盆子,竹杖子刺碎,投水半,绞取肝,食

调药服

《小儿卫生总微论

胬肉攀

青萍少,研,入片脑少,贴眼

《世医得效方

表气虚而自汗者勿非大实大,不可轻

血虚肤,气虚风痛禁

 

10.青皮

,微

气分,疏肝破,散结消入肝散,入脾涤

治胸胁胃脘疼,疝,食,乳,乳,久疟癖

《本草备要治肝气郁,胁痛多

常用分量:39g

气虚者慎

老弱虚,肝脾气,有汗者不可

 

11.萍(大萍)

膀胱

清热利,解,止,消,去血

治风热目,肾,肝,消,衄,热,瘰,消

《四川中药志治火眼红,牙龈疼

常用分量:930g

风火赤,肾,水气脚,肝

田字草三钱~一两

《上海常用中草药

 

12.苋实(苋菜子)

膀胱

清肝明,通利二便

治青盲障,目雾不,乳糜血尿

《本经主青,明

《别录去白,杀蛔

《本草图经主翳目黑,肝风客

《纲目治目之,与青葙子相仿

常用分量:69g

青光眼者忌

眼雾不明及白

苋菜  青葙子  蝉花  炖猪肝

《四川中药志

 

13.杜仲

补肝,强筋,安,补中益

治腰脊酸,足膝痿,小便余,阴下湿,高血

王好:润肝,补肝经风

常用分量:69g

高血

杜仲  黄芩  夏枯草  各五

《陕西中草药

《本草经集注恶元

《本草经疏肾虚火炽者不,即用当与知柏同

《得配本草,精血,均禁

阴虚火旺,慎

 

14.当归

补血和,调经止,润燥滑

治月经不,经闭腹,癥瘕结,崩,血虚头,眩晕痿痹赤痢后,痈疽疮,跌扑损堕死,安生

常用分量:612g

湿阻中满及大便溏泄,慎

 

15.远志

安神益,祛痰解

,健,梦,失,咳嗽多,痈疽疮

《本经利九,耳目聪,强志倍

《别录定心,去心下膈,皮肤中,面目

《本草经集注畏真

《医学衷中参西录至其酸敛之,入,能敛辑肝

常用分量:39g

《本草正义温升之,必不宜于实

心肾有,阴虚阳亢者忌

 

16.细辛

祛风散,开

《本经,利九

《别录益肝,通精

陶弘:最能除痰明

《药性论治咳逆上,恶,风,手足拘,安五脏六,添胆,去皮风湿,止眼风泪,明

《纲目治口舌生,大便燥,起目中倒

常用分量:13g

外用适量

恶山,黄

气虚多,血虚头,阴虚咳,忌

内热及火炎,上盛下,气虚有,均禁

 

17.升麻

,微大肠

,发表透,解

升阳于至阴之,手足阳明引;治阳明经分头,去皮肤风邪及至高之

常用分量:39g

上盛下,阴虚火,麻疹已透,忌

 

18.竹卷心(竹心竹针)

清心除,消暑止,泻,解,利湿

常用分量:鲜者612g

 

19.竹沥

,大

清热滑,镇

治中风痰,肺热痰,癫,壮热烦,子,破伤

《本草备要消风降,润燥行,养血滋,利窍明,治中风口,痰迷大,风痉癫,烦闷消,血虚自

《本草再新清心,降肝,化痰止,解热除,治牙,明眼

《本草衍义竹沥行,通达上下百骸毛窍诸,为痰家之圣剂

《本草衍义补遗皆阴虚之,无不用竹沥能除阴虚之有大热

常用分量:3060g

小儿赤

淡竹沥点,或入人

《古今录验方

脾虚便溏,忌

 

20.天竹黄

清热豁,凉心定,解,凉

治热病神昏谵,中风痰迷不,小儿风抽,癫

《开宝本草镇心明,去诸风

常用分量:39g

 

21.南天竹子

,平(

敛肺止,清肝明

《王圣俞手集明目乌,解肌,清肝,活血散

《福建民间草药止泄提,强筋益

常用分量:615g

外感风寒咳嗽,不

 

22.南天竹叶

治感,百日,目赤肿,瘰,血尿,小儿疳

常用分量:915g

风火热,眵泪赤

南天竹,煎洗

《纲目拾遗

 

23.楮实

,清,明

治虚,目,目,水气浮

《别录主阴痿水,益,充肌,明

《日华子本草壮筋骨助阳气补虚,助腰,益颜

《本草汇言健胃养,补虚,明

楮实:治肝热生,气翳细,及小儿翳

楮实子细,蜜汤调,食后

《仁斋直指方

常用分量:69g

荆芥穗  地骨皮  楮实  ,为

蜜丸桐子,每服二十,米汤

《儒门事亲

《药性通考补阴妙品益髓神膏防其滑肠可以山药同

《修真秘旨书久服令人成骨软之

脾胃虚寒者忌

 

24.大石韦

清热凉,通淋解

治热,崩,吐,衄,热,痔,肺,痨,瘰,疮

常用分量:鲜品30120g

虚寒者慎

 

25.菟丝

,解

治吐,便,淋,带,黄,疔,热毒痱,汁去面

《药性考,解诸药

《四川中药志,生,发痘

常用分量:915g

眼赤

菟丝草捣汁点

《圣惠方

 

26.菟丝子

补肝,益精,明

含维生素A类物质按维生素A计为0.0378%

《本经续绝,补不,益气,肥健,久服明

《雷公炮炙论补卫,助筋

《别录养肌强阴坚筋骨主茎中精自,溺有余,口苦燥,寒血为

王好:补肝脏风

《本草经疏肝三经要肝脾气,则瘀血自

《本草汇言补肾养,温助脾胃之,补而不,温而不

《本经逢原祛风明,肝肾气分其性辛温质,与杜仲之壮筋暖腰膝无气虚瞳子无神,以麦门冬佐,蜜丸性偏助

《本草正义善滋阴液而又敷布阳,流通百

常用分量:612g

劳伤肝,目

菟丝子二,酒浸三,晒干捣末鸡子白和梧

每服定心温酒下三十

《圣惠方

肾寒多,强阳不痿,大便燥结,均忌

阴虚火,肾脏有,血,孕,均忌

 

27.半夏

,有

燥湿化,降逆止,消痞散

治湿痰冷,呕吐反,咳喘痰多胸膈胀满痰厥头,头晕不,消痈

朱震:治眉棱骨

《纲目治腹,目不得

常用分量:39g

外用适量

一切血证及阴虚燥,津伤口渴,忌

 

28.丁癸草

,解,去

清肝,消痰,凉

治高热抽,黄,喉,目,疔疮肿,乳腺,眼,眼结膜,肝

常用分量:930g;鲜品6090g

 

29.牡蒿

大肠

解表清,杀充肌益,消阴

治痔,酒,下,口,除

《四川中药志清血,肝,退潮,治咳,大小便不

常用分量:4.59g

 

30.车前子

膀胱

利水清,明,祛治目赤障

《药性论去风,肝中风,毒风冲,赤痛障,脑痛泪,去心胸烦

常用分量:915g

风热目暗涩

车前子  黄连  各一两 

食后温酒服一,日服

《圣惠方

久患内

车前子  干地黄  麦冬  ,为末蜜,梧子

《圣惠方

驻景:治肝肾,眼常昏

菟丝子五两(酒浸五,晒干别捣)  车前子一两

熟干地黄三两  ,蜜丸梧子,空心温酒下三

,晚食前再

《圣惠方

内伤劳,阳气下,肾虚精滑及内无湿热,忌

肾虚寒者大

 

31.马齿苋

辛(大肠

,清热解,散血消,明,止消,滑

《开宝本草主目盲血,利大小便,去寒,杀诸,止,破癥结痈

《日用本草凉肝去

辛寒散肺寒之,故主目盲血

常用分量:915g;鲜品60120g

青盲白

马齿苋,一大,捣

每一,煮葱豉粥和搅食

《食医心镜

熨眼:治漏睛脓汁,经年不

子五,人苋子半,捣,入铜器,于饭甑上

以绵裹熨眼大眦头漏孔有脓水出凡熨眼之

须药热熨透眼五十,脓水自 

《圣惠方

不得与别甲同

 

32.扛板归

膀胱

利水消,清,活,解

治黄,泄,百日,丹,瘰

《四川中药志化管生,治气虚头,哮,眼生云,水

《上海常用中草药治肾炎水,风火赤

常用分量:915g;鲜品2145g

虚弱者慎

 

33.玉米须

尿,泄,平肝利,清血

,扩张末梢血,显著降低血,利,促进胆汁排,降低粘,减少胆色素含,加速血液凝固过,提高血小板,用于止

治肾炎水,脚,黄疸肝,高血压胆囊炎胆结,糖尿,吐血衄,鼻,乳,通,下

常用分量:3060g

 

34.枸杞叶

补虚益,清热止,祛风明

治虚劳发,烦,目赤昏,障翳夜

《药性论主患眼风,赤膜昏,取叶捣汗注眼

《本经逢原,清头

常用分量:鲜品60240g

急性结膜

枸杞叶二两  鸡蛋一,稍加调

煮汤,每日一

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点眼:治眼涩痛有

枸杞叶二两  车前叶二两  熟挼之使汁欲

大桑叶三,重裹,悬于阴,经宿

轻压取,点目五度

《圣惠方

视力减退,夜

枸杞菜二两  柄猫草一两  夜明砂三钱  猪肝四

《陆川本草

 

35.金樱子

大肠

固精涩,缩尿止

收虚,敛虚,生津,养血

《梦溪笔谈取其温且涩

常用分量:612g

有实,邪热者忌

中寒有痞禁

泄泻由于火热暴,小便不禁及精气滑,因于阴虚火炽而得,均不宜

 

36.白蒺藜(刺蒺藜)

,明,下,行

治头,身,目赤肿,胸,癥,瘰,痈,乳,咳,肺破宿,治奔豚肾,堕散肝,泻肺

《本草汇言宣通快便能运能消行肝脾滞,多服久,有去滞之

《别录主身体风,燥涩顽,一切眼目翳障等

《本草便读宣肺久,疏肝之

《会约医镜除目赤翳,乳

《本草再新镇肝,泻肝,益气化

常用分量:69g

,翳障不

刺蒺藜四两(带刺炒)  玉竹三两(炒)为

每早食后服三,白汤调

《方龙潭家秘

血虚气弱及孕妇慎肝虚禁

阴虚不,精髓血津枯燥之痰,禁

 

37.沙苑子

补肝益,明目固

治肝肾不,腰膝酸,目,小便频

《本草从新益精明

《本草求原治肺,肾,遗,明,长肌,肝肾风毒攻

《本草汇言其气清,能养肝明目润泽瞳人补肾固,强阳有,不烈不,兼止小便遗,乃和平柔润之剂

《本经逢原性降而,为泄精虚劳要,最能固

常用分量:915g

目昏不

沙苑子  青葙子  各三钱  茺蔚子一

,每次一,日服二

《吉林中草药

相火炽,阳强易举者忌

 

38.金钱草(肺风草)

膀胱

清热利尿,镇,消,解,化,止

治黄,水,膀胱结,吐,风湿痹,小儿疳,痈

王安卿《采药志》发散头风风,治脑

《现代实用中药治小儿痫,疳病瘰疬研汁点暴赤

《浙江民间草药治高血

常用分量:1560g;鲜品加倍

 

39.江西金钱草

膀胱

治砂淋黄疸,肝火头,火,肾结,利湿

常用分量:3060g

 

40.苦参

小肠

,燥湿,杀

治热毒血,黄,肠风下,疳,瘰

《本经主心腹结,癥瘕积,溺有余,逐,明目止

《别录养肝胆,安五,定志益,利九,除伏热肠,止

《滇南本草,疗皮肤瘙,顽皮白

《本草正义大苦大退热泄,荡涤湿,与龙胆相,而其苦尤,其燥尤近人乃不敢以入煎,盖不特畏其苦味难,亦嫌其峻厉而避之

常用分量:4.59g

《本草经疏久服损肾肝肾虚而无大热者勿

脾胃虚寒者忌

 

41.芜菁子(蔓菁子)

,明,利湿,利尿,解

治青,目,黄,痢,疮

《别录主明

《唐本草主目

《医林纂要益肝行,去郁,攻积

《纲目可升可,能汗能吐能,明,其功甚

常用分量:39g

青盲眼,但瞳子不坏

蔓菁子,蒸之气,合甑取,以釜中热汤淋

晒干还淋三,收杵,食,清酒服方寸

日再

《海上集验方

芜菁子:补肝明

芜菁子,清酒,煮令,暴治下,以

井花水和服方寸,可稍加至三,服之令人充

明目洞

《千金方

实热相,虚寒勿使

 

42.火炭母草(乌饭藤)

入肝

《广西中草药

清热利湿,解毒凉

治痢,肝

角膜衣,斑,白

100%火炭母滴眼剂每隔1-2小时滴眼一次1-2月为一

疗程效果良(视力进步2行以上者达38.4-53.4%

但其溶液不稳定4-5,即变质失,需用鲜

火炭十大功劳(矫正溶液的酸碱度)  各一,加水2000,煎4-5小时去渣后浓缩至150毫升过滤澄清即滴眼时必须无异物,溶液需新鲜配制每隔1-2小时滴一,连续二个用于角膜云非中心性角膜白外眼疾病如急性结膜结膜疮浅层角巩膜电光眼角结膜化学

常用分量:1530g;鲜品3060g

 

43.常春藤

,利湿,平,解

治风湿性关节,肝,头,口眼喎,衄血目,痈疽肿

《本草再新治肝,补脾利湿,去风滑,通行经,行血和,理

《天宝本草平肝顺,明,治头

《四川中药志治眼生云,肝

《西藏常用中草药,舒,解

常用分量:39g

 

44.萆薢

膀胱

祛风利湿,去热

治风湿顽,腰膝疼,小便不,淋,遗,湿热疮

《日华子本草治瘫缓软,头旋痫,补水,坚筋,益精明,中风失

王好:补肝

《纲目功长去风湿治阳明之湿而固下焦故能去浊分

《本草通玄搜风去湿,补肾强入肝搜,故能理风与筋之入胃祛湿,故能理浊与疮之

《本草正义流通脉络而利筋,沉坠下

常用分量:915g

畏大,葵,柴,牡,前

肾虚阴亏者忌

下部无湿,阴虚火炽致溺有余,茎中,肾虚腰,元气下陷不能摄,小便频,大便引急,不可误

 

45.薄荷

,散,辟,解,下

治外感风,头,目,咽喉肿,食滞气,口,牙,瘾

《药性论去贲,发毒,破血止,通利关

《千金·食治却肾,令人口气香,辟邪,除劳

孙思:洗漆

:主清利头

王好:搜肝,主肺盛有,肩背痛及风寒汗

《滇南本草野薄荷上清头目诸,止头,眩,发,去风

《本草再新消目

常用分量:36g,入煎剂宜后下

眼弦赤

薄荷生姜汁浸一宿,晒干为,每用一钱 

《明目经验方

不宜久

阴虚血,肝阳偏,表虚汗多,忌

《千金食治动消渴

《本草从新辛香伐,多服损肺伤,虚者远

 

46.苍耳

,有

祛风散,解,杀

治头,湿痹拘,目,目,疔

《药性论主肝家,明

常用分量:612g

目上星

鲜草捣烂涂膏药上贴太阳

《浙江民间草药

散气耗,虚人勿

 

47.火麻仁

大肠

润燥滑,通淋活,补虚,止消,杀

可散大瞳

常用分量:915g

畏牡,白,恶茯

多食损血,滑精,妇人则发带

肠滑者忌

 

48.山慈菇

,小

消肿散结,解,消阴分之,止咳,治喉,止咽喉

治烦热痰,痈疽疔,瘰,喉痹肿痛蛇虫狂犬

《本草正义消坚化,化痰解,其力颇

常用分量:36g

根捣涂面

《普济方

 

49.桑枝

祛风湿,利关,行水

治风寒湿,四肢拘,脚气浮,肌体风

《本草图经疗遍体风痒干,上,眼,口

《本草再新壮肺,燥湿,滋肾,通,止咳除,消肺止

《岭南采药录去骨节风,治老年鹤膝

《现代实用中药治高血,手足麻

常用分量:915g

桑枝一小,细,炒,以水三大

煮取,一日服,无

《本事方

双桑降压:治高血

桑枝  桑叶  茺蔚子  各五,水一千毫

煎取六百毫,睡前洗脚30-40分钟后

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资料选编

 

50.桑根

,筋骨,高血,目,鹅口

常用分量:1530g

鲜桑根一,煎,或煮猪肝于早晨

《闽南民间草药

 

51.益母草

,祛,调,消,清,解

《本草汇言血家之圣,治血贯瞳,头风眼,行血而去胎前之,血虚形,营阴不足;肝虚血,瞳人散大;血脱血,阳竭阴走;均不

《本草正性滑而

常用分量:930g鲜品1240g

孕妇禁

瘀血块

益母草一酒各半煎

《闽东本草

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

全草干品四,煎15天见

阴虚血少者忌

 

52.茺蔚子(益母草子)

活血调,疏风清,凉血行

治月经不,肝热头,目赤肿,翳

《本经,除水

《别录疗血,大热头痛心

《本草经疏惟热血欲贯瞳人,与凉血药同用则不

常用分量:4.59g

肝血不,瞳子散,孕,均禁

非血,血热者勿

 

53.紫竹根

入肝

,破,解

痛风湿痹,经,癥,狂犬咬

《重庆草药行气破,清肝经风治气血积,包,停

常用分量:1530g

 

54.老鼠耳

治疔,睾丸肿,外

常用分量:1530g

眼起珠

鲜草头一,鸡蛋一,炖

《闽南民间草药

 

55.绣球防风

入肝

破血通,明目退,解毒消

破肝,通经,祛风,明目退杀疳

治妇女血瘀经,小儿雀,青盲翳,痈疽肿

《滇南本草破滞结郁,舒肝气疏

常用分量:1530g

小儿痞疳攻

绣球防风一两  蛤粉三钱(煅) 

每服五,白羊肝三,竹刀

入药在肝,麻,瓦缸内水煎

《滇南本草

小儿疳疾眼

其子同地草果为,黑羊肝煎

《滇南本草图说

肝虚者忌

 

56.北沙参

养阴清,祛痰止

治肺热燥,虚痨久,阴伤咽,口

常用分量:4.59g

 

57.肝风草

入肝

平肝息

治小儿急,羊痫

常用分量:鲜品912g

小儿急

鲜草三~四,水,调冰糖

另用鲜草三~四,食盐一~二钱捣烂分为二

贴于左右太阳,外用纱布覆盖固

小儿癫

鲜草三,水,调冰糖

《福建中草药

 

58.秦艽

祛风除湿,和血舒,清热利尿

疗风湿痹,筋骨拘,黄,便,骨蒸潮

《主治秘要养血荣,中风手足不遂者用

王好:泄,益胆

《纲目治胃,虚劳发,去阳明之湿

《本草汇言阴虚血,精竭髓衰之,非配大剂滋养药不

《本草经疏苦能,辛能,微温能通,祛风除湿

常用分量:39g

畏牛久痛虚,溲,便滑,忌

下部虚,小便不禁者勿

 

59.秦皮

清热燥湿,平喘止,明,收

治细菌性痢疾肠炎,慢,目赤肿,迎风流,牛皮

《本经,目中青翳白

《别录可作洗目

《药性论主明目去肝中久热两目赤肿疼,风泪不

《本草汇言退翳,收泪

《日华子本草,益,明,小儿热,皮肤风,退

《陕西中草药治麦粒

常用分量:612g

赤眼及眼上

秦皮一大,以清水一大升于白瓷碗中,春夏一食

久以,看碧色,即以箸头缠,点下碧,仰卧

点患眼(大眦中满眼着),微痛勿,量久

五度饭,即侧卧沥却热每日十度以上,不过

两日忌酢及萝

《近效方

麦粒,大便干

秦皮三钱  大黄二

《河北中药手册

孕妇忌

脾胃虚寒者忌

 

60.荷叶

清暑利湿,升发清,止,开胃消

治暑湿泄,眩,水气浮,雷头,吐,崩

《滇南本草上清头目之风,止眩,清痰泄气,头闷

《纲目生发元,裨助脾,涩精,散瘀,清水,痈,发痘

《本草再新清凉解,止渴生,解火

《医林纂要功略同于藕及莲,而多入肝,平热去湿,以行清气以青入肝也然苦涩之,实以泻心肝而清金固,故能去,保,除妄,平气血

常用分量:39g;鲜品1530g;荷叶炭36g

畏茯

上焦邪,治宜清降,切不可

升散消,虚者禁

 

61.紫荆皮

活血通,消肿解

治风寒湿,经,血气疼,喉,淋,痈,跌打损

《滇南本草治筋骨疼,风寒湿痹麻木不仁瘫痪痿,暖,止腰

常用分量:612g

伤眼青

紫荆皮小便浸七,晒,用生地黄姜汁调

,用葱

《永类钤方

孕妇忌

 

62.紫荆花

清热凉,去风解

常用分量:36g

 

63.喉咙草

,微

,清,消,解

治咽喉肿,口,赤,目,偏正头痛牙痛湿,哮,淋,崩,疔疮肿,跌打烫

《贵州民间方药新果实汁点,治眼,去眼

常用分量:39g

偏正头,牙,风火赤

点地梅三钱至一,煎

《上海常用中草药

 

64.景天(佛指甲)

入肝

清热解,止

治丹,游,烦热,吐,疔,肿,风,化,目赤涩,外伤出

《本经主大热火,身热,邪恶,明

《日华子本草治心烦热,赤

《本草从新专清热

《四川中药志叶能贴火

常用分量:39g

眼生花,涩

景天草捣绞取,日五度点

《圣惠方

忌铁

脾胃虚寒者忌

 

65.柴胡

和解表,疏肝升

治寒热往,胸满胁,口苦耳聋头痛目眩子宫下,月经不

《滇南本草伤寒发汗解表之要药退六经邪热往来,除肝家邪,痨,行肝经逆结之,止左胁肝气疼,治妇人血热烧

《纲目治阳气下,平包络相火及头痛眩,目,赤痛障,耳聋,妇人热入血

《医学启源少阳厥阴引经药也妇人产前产后必用之善除本经头,非此药不能

:柴胡泻肝,须用黄连佐十二经疮药,须用以散诸经血结气,功同连

《滇南本草伤寒发,至四日后方可用若用在,阳症引入阴,当忌

《本草汇言银柴胡清,治阴虚内;北柴胡清,治伤寒邪;软柴胡清,治肝热骨

《本草正用此,用其凉,平肝之其性,故解寒热往,肌表潮,肝胆火,胸胁痛,兼治疮,血室受;其性,故主伤寒邪热未,温病热,少阳头,肝经郁,邪实者可,真虚者当酌其虽引清气上,然升中有,中虚者不可,虚热者不可岂容误其性善泄,凡病阴虚水亏而孤阳劳热,不可再损营盖未有用散而不损营气,未有动汗而不伤营血营即阴,阴既虚,尚堪再损其阴否

《本草正义头痛耳眩晕呕胸胁胀痛等,不辨是郁非,概投柴胡(而谓能平肝胆之,抑木火上凌),以助其鸱,是为教猱升,则又毫厘之,千里之谬若肝肾之,阴精耗烁而为蒸,亦以柴胡拔本而发扬其,可乎若下虚之,为阴出之,亦以柴胡举之上,可乎

常用分量:39g

真阴亏,肝阳上升,忌

虚而气升,呕吐及阴虚火炽,忌

元气下,阴火多汗,误服必

 

66.还魂草(卷柏)

入肝经血

,止

主五脏邪,癥,血,止咳,治脱,散淋,痿,月经不,除面

治跌打损,行

《本草汇言非血有瘀蓄或不因瘀蓄而致疾者不可轻

常用分量:1.59g

 

67.苦葫芦(长柄葫芦)

,消,降

胬肉血

秋间取小柄葫,或小药葫芦阴干于紧小处锯

内挖一小孔如眼孔遇有此,将眼皮上下用手挣

将葫芦孔合定初虽甚痛,然瘀肉血翳皆渐

不伤睛

《保寿堂经验方

常用分量:69g

苦瓠中,绞汁一,以酢,故钱七

,微火煎之减,以米许大纳眦

《千金方

虚寒体弱者忌

久病胃虚切勿误

 

68.建兰花

,宽,明,清肺除,消痰止咳除宿气

治青盲内,久,胸,腹

《分类草药性

《纲目拾遗色黑者名墨,治青盲内,不易,治青盲最

常用分量:适量

 

69.罗勒子

治目赤多,卷毛倒,目

《嘉祐本草主目翳及物入,又疗风赤眵

《饮片新参,卷毛倒

常用分量:2.44.5g

目昏浮

兰香子  每用七,睡时煎,久久有

《海上名方

赤眼后生翳

兰香子洗净晒,每用一,以筋点眼眦,闭

须臾自随泪,翳膜在,如鱼眼,再易一,以

病退为

或兰香子为细,以黍米,点眼眦

《普济方

 

70.明党参

清肺化,平肝和,解,养血生

治痰火咳,喘,头晕呕,目,白,疔毒疮,补

《饮片新参化痰湿,平肝

《四川中药志祛风解热治头昏目,风热目赤及口

《本草从新脾虚下,滑精梦遗俱禁,以其下行而滑窍

常用分量:612g

《药材学大量易引起浮

气虚下,精充不固及孕,慎

《饮片新参阴虚肝,内热烦渴,忌

 

71.郁李仁

小肠

,滑,下,利

治大肠气,燥涩不,小便不利大腹水肿四肢浮,脚,肠中结,关格不,破癖,消宿食破血通关,消

《本草再新治眼长

《本草新编去头风之,入,止鼻渊之流,善入,以调逆,能达上

常用分量:39g

阴虚液,孕,慎大便不实者禁

 

72.苘实

治赤白痢,眼,痈,瘰

《纲目主眼翳瘀,起倒睫卷

常用分量:69g

苘实:治目生翳,久不

,为,取豮猪肝薄,挹药中令相,缓火炙

肝熟为,临卧陈米饮调下二小一法酽醋为

每服二十一法取苘实肉囊蒸一,暴干为,或

散或蜜,温水

《圣济总录

 

73.苦菜(荼)

,凉,解,利尿

治痢,黄,血,痔,疔

《滇南本草凉血

《本草汇编

《医林纂要去热除

肝硬

苦菜  酢浆草  各一,猪肉炖

《江西中草药

脾胃虚寒者忌

 

74.苦地胆

凉血清,利,解,去,止,消,下

《广西中药志清热解,煎汤熏洗兼内,治眼睛上

常用分量:915g;鲜品3060g

翼状胬

苦地胆十,醋二十,铜块一,先将铜烧,放

入醋,取出烧,再放,如此反复数十,后将

鲜苦地胆放入醋,浸泡一个,过,滴眼,有

刺激,半小时后恢复正

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体虚者忌

 

75.松萝

膀胱

,解,止,化

治头,目,咳嗽痰,疟,瘰,白,崩,外伤出,痈,止虚,利,治颈淋巴腺

《陕西中草药生肌止,止,清肝明,退云,降血,调治急性结膜,角膜云,高血压,无名肿

常用分量:69g

角膜云

天蓬草五,外内服各

《陕西中草药

 

76.吊兰(钓兰)

清热去,消,解

治咳,声,吐,经,跌打损,痈,肿,聤,牙,定哮

常用分量:915g;鲜品3045g

孕妇忌

 

77.叶下珠(珍珠草)

清热平,利水解

治肠,痢,传染性肝,肾炎水,小儿疳,火眼目,口疮头,无名肿

《临证指南治小儿诸疳瘦,眼欲

常用分量:1530g;鲜品3060g

小儿疳,夜

叶下珠五~七猪肝炖

《福建中草药

 

78.胖大海

入肺

,润,利,解

张寿:善于开宣肺

治干咳无,喉,音,骨蒸内,吐衄下,目,牙,痔疮漏

《纲目拾遗治时行赤,三焦火

常用分量:23.

 

79.前胡

宣散风,下,消

治风热头,痰热咳,呕,胸膈满

《别录主痰满胸胁中,心腹结,去痰实下气明目益

《滇南本草解散伤风风发汗要药止咳嗽升降肝,明目退,出内外之

常用分量:39g

气虚血少之病勿

阴虚火,煎熬真,凝结为痰而发咳,真气虚而气不归,致胸胁逆;头痛不因于痰而由于阴血;内热心,外现寒热而非外感,均禁

 

80.孩儿草

入肝

清肝明,消积止

治肝,急性结合膜,小儿食,颈淋巴结

《岭南采药录清肝,与白芍同

《广东中药,止

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平肝清,消积导

常用分量:915g

 

81.槐角

,有小毒()。大肠

,润,凉,止

,升高血

治肠风泻,痔,心胸烦,风眩欲,阴疮湿

《本草拾遗明目除热泪头脑心胸间热风烦闷风眩欲,心头吐涎如,漾漾如船车上

《会约医镜大肠之,治心腹热

《本草求原润肝养

《本草经疏苦寒纯,为凉血要,能除一切,散一切,清一切

《本经逢原益肾清,与黄柏同类异专滋肾经津角中核,专主明,久服须发不,益肾之功可

《纲目《梁书》:庾肩吾常服槐,年七十,发鬓皆,目看细以子入冬月牛胆中渍,阴干百,每食后吞一,久服明,白发还,有痔及下血者尤宜服

常用分量:69g

明目槐子:治眼热目

槐子  黄连(去须)  各二两  ,蜜丸梧子

食后以温浆水下二十,夜临卧再

《圣惠方

脾胃虚寒及孕,均忌

阴虚血热而非实热者不

 

82.蕤仁

祛风散,养肝明

含水分10.36%,灰分17.2%蛋白质3.53%脂肪7.57%纤维56.91%,种仁含油脂36%

治目赤肿,昏暗羞,眦烂多,鼻

《本经,主目赤痛伤泪

《吴普本草补中强,明耳

《别录目肿眦,破心下结痰痞

《本草拾遗生治足,熟治不

《本草蒙筌专治眼,消上下胞风肿烂,除左右眦热障胬,退火止,益水生

《医林纂要功略同酸枣生则咸,布散神明之;熟则甘,安定神明之

陶弘:从北方,形如乌,大圆而,有文,状似胡

常用分量:59g

春雪:治肝阴不,内受风,上攻眼,昏暗痒,隐涩难,昏眩赤,怕日羞,不能远,迎风有,多见黑

脑子(研)二钱半  蕤仁(去皮,压去油)二两

生蜜六,同搜,每用少许点

《局方

百点:治眼病翳遮瞳,视物不,有云气之

蕤仁(去,尖)三分  归身  甘草  各一六分 

防风八分  黄连二钱  水一大,煎至一半入药同

滴在水中不,入去沫蜜少,再熬少时为

令病人心静点,至目中微,日,临卧

点尤疾但欲多,使药力相

《兰室秘藏

拨云:取下翳

①蕤仁(去油)五钱  青盐一钱  猪胰子五钱 

二千下如,罐,点

②蕤仁一两(去油)  白蓬砂一钱  麝香二分 

匀,收点

《纲目

赤烂

①蕤仁(去皮)49  胡粉(煅如金色)一鸡子大

,入酥一杏仁少,龙脑三豆,研,油

纸裹,每以麻子,涂大小眦,频用取

《近效方

②蕤仁  杏仁  各一,去皮研,入腻粉少许为

每用热汤化

《经验良方

《本草经疏目病非关风,而因于肝肾两虚,不宜

 

83.瞿麦

膀胱

清热利,破血通

治小便不,淋,水,经,痈,目赤障,浸淫疮

《本经明目破,破胎堕,下闭

《日华子本草叶治痔漏泻,眼目肿

《本草经疏除湿,故眩目去

常用分量:915g

目赤肿,浸淫等

瞿麦炒黄为,以鹅涎调涂眦,或捣汁涂

《圣惠方

肾气虚及孕,忌

 

84.覆盆子

补肝,缩小便,助,固,明

《别录益气轻,令发不

《开宝本草补虚续,强阴健,悦泽肌,安和脏,温中益,疗劳损风,补肝明

《本草蒙筌治肾伤精竭流

常用分量:35g

肾虚有,小便短涩,慎小便不利者勿

肾热阴虚血燥血少之,戒

 

85.覆盆子叶

治眼睑赤,泪,视物昏

《本草拾遗挼绞取汗滴入目,去肤,有虫出如丝线

《纲目明目止,收湿

常用分量:适量

眼暗不见,冷泪浸淫不止及青,天行目

叶曝,捣令极,薄绵裹,以乳汁浸如人行

九里,点目,即仰

《海上集验方

 

86.覆盆子根

治呕,目

常用分量:适量

痘后目

取根,澄,日,蜜和少,点于翳丁

,自于百日内治,久即难

《活幼口议

 

87.爵床

清热解,利湿消,活血止

治感冒发,咳,喉,疟,黄,肾炎浮,筋疼,小儿疳,痈疽疔,跌打损

《纲目拾遗理小肠火治赤目肿痛伤寒热,时行咽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消滞散,治感冒发,咽喉肿,肝

常用分量:915g;鲜品3045g

肝硬化腹

小青草五,加猪肝或羊肝同煎

《浙江民间草药

鸡肝或羊肝一具(不落水)  小青草五,安碗

加酒浆蒸,吃,加明雄黄五分尤

《百草镜

《本草汇言过服亦走脾

《闽东本草脾胃虚气血两虚,不

 

88.溪黄草(土黄连)

大小肠

清热利湿,凉血散

治急性肝,急性胆囊,痢,肠,跌打瘀

《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清肝利,退黄祛湿,凉血散

常用分量:1530g;鲜品6090g

 

89.榕须

,平(温

祛风清,活血解

治流,百日,麻疹不,扁桃体,眼结膜,风湿骨,血,跌打损

《本草药性备要浸酒,治伤散

常用分量:915g

 

90.榕树叶

活血散,解热理湿

治跌打损,慢性气管,目,牙

《梧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治结合膜

常用分量:915g

 

91.槟榔

大肠

,破,下,行

《日华子本草除一切,下一切,通关,利九,补五劳七,健脾调,除,破癥,下五膈

《用药心法苦以破,辛以散,专破滞气下

常用分量:39g

治疗青光

槟榔片制成1:1滴眼液5分钟滴一次共六,随后

30分钟一,共三;以后按病情每二小时一

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每日滴2-3,每次1-2,以

防复

有缩降眼压作降压较毛果芸香碱为,而缩瞳则比它,但刺激性比它稍,有轻度疼痛和结膜充,几分钟后消

《本草蒙筌久服损真,多服则泻至高之,较诸枳青皮尤甚

 

92.酸浆

清热解,利尿

治热,咽,黄,水,疔,丹

《唐本草主上气咳,风,明

《本草衍义补遗治热痰

《汪连仕采药集,消郁,治

常用分量:915g

脾虚泄泻及痰湿忌

 

93.豨莶

,有小

祛风湿,利筋,降血

治四肢麻,筋骨疼,腰膝无,疟,急性肝,高血压,疔疮肿,外伤出

《分类草药性,黑,滋阴养

《本草正义气猛,长于走窜开

常用分量:912g

《本草述

《唐本草多则令人

阴血不足者忌

 

94.鲜黄连

清热解,健胃止

治发热烦,口舌生,眼结膜炎扁桃体炎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肠,腹,痢

常用分量:煎汤:36g

,煎水洗

 

95.满天星

清热明,退云,消

治角膜白,目赤肿

常用分量:912g

目赤肿,角膜白

满天星四钱  云雾草三钱  木贼二钱  千里光二钱

太白  黄连  太白茶  各一

《陕西中草药

 

96.

,大,有

通血,御寒,行药

治风寒痹,筋脉挛,胸,心腹冷

《本草衍义补遗性善升气必随之痰郁于,溺涩于,肺受贼,金体火,恣饮寒其热内,肺气得,必大伤,其始也病,或呕,或自,或疼,或鼻,或自,或心脾,尚可散而出;病,或消,或内,为肺,为内,为鼓,为失,为哮喘为劳嗽为癫,为难明之,倘非具,未易处,可不谨

常用分量:适量,不可多饮

畏枳,葛,赤豆,绿豆,盐冷

失血及湿热甚,忌

 

97.蚕蜕

治崩漏带,痢,便,牙,口,目

《纲目治目中翳障及疳

常用分量:烧灰研末1.55g

 

98.蛇蜕

,有

,定,退,消,杀

治小儿,喉风口,目翳内,瘰疬腮腺炎

《用药心法去翳

《纲目退目

《分类草药性治眼胀头

常用分量:23g;研末吞服0.30.6g

白内

蛇蜕一个  冰片二分  银朱一分(烧存性)  共研

每日三,每次放眼内少

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蛇蜕:治小儿痘毒目

蛇蜕二钱(末)  瓜萎仁五钱(研烂) 

羊肝一片批开  入药末二钱  用线扎

用米泔煮,频与儿 

《小儿痘疹方论》

蛇蜕:治斑疹入,翳膜侵睛成珠

马勃一两  皂荚子十四个  蛇蜕皮(全)一

入小缸,封泥,不得出,存,研

温水调下一,食后

《小儿斑疹备急方论

畏磁

孕妇忌

 

99.望月砂

平(

,杀

治目暗生,疳,痔

《本草蒙筌疗痘生眼内成,痔发肠头出

《纲目治目中浮

常用分量:39g

小儿痘,眼中生

兔粪  蝉蜕  木通  甘草 

《摄生众妙方

兔粪十四粒  雌雄槟榔各一,同,井花水调

《幼科准绳

《本草求真寒以解热辛以散结若阴气上,目障不,未可用

 

100.五灵脂

生用行血止

治心腹血气诸,妇女经,产后瘀血作

常用分量:4.59g

目生浮

五灵脂  海螵蛸  各等,为,熟猪肝日蘸

《明目经验方

《纲目恶人,损

《本草经疏血虚腹,血虚经,产妇去血过多发,心虚有火作,病属血虚无瘀滞,皆所当

 

101.海螵蛸

湿,制,止,敛

《唐本草疗目中

《纲目厥阴血分,诸血病皆治

《本草经疏入肝,舒营

常用分量:59g

目中一切浮

乌贼骨  细研和蜜涂

《食疗本草

乌贼骨  牡蛎  ,为末糊丸皂子,每服用猪肝

,药一,清米泔内,肝熟为,和肝

《经验方

乌贼骨粉一钱  白酒或黄酒10毫升  混合后服

至多三次即能奏

《本草经疏血病发热者勿

 

102.犀角

,凉,定,解

主要成分为角蛋,还有其它蛋白质肽类游离氨基,胍衍生物甾醇类等其角蛋白的组成氨基酸中胱氨酸占8.7%三种碱性氨基:组氨,赖氨,精氨,其分子数比值为1:5:12尚含天冬氨,半胱氨,酸性氮基酸一,及丝氨,甘氨酸等约20,乙醇胺

药理作

①对心血管的影:强心作,对血压先升后,后持续上

②解热作

治伤寒温疫热入血,烦,谵,斑,发,吐,衄,下,痈疽肿

常用分量:磨汁或研末0.91.8g,煎汤1.56g

犀角:治急,心膈烦,眼目赤

犀角屑一两  茵陈二两  黄芩一两  枝子仁一两 

川升麻一两  川芒硝二两  ,每四钱 

水一中,竹叶二十一,煎至六,温

《圣惠方

犀角:治赤眼肿

犀角末五钱  秦艽二两  黄连(去皮)  滑石 

马牙硝  各一,研,沙糖水共熬

每用皂子,沸汤化洗

《圣济总录

孩子痫不知,速,嚼,仰

犀角末五,水二大,服

《广利方

《本草正升而善,尤峻速于升倘中气虚,脉细无,痘疮血,真阴不足,凡畏,畏畏散,乃所当或必不得,宜兼补剂用

《本经逢原久气为切,耗散血气

消胎,妊妇勿

痘疮气虚无大虚者不伤寒阴证发,不可误

 

103.玳瑁

,解,镇

治热病发,谵,痉,小儿,痈肿疮

《纲目解毒清热之功同于犀角宋时“至宝丹”始用

《食性本草疗心风,解烦

《日华子本草破癥,消痈,止

《纲目鲜痘,镇心,急,伤寒热,狂

常用分量:煎汤或磨汁36g

迎风目泪(心肾虚热):

生玳瑁  羚羊角  各一两  石燕子一双 

每服一,薄荷汤,日一

《飞鸿集

 

104.萤火虫

入脾

主明,去热

《药性论治青

劳伤肝

萤火虫十四枚  鲤鱼胆二枚  纳于胆

阴干百,捣罗为,每用少许点

《圣惠方

 

105.白头翁

大肠

《别录

《药性论有小

清热凉,解

治热毒血,温疟寒,鼻,血

《本经癥瘕积,瘿,逐血止,金

《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暖腰,明,消子功用同

《本草备要治瘰,疝,血,偏,明,消

《纲目拾遗去肠,消积

《现代实用中药疗咽

常用分量:915g

虚寒泄泻忌血分无热者忌

 

106.蛞蝓(蜒蚰)

清热祛,消肿解,破瘀通

治中风喎,筋脉拘,喘,喉痹咽肿,丹,经,癥,蜈蚣咬

《本草汇言善治一切风热火燥为,一切风热火痰为

《本草崇原,解毒舒

:焙干研末或研烂作

常用分量:适量

阳火躁扰阴血亏竭贼风乘虚入中经,至成口喎身,四肢挛缩

五加皮六两  归身四两 

酒炒研,蜒蚰百,研烂为

《方脉正宗

《本草经疏非真有风热,小儿薄弱多泄,均不宜

 

107.蛴螬

入肝《别录》微

,行,散,通

治折损瘀,痛,破伤,喉,目,丹,痈,痔

《本经主恶血血瘀痹,破折血在胁下坚满,月,目中淫,青翳白

《药性论汁滴目,去翳,止

《纲目〈本事方〉治筋,养血地黄丸中用,取其治血瘀痹行血,散结

陈氏《经验方》盛冲母失,取蛴螬蒸熟,目即

《长沙药解化瘀,最消症

《金匮大黄蟅虫丸用,治虚劳腹,内有干,以其破瘀而化积

常用分量:适量

 

108.琥珀

小肠

安神散瘀止血通血生,清肺利小,利水通

主血瘀目,白翳遮,明目磨

治心痛癲风痰悸失眠血淋血尿小便不便,闭,产后停瘀腹,痈疽疮,跌打损

《日华子本草明目磨,止心,癫,破结

《玉楸药解凉肺清,磨障,止,除遗精白,下死胞胎,敷疔拔,止渴除,滑胎催

《本草衍义补遗,燥脾,降肺

常用分量:0.91.8g

琥珀多寐:治健忘恍,神虚不

琥珀  羚羊角  人参  白茯神  远志(制)  甘草

,为,猪心血和炼蜜,芡实,金箔为

每服一,灯心汤嚼

《景岳全书

琥珀安神:治病后虚烦不

琥珀  真珠  生地  甘草  各一

当归  黄连  各三钱  朱砂一,为末米糊

粟米,每服三十,食,麦冬汤下

《活人心统

目翳赤

人爪  珍珠  玛瑙 

生用捶,研至无

《本草经疏入血,消磨渗,不利虚

《本经逢原非血结膀胱者不可误

凡阴虚内,肾亏肝,无瘀血,均忌

火炎水,小便因少而不利,勿否则愈损其

 

109.朱砂

,有

体重性,善走善安神定,明目解通血,主抽

治癫,心,失,眩,目,肿,疮,疥

《医学入门清肝明,破癥

常用分量:0.30.9g

朱砂:治眼昏,能令彻视见

朱砂五钱(细研)  青羊胆一枚  朱砂纳入胆,悬

屋西北角阴干白日取,丸如小豆,每于食

以粥饮下十 

《圣惠方

磁朱:明

朱砂一两  神曲四两  磁石二

《千金方

畏磁,恶咸,忌一切

多用令人呆

 

110.没药

入肝

散血去,消肿定

治跌,癥,痔,目

《医学入门为疮家奇

《本草经疏肝经血,则目为赤痛肤翳散肝经之血,则目病除

常用分量:39g

没药:治漏眼脓

没药  大黄(,少用)  朴硝 

每服三,酒调,茶亦

《银海精微

没药:治血灌瞳,外障疼

没药二两  麒麟竭一两  大黄一两半 

芒硝一两半  ,食后热茶调下一

《眼科龙木论

孕妇忌

目赤肤翳非血热甚者不宜

 

111.戎盐(石盐)

膀胱

凉血明,功同食

治尿,吐,齿舌出,目赤,风眼烂,牙,坚筋,益,固齿

《本草经疏咸寒能入血除热故主目痛明目也咸主润,俾火气不炎

《本草衍义治目中瘀赤涩

常用分量:0.91.5g

风眼烂

戎盐化水点

《普济方

 

 

 

 

 

 

 

回首页

回总目录

 

恭请您多指教:lzddpjw@163.com  lzddpjw@sina.com 老子大道溥及网

Warm welcome to the Laozi's Great Dao universal net